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旨在开展对比实验来深入探究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于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医院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来院诊治或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的8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随机打散,并在告知患者及家属的情况下,所有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将被随机分为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和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40人。观察两组患者的在护理过程中的术前失眠产生情况,术后恢复程度,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来判断护理方法不同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中有24人出现术前失眠,占比60%,17在术中出现严重恐惧情绪,术后恢复状况一般,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8天,患者平均护理满意度打分为3.5分,而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中有15人出现术前失眠,占比37.5%,9人在术中出现严重恐惧情绪,术后恢复状况较好,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天,患者平均护理满意度打分为4.7分。结论:根据数据记录显示,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比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出现术前失眠和严重恐惧情绪的次数少,术后恢复状况较好,得到的护理服务更加优质,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说明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全程护理干预会产生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提高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措施加以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奠定了基础。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22例产后大出血病例。孕妇年龄为22~45周岁,平均年龄为(26.58±2.93)岁;其中有18名初产妇和4名经产妇;妊娠36-43周,平均妊娠在(40.28±3.15)周之间。通过容量法和称重方法估计的出血量。产后大出血600~2800ml,平均(1125±415)ml,针对其原因及时选择适当止血方法,正确应用催产素、按摩子宫体帮助恢复、填塞纱布进行压迫止血、缝扎血管。及时改善孕妇的身体情况,防止孕妇在生产的时候发生休克,保持呼吸平稳、生命体征正常。结果:17例进行了子宫按摩、使用宫缩素处理后成功止血;3例用填塞纱布压迫,术后第二天止痛;运用双侧子宫会动脉栓塞术后止血病例2例子。没有子宫切除的患者。结论:护理人员在产后大出血的处理中起着关键性角色,是确保后失血性休克救治成功率的重要基础。对于有产后大出血风险问题的孕妇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管理方法,及时观察、发现和治疗我院制定的管理措施在医学护理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急诊创伤中心就诊拥挤度原因,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创伤中心工作室日报统计数据,观察流动患者24小时人员流动情况,分析其拥挤原因,并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与对策。结果急诊创伤中心工作日患者拥挤时间高峰为1800-2230,人员流动较少时间段为夜间000-600;周末患者拥挤时间高峰为630-1200,工作日患者总人数,显著少于周末(P<0.05),且下雨天就诊患者总人数,显著多于周末(P<0.05)。拥挤原因主要集中于三点,分别是出入口、急诊过程及伤病种类。结论各个医院应分清患者高峰期与低谷期的时间段,在拥挤时间段给予更好地医疗护理措施及安保措施,防止医院过度拥挤,耽误患者就诊。
简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胃恶性肿瘤,本病的特点是病变发生于结外黏膜组织免疫系统,多属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胃肿瘤的3%[1]。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所产生的影响,总结应对措施。方法 对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进行选取(选取时间:2022年1-12月,选取地点:本院,选取例数70例),将其进行分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数:2组,每组例数:35例),对照组使用没有经过炮制的中药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选用经炮制处理后的中药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77.14%)相比,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较对照组(20.00%)低(P<0.05)。结论 采用经炮制后的中药来治疗疾病,可获得优于未炮制中药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发生的患者,对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实施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出现血液透析护理缺陷的患者,选取时段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区间内,对其临床相关资料展开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经过回顾性分析,得出引起护理缺陷发生的因素包含护理人员观察和风险评估不到位、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护理人员知识缺乏、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护理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等,其中,占据比例最大的为护理人员观察和风险评估不到位,占36例,占比36.00%。结论:针对临床引起出现血液透析护理缺陷的发生因素,对其予以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护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