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大学第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针对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开展如下电生理项目,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儿童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6000余例,每周进行临床脑电图教学讨论;并开展从新生儿至各年龄段儿童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测。为培训全国各地医院儿科电生理专业人员,常年招生专业进修,包括儿科医师脑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技师。进修时间:脑电图为6个月,肌电图和诱发电位3~6个月,同时进修三项者为6~12个月。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电生理 儿科医师 进修人员 理专业 常规脑电图
  • 简介:北京大学第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针对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开展如下电生理项目,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儿童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6000余例,每周进行临床脑电图教学讨论;并开展从新生儿至各年龄段儿童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测。为培训全国各地医院儿科电生理专业人员,常年招生专业进修,包括儿科医师脑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技师。进修时间:脑电图为6个月,肌电图和诱发电位3—6个月,同时进修三项者为6~12个月。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电生理 儿科医师 进修人员 理专业 常规脑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进食号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挂号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予进食号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予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冲剂。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进食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开胃作用,疗效确切,口感较好,服用方便,易为患儿接受。

  • 标签: 厌食症/中医药疗法 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应用 中草药 儿童
  • 简介:北京大学第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针对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开展如下电生理项目,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儿童痢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6000余例,每周进行临床脑电图教学讨论;并开展从新生儿至各年龄段儿童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测。为培训全国各地医院儿科电生理专业人员,常年招生专业进修,包括儿科医师脑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技师。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电生理 儿科医师 进修人员 理专业 常规脑电图
  • 简介:目的目前研究认为Tourette综合征(TS)发病与多巴胺(DA)、兴奋氨基酸(EAA)等神经递质障碍有关。近年报道托吡酯等抗癫痫药对此综合征有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该研究通过测定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发头部抽动大鼠模型脑内游离DA和血浆EAA含量改变,探讨TS发病与神经递质异常之间关系并探讨托吡酯对该模型作用。方法将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0.5mg/kg)、托吡酯Ⅰ组(5mg/kg)、托吡酯Ⅱ组(10mg/kg)、托吡酯Ⅲ组(20mg/kg)。采用腹腔注射IDPN(每日150mg/kg,1次/d,连续7d)诱导大鼠头部抽动作为Tourette综合征动物模型。托吡酯或氟哌啶醇给药35d后分别采用ELISA法和HPLC法测定脑组织游离DA和血浆EA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DPN诱导头部抽动大鼠脑组织游离DA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A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剂量托吡酯给药35d后能明显减少IDPN所致大鼠头部抽动行为(P〈0.05),升高脑内游离DA含量;同时大剂量托吡酯组还伴随着血浆EAA水平降低(P〈0.05),作用效果与阳性对照药氟哌啶醇致。结论TS发生可能与中枢DA受体超敏感和血浆EAA过度作用有关。托吡酯可减轻IDPN诱导大鼠抽动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脑内DA与DA受体结合以及抑制血浆EAA释放和分泌有关。

  • 标签: 托吡酯 TOURETTE综合征 多巴胺 兴奋性氨基酸 大鼠
  • 简介: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各种肾脏病于急性阶段未经控制后共同转归,它是临床综合征,现已成为国际、国内肾脏病学界最关注问题,被视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临床防治 病理基础 分子 儿童 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胆道闭锁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hepaticarterythrombosis,HAT)诊断、治疗以及对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6月至2014年4月间完成41例胆道闭锁肝移植手术临床资料,术后早期常规监测血生化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对疑有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肝动脉造影或开腹肝动脉探查。结果术后9例发生早期肝动脉血栓,发生率21.95%,经肝动脉介入溶栓、肝动脉切开取栓或再次肝移植,2例死于肝动脉血栓,7例肝动脉再通,但围手术期2例死于肺部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1例死于肠漏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再次肝移植者因原发肝无功能而死亡。结论胆道闭锁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发生率较高,也是导致死亡重要原因之,对于可疑HAT者,尽早行肝动脉造影确诊溶栓治疗、开腹探查肝动脉切开取栓治疗可有效诊断和治疗HAT。

