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常见的静脉通路[1],通常是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到人体的大血管中,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2],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的建立,能保证治疗及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在手术、重症监护、血液透析、长期静脉输液等情况下被广泛使用,用于输注药物、液体、营养物质,及时了解患者体液平衡,心功能状态等,作为长期静脉治疗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解决了药物外渗、建立输液通道、肠外营养等问题[3-4],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该种操作极易诱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一旦发生感染,轻则影响治疗效果,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重则威胁生命安全,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导致死亡[5]。因此,降低血管内CRBSI发生率也是2021年国家卫健委设定的医疗质量安全目标,也是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不可缺少的指标之一[6]。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总结,现已对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而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总结目前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围绕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概念、诊断标准、发病机制、感染方式、血培养采集原则和方法、预防策略等方面对CRBSI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护理对烧伤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烧伤患者。随机将患者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开展重症护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深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对重症护理服务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重症护理对烧伤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能够起到重要的预防作用,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重要手段,然而,患者在长期透析治疗过程中常面临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I)的威胁。这类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和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管理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成为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护理和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预防性护理策略和治疗方法不断得到优化和更新。从定期评估导管通路的有效性到严格实施无菌技术和个性化的抗感染措施,医疗团队在降低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新兴的护理模式和技术工具,如导管护理包和远程监测系统,为提高患者的导管安全性和管理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当前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治策略及其护理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导管护理安全性和社区护理管理优化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某社区高血压患者82例,按入选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按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导管护理联合社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表现,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而其血压指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患者接受导管看护与社区照料,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血压指数,并提高日常生活品质,值得在更广泛范围内实施。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线导管在晚期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应用及满意度。 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我科收治的需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PICC组和MC组各40例。两组材料均选用舒贝康品牌,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满意度等指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C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输液耗材费用均低于PICC组(X =13.853、t=2.799、均P˂0.05),MC组满意度高于PICC组(X =22.956、P˂0.05)。结论 中线导管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长的使用时间,相对低廉的价格,较高的置管舒适度等优点,可有效提升住院患者的幸福感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互联网+护理模式对出院肿瘤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2年2月至2024年5月之间,出院的应用维护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分成两组,应用互联网+护理模式的3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返院维护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依从性、满意度结果。结论: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水平与对照组较为接近,对比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维护宣教结果水平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出院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应用互联网+护理模式与返院维护效果较为接近,能够大幅提升对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管理在社区结核病督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督导管理的40例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管理组20例,接受常规管理督导管理,系统化组20例,在常规管理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率、服药依从率以及结核失访率。结果:系统化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率和督导管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且结核失访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在结核病督导管理工作中应用系统化管理,可降低患者的失访率,提升其疾病认知率和督导管理依从率,值得开展。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对基于经典放射组学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疗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文章首先介绍了传统影像学检查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疗中的局限性和挑战,而后引入乳腺放射组学的概念、工作流程及其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包括影像数据收集、预处理、感兴趣区域分割、特征提取、模型构建等步骤。其次,分析了放射组学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疗中的最新应用。放射组学技术通过结合定量影像特征与机器学习,改善了乳腺病变的精确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放射组学在乳腺导管内疾病诊疗中最新进展,强调了其在乳腺疾病早期检测、精确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方面的潜力。综上,经典放射组学为乳腺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和技术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中等长度导管在重症患者早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2例重症患者作为样本,均连接中等长度导管,随机分组,即参照组、观察组,均有26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样本在2023年7月-2024年7月入选,记录导管留置时间,统计并发症,评估依从性,观察满意率。结果:导管留置时间等在观察组长于参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在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等长度导管可达到较好置管效果,较长置管时间能避免反复穿刺,辅以早期干预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减少导管并发症,提升重症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与分析出血急性期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的合理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出血急性期患者行中心静脉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采取生理盐水封管、B组采取肝素封管液封管及C组采取4% 枸橼酸钠封管液(枸橼酸钠组)进行封管,观察对比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A组患者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与其他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血急性期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选择上应该注重个性化原则,枸橼酸钠封管液具有局部抗凝作用,对出血急性期患者具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肿瘤化疗且采用PICC导管的患者89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PICC护理方法,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PICC置管时间与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 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集束 化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延长PICC置管时间,改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在重症护理中的预防与管理策略,以提高患者安全性及降低医疗风险。分析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强调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通过回顾当前国内外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管理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各种有效的护理手段和操作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重症护理中应用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管理策略,包括规范操作、定期更换导管、使用抗菌涂层导管等。对这些策略的实际应用进行评估,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提供更科学、全面的护理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ICU患者静脉输液时采用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中线导管和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023年我院ICU患者90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将其分组,研究组(81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中线导管输液),对照组(9例,采用PICC输液)。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失败次数、穿刺所用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置管失败次数、穿刺所用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患者静脉输液中,选择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中线导管的效果更好,可以延长置管时间,对预防置管后的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