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CCL)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并总结分析质评结果,监控实验室分析性能,发现可能存在的误差,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促进质量改进。方法对该科室免疫组在2011~2014年参加NCCL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的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A、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C、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完成27项检测指标990个检测结果,966个符合NCCL标准,合格率达97.6%。内分泌、肿瘤标记物、HbA1c室内质控变异系数(CV)满足总误差要求。结论该实验室室间质评合格率较高,应当继续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坚持做好室内质控,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从而达到全面的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免疫组织化学(以下简称免疫组化)检查已广泛应运于临床病理学实验室中,然而各地对免疫组化阳性结果的判断,以及在免疫组化制片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结果,仍困扰着病理界的同仁们。如何统一认识,避免出现麻烦,准确判定结果,值得探讨。方法免疫组化图片是采用染色强弱来判断结果的,不像检验学指标那样采用离开标准值的SD(标准差)来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各地存在一定的差异,究竟是权威机构的结果具有可靠性,还是以自己实验室的结果为准,实难定论。我们试图用多种方法,在不同时期,甚至同一制片人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相隔一定时期(以三个月为例),标记同一组病理切片,其结果的强弱也存在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检查在基层医院开展存在一定难点。结论诊断者本人非亲自去染色,而是由实验室的同志们来完成,不乏有经验的多少和技术等层面因素参杂其中。因此,各地出现结果的差异实难避免。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虚证大鼠和空白对照大鼠的尿液成分谱差异。方法使用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建立肾虚证模型,GC-MS方法分析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的尿液,使用PC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寻找标记物并做出相关代谢途径的可能解释。结果PCA方法处理肾虚证和空白对照大鼠尿液数据显示,两组大鼠的数据可以在得分图实现分类,与对照组比较肾虚组大鼠由于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机体进入一个过消耗后衰弱的状态,相关代谢发生显著变化。结论GC-MS方法结合PCA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具有研究复杂条件下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优势,本研究为理解中医的肾虚证和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治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以脑梗死作为切入点,研究主要诊断的选择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入组和权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主要诊断为脑梗死的3个DRG组(BR25、BR23、BR21)331例患者资料。原始入组情况作为对照组;将主要诊断与第一其他诊断进行互换,其他变量不进行变化,再进行DRG入组,该组作为实验组。对两组的入组与权重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有41.4%(137/331)的实验组DRG入组BZ11神经系统其他疾患伴重要合并症与伴随病,82.5%(273/331)的患者经过转换诊断后权重升高。结论选择其他诊断作为主要诊断可能会改变疾病的权重,影响相应的疾病给付。为防止高码低编,应细化DRG分组,DRG支付要考虑如何体现出疑难病例的价值;对于低码高编行为,医保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应进行编码正确性的核查,监察到位。
简介:摘要宏基因组学主要是环境中全部微生物样本遗传物质进行测定,同时对微生物多样性、菌群结构以及功能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综述了宏基因技术在微生物发酵、活性物质开发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应用,为宏基因技术在未来微生物研究中提供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肺癌患者胸部定位CT图像进行筛选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放射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探讨放射组学在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通过随访影像学资料及临床信息将其进行放射性肺炎分级,并收集其定位CT图像。将全肺作为感兴趣体积进行放射组学特征的提取,分析与发生放射性肺炎有关的放射组学特征及临床、剂量学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模型构建,通过五折验证方式检测模型预测性能。结果提取出放射组学特征1029个,通过方差分析及LASSO方法共得到与发生放射性肺炎有关的放射组学特征5个。单纯利用放射组学特征构建模型的测试集曲线下面积(AUC)=0.67,利用放射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剂量参数构建模型的测试集AUC=0.71。结论在通过利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定位CT图像进行构建的放射组学模型有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潜能,加入临床及剂量参数后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