  • 标签: 胆道闭锁 肝移植 肝动脉血栓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MMP-2、TGF-β1表达,探讨其与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33例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MMP-2、TGF-β1蛋白表达,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MMP-2、TGF-β1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肝细胞胞浆、胞膜表达最为明显。MMP-2、TGF-β1蛋白在肝组织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增强。呈正相关(前者r=0.5063,P〈0.05;后者r=0.6179,P〈0.05)。MMP-2、TGF-β1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MP-2与TGF-β1表达有高度相关(r=0.9200,P〈0.01)。结论MMP-2、TGF-β1与胆道闭锁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MMP-2、TGF-β1表达有望阻止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进程。

  • 标签: 胆道闭锁 金属蛋白酶类/分析 转化生长因子β/分析
  • 简介: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对82例热性惊厥患儿、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正常小儿进行有关免疫检测。用微量全血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McAb-APAAP法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CD25抗原、HLA-DR抗原表达;用生物素-亲和素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γ-干扰素(γ-IFN)水平;用酵母花环实验,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单纯型热性惊厥每分钟脉冲数(CPM)刺激指数(SI)分别为5609.4±3587.4,20.5±15.6;复杂型CPMSI分别为2817.3±2422.8,11.0±8.40,均分别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0305.9±12810.3,69.2±45.2)上感组(9785.2±7509.8,44.5±39.8),差异有显著(P<0.05)。单纯型CD3,CD4CD4/CD8分别为(40.0±8.2)%,(26.1±9.0)%,1.1±0.4;复杂型则分别为(32.8±6.9)%,(17.8±4.9)%,0.8±0.1,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64.1±6.7)%,(47.7±5.5)%,1.9±0.8]上感组[(63.0±9.3)%,(42.4±8.2)%,1.6±0.4],差异有显著(P<0.01)。CD25抗原HLA-DR抗原表达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复杂型者分别为(6.3±1.9)%和(12.4±3.4)%,低于单纯型[(8.9±3.6)%,(16.2±5.6)%],差异有显著(P<0.05);两组CD25,HLA-DR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12.8±2.5)%,(20.2±5.2)%]和上感组[(15.0±3.07)%,(20.5±2.8)%],差异有显著(P<0.01);在PHA刺激后,单纯型者分别为(57.0±5.1)%,(57.8±6.0)%,复杂型者则分别为(53.0±12.0)%和(54.7±9.7)%,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65.7±5.7)%,(68.8±6.2)%](P<0.05)上感组[(64.3±6.4)%,(67.1±8.6)%](P<0.01)。PBMC之γ-IFN诱生水平检测,单纯型者为(1.80±0.4)ng/ml,复杂型为(1.6±0.1)ng/ml,二者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0.9)ng/ml(P<0.05),但二者与上感组(1.8±0.7)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RBC-3bR花环形成率复杂型为(9.1±4.4)%,显著低于正

