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为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和深入做出最大成绩。方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结果我院护理部将激励机制纳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轨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稳定了护理队伍,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中积极运用激励机制,尊重和理解护理人员,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护士的内在潜力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工作水平。我院从2010年开展护理优质服务近2年来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中心,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与各界护理同仁共分享。
简介:摘要目的我市彝良县在2012年9月7日发生地震后,卫生部指派华西医院的各类医学专家到我院指导地震后疑难危重伤员救治,我院护理部在卫生部心理专家指导下,启动符合我院医护工作特点的关注社会心理康复为重点的地震伤员整体康复服务。整体康复模式是在生命救治基础上对地震伤员及家属进行全面关怀,开展系统而重点的社会心理评估,集结各种医疗护理支持与心理社会支持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通过对161名地震伤员采用整体康复服务模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同期患者住院满意度高,患者睡眠质量好,家属及患者的烦躁、焦虑、抱怨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确立3个科室为试点科室,调整核心工作流程,优化护理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配备,优化医嘱处理流程,简化文书书写流程等,把护士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结果优化护理流程实施前间接护理时间为(588?7.0+21?9l)min,实施后间接护理时间为(92.02±1.29)min,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2O,.P=O-000);护士直接护理时间从(3704.38±71.47)min增加到(4128.81±54.82)min,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71.P=0.000);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总体评价为85?1%,实施后为96?6%;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0例)与观察组(260例),对照组患者在就诊后将MRI申请单交给接诊人员,进行计价、交费、登记编号,等待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由MRI分诊护士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其具体包括预约检查,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特殊情况的酌情处理以及为临床阳性体征病人提供快速就医绿色通道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候诊时的心理情况、候诊时间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在MRI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优化就医流程,并可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体检中心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操作内容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体检中心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两个时间段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优质服务的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结果相对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个体体检和集体体检的同比增长率均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抽取两个时间段各50例接受体检对象进行服务满意率调查,实施后体检对象对服务内容满意程度为100%,明显优于实施前体检对象满意率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引入到体检中心的服务理念,分为体检前服务、体检中服务和体检后服务几个阶段,不但可提升人们对体检的接受程度,更有利于满足人们健康服务需求,对体检对象与体检中心而言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普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儿科输液室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法把2012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输液室收治的94例输液患儿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两组例数均为47例,常规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优质组患儿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长满意情况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优质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5.7%,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3.6%;常规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0.9%,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6.6%,经统计学软件的比较检验,较常规组而言,优质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比较高,二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均<0.05。结论在儿科输液室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