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行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对患者肺功能、自护能力的影响。 方法: 纳入老年肺心病患者60例分研究的样本,于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法分成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各30例。肺功能、自护能力为对比指标。结果: 干预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指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有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沉浸式临床体验教学对妇科实习护生临床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60例实习护生,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实施沉浸式临床体验教学,而B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经过一个月的教学后,我们对两组实习护生的临床共情能力进行了评估,同时,还比较了两组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教学一个月后,A组护生在共情能力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护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也比B组更高(P<0.05)。结论:对妇科实习护生实施沉浸式临床体验教学有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共情能力,增强护生对患者情绪的理解和共鸣,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沟通能力和护理质量,使实习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RI、CTA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评估能力。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3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均行MRI检查及CTA检查,分析影像检查结果,对两种方法评估动脉狭窄、硬化斑块特征的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在颈动脉狭窄分级的检出情况上,MRI检测法同CTA检测法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硬化斑块的检出情况上,MRI发现51支钙化斑块,CTA检出所有颈动脉钙化并明确硬化斑块特征,对硬化斑块特征的检出上CTA检测法显著高于MRI检测法(P<0.05)。结论:采用MRI与CTA均可良好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但是在对硬化斑块特征的显示上,采取CTA检测的显示率要较MRA高,所以更加适合用作斑块特征的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包括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心理干预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估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一定周期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肢体运动功能、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心理状态及社交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依赖程度降低,自主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疾病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个案管理对乳腺癌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乳腺外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乳腺外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个案管理,可以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在提升急救护理技能服务社会的研究 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人文关怀 教学法,为了探讨此种教学方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护生急救技能的提高 的应用效果。我们对高职高专 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分组调研。研究结论表明人文关怀的渗透教学有 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急救能力 ,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过渡的桥梁 ,从而提高了急救护理学教学效果。经过探讨, 人文关怀在 教学中的使用对于 急救护理学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借助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100例,均为本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及随访时间在2022年10月—2023年11月期间。随机分组后,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护理和延续护理,5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院内护理和借助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EHFSCB-9的每天测量体重、气促加重就诊、体部肿胀加重就诊、体重增加就诊、限制液体摄入、感觉疲乏就诊、低盐饮食、遵医嘱用药、规律运动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康复护理干预对住院颅脑创伤患者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录70例住院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基于循证的康复护理干预,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FMA、MBI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 观察组FMA、MBI评分提高,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结果比较P<0.05。结论:针对住院颅脑创伤患者开展基于循证的康复护理干预,逐步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6例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进食、行走2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BI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均明显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厕、转移、上下楼梯其他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提高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特别是在进食和行走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