  • 标签: 热性惊厥 T淋巴细胞 红细胞 免疫功能 小儿
  • 作者: 魏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1年第8期
  • 机构: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牛佛中心卫生院,四川自贡643208
  • 简介:小儿病毒性肠炎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儿童肠道疾病,常见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肠道症状。通常认为小儿病毒性肠炎对于健康儿童来说是自限性,但在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其他疾病患儿,也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症状和并发症,降低患儿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那么小儿病毒性肠炎常用药治疗效果如何?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肠炎;常用药;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生物反馈治疗临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205例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OAB患儿临床资料,对治疗有效组195例和无效组10例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包括患儿年龄、性别、电刺激电流最大值、治疗频率、联合药物(奥昔布宁)、合并尿失禁情况等。结果有效组平均年龄(7.3±1.4)岁,无效组平均年龄(7.1±1.9)岁。有效组电刺激电流最大值(19.0±3.2)mA,无效组电刺激电流最大值(17.7±3.8)mA。有效组治疗频率为1~2次/天者135例,0.5~1次/天者135例,〈0.5次/天者4例;无效组治疗频率为1~2次/天者无例,0.5~1次/天者3例,〈0.5次/天者7例。有效组使用药物伴有尿失禁患儿分别为115例、51例;无效组使用药物伴有尿失禁患儿分别为1例、2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治疗频率、联合药物奥昔布宁是影响治疗效果重要因素(P〈0.01),而年龄、性别、电刺激电流最大值、合并尿失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频率[比值比OddsRatio(OR)=0.016,P〈0.01]和联合药物奥昔布宁(OR=0.029,P〈0.05)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治疗频率和联合药物奥昔布宁是影响OAB儿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效独立相关因素,通过相对增加治疗频率联合使用奥昔布宁治疗,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生物反馈 LOGISTIC模型 儿童
  • 简介: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是常见显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位于染色体17q11.2NF1基因突变引起。NF1基因编码神经纤维素,是个具有GTP酶激活蛋白(Ras—GAP)结构域、含有2818个氨基酸蛋白,它加快活性Ras—GTP转换为非活性RAS—GDP。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1型 基因突变 自我平衡 显性遗传性疾病 激活蛋白 GTP酶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右心衰竭幼龄大鼠血清B型钠尿肽(BNP)含量、右室心肌BNP蛋白和BNPmRNA表达变化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干预作用,探讨BNP在小儿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51只SpragueDawley4周龄大鼠随机分为4周心衰组、6周心衰组、卡维地洛组、4周对照组和6周对照组。心衰组卡维地洛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两个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至4周形成右心衰竭模型,将4周心衰组和4周对照组幼龄大鼠处死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同时卡维地洛组开始给予卡维地洛灌胃共14d,6周心衰组和6周对照组同时等量蒸馏水灌胃至6周。每组存活大鼠测血流动力学和相关生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BNP水平,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右室心肌BNP蛋白和BNPmRNA表达。结果4周心衰组血清BNP浓度、右室心肌BNP蛋白、BNPmRNA与4周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6周心衰组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P〈0.01)。血清BNP、心肌BNP蛋白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卡维地洛组与6周心衰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改善,右室肥厚减轻,血清BNP浓度、心肌BNP蛋白和BNPmRNA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右心衰竭时BNP可作为诊断和反映心衰严重程度指标,卡维地洛对治疗压力负荷右心衰竭有定作用。

  • 标签: 右心衰竭 B型钠尿肽 卡维地洛 幼龄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保护作用对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影响。方法将60只青春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5例),假手术组未切除卵巢,其余3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隔天分别皮下注射蓖麻油(对照组)、雌二醇(E2,100ug/kg,E2组)、高剂量E2(500ug/kg,5E2组)4周。将各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30min,再灌注时间分别为1h(n=5)、6h(n=5)和24h(n=5)。测血清E:浓度,小肠粘膜行粘膜病理评分、iNOSmRNA表达iNOS活性测定。结果对照组、假手术组、E2组和5E2组小肠粘膜病理评分分别为3.31±0.12、3.00±0.09、2.57±0.12和2.98±0.08,iNOSmRNA表达水平拷贝数对数值分别为3.85±0.42、4.86±0.76、5.17±0.34和4.25±0.41。E2组病理评分低于其它3组(P〈0.01),而iNOS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它3组(P〈0.01)。各组iNOS活性水平与iNOSmRNA表达水平致,E2组iNOS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亦高于假手术组和5E2组(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示血清E2浓度对数值与病理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iNOSmRNA和iNOS活性呈正相关俨值均〈0.01)。结论雌激素对大鼠肠I/R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与iNOS表达增强有关。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局部缺血 雌激素类 一氧化氮合酶 小肠 大鼠
  • 简介:目的介绍脉搏传导时间(PTT)技术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对PTT技术认识,探讨其在诊断儿童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应用。方法对高度怀疑OSAHS儿童进行整夜PTT监测,连接鼻导管、热敏电阻检测口和鼻气流变化来判断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并根据PTT变化趋势结合口、鼻气流变化来区分阻塞和中枢呼吸事件,心电极、血氧探头共同检测PTT和血氧,体位监测器检测睡眠时体位变化,记录数据并用SPSS11.0软件分析。结果125例疑似OSAHS儿童,其中男85例,女40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8岁,全部顺利通过PTT监测,无例半途中止,患儿接受程度高。PTT监测结果显示,最长阻塞呼吸暂停时间(MOAT)为(32.02±20.80)s,其中男(30.47±21.97)s,女(34.26±18.22)s;最长中枢呼吸暂停时间(MCAT)为(14.45±6.55)s,其中男(14.34±7.59)s,女(14.78±4.54)s;最长低通气时间(MHT)为(57.04±25.22)s,其中男(53.80±21.95)s,女(62.20±30.68)s;阻塞呼吸暂停指数(OAI)为6.00±6.44,其中男5.44±7.37,女7.33±3.93;中枢呼吸暂停指数(CAI)为0.85±1.00,其中男0.79±1.07,女0.98±0.87;低通气指数(HI)为5.68±6.04,其中男5.72±5.00,女5.60±7.84;最低血氧(minimumSaO2)为(83.26±12.88)%,其中男(81.97±12.93)%,女(85.58±15.87)%;微觉醒指数(arousalindex,Arousals)为26.39±12.46,其中男28.09±13.58,女22.75±9.29。125例疑似OSAHS儿童,2例(1.6%,2/125)诊断为正常,13例(10.4%,13/125)诊断为上气道阻力综合征,41例(32.8%,41/125)诊断为轻度OSAHS,47例(37.6%,47/125)诊断为中度OSAHS,22例(17.6%,22/125)诊断为重度OSAHS。对不�

  • 标签: 儿童 睡眠 呼吸暂停 脉搏传导时间
  • 简介: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传单综合征)临床特征,及时做出诊断和对症治疗,防止误诊。方法对可疑传单综合征11例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EB病毒(EBV)、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柯萨奇病毒(CVB)、腺病毒(ADV)特异性抗体(IgM),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嗜异凝集试验。结果10例MP-IgM呈≥1:80,为阳性,1例在上级医院确诊CMV合并MP感染,均应用红霉素治疗14-25d痊愈。结论MP感染可致传单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引起多脏器多系统损害,若及时诊断,应用红霉素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板层蛋白在肾小球疾病时质或量改变,探讨它们在肾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学意义。方法:本研究板蛋白α1,α2,β1,β2,γ结构链为观察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他们在48例肾小球疾病病理肾人组织表达和分布是否发生质或量改变。结果:LNα1,α2,β1和γmRNA在伴系膜增生肾小球内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加,增生系膜细胞是主要细胞来源,在肾小球系膜增殖节段和硬化病灶附近伴有LNα1和γ1蛋白增多和α2,β1蛋白异常表达,而LNβ2链在相应节段系膜区和GBM表达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在系膜增生肾小球疾病中,增生系膜细胞是肾小内板层蛋白量积聚和异常合成重要细胞来源,在肾小球疾病中,板层蛋白合成出现量和质变化,这可能是肾小球疾病进展和恶化物质基础。

  • 标签: 板层蛋白 肾脏 表达 儿童 MRNA
  • 简介:细菌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常见肠道传染病。近年来,痢疾杆菌不断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为观察氟嗪酸对小儿细菌痢疾疗效,我们将先以利福平治疗无效患儿,改用氟嗪酸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氟嗪酸 细菌性痢疾 治疗小儿 痢疾杆菌 疗效 常见
  • 简介:目的加强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认识.总结该病临床特点原因,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方法对38例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儿16例存在颅内出血.8例首先表现为消化道出血,11例首先表现为针刺部位出血不止.3例表现为肌肉组织间出血。结论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在新生儿和婴儿发病率不容忽视,合并颅内出血致残率较高,应加强对乳母营养指导.建立预防用药制度。

  • 标签: 维生素K缺乏 出血 危重病 预防 婴儿.新生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儿童过敏紫癜效果。方法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儿童过敏紫癜临床效果确定,值得运用和发展。

  • 标签: 紫癜 过敏性 护理 中医护理学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