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探讨胃癌组织中IL-4和IL-6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1年8月~2012年4月4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使用RT-PCR检测IL-4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IL-4和IL-6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IL-4呈阳性表达(27/42,64.3%),癌组织中IL-4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IL-4表达亦高于正常组织。胃癌组织中IL-6呈阳性表达(30/42,71.4%),癌组织中IL-6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IL-6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IL-4阴性表达的患者;IL-6阳性表达的患者复发转移率多于IL-6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IL-4以及IL-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IL-4、IL-6有望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依据。

  • 标签: 胃肿瘤 白介素4 白介素6 预后
  • 简介:目的:建立用HPLC法同时测定二仙汤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Extend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和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23min,20%~28%A;23~55min,28%~40%A;55~56min,40%~90%A;56~62min,90%A;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检测波长270nm。结果: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分别在1.9~25.0、2.8~36.0、2.1~27.0和1.3~10.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2.32)%、(99.8±2.21)%、(97.2±2.01)%和(99.3±1.30)%(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二仙汤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标签: 二仙汤 淫羊藿黄酮类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在产后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出血组,另选取出血量正常的50例产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以及Beckman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分别对两组患者产前产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以及FDP、D-Dimer进行检测,分析相应数据。结果出血组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值异常率在产前和产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血诊断中对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进行检测能够指导医生有效预防患者产后大出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凝血功能4项 FDP D-Dimer 出血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专科医院内、外科病区N0~N4护士对心肺复苏掌握的情况,便于培训。方法对我院内外科病区的护士,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对《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判断意识、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深度等部分问题进行调查,应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试,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N0~N4级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案,加强随机CPR急救演练,理论与技能相结合,重视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不同层级的护士应采取不同的培训频次及重点,使临床护士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 标签: 心肺复苏 层级护士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晕厥急救患者外周血调节性CD4-+与CD8-+细胞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1-10-2015-02在我院神经内科急诊的晕厥患者130例作为晕厥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3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外周血调节性CD4-+与CD8-+细胞检测,同时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血清一氧化氮与5-羟色胺检测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晕厥组的深呼吸心率差和站立位心率差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立卧位血压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晕厥组的血清一氧化氮与5-羟色胺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晕厥组的CD4-+与CD8-+细胞含量应为(58.66±9.82)%和(47.39±11.45)%,而对照组分别为(61.34±7.83)%和(34.89±7.5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晕厥患者的CD4-+细胞含量与血清一氧化氮和5-羟色胺含量、立卧位血压差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深呼吸心率差和站立位心率差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CD8-+细胞含量恰恰相反。结论:急诊晕厥急救患者外周血调节性CD4-+与CD8-+细胞都呈现表达异常情况,与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指标和血清一氧化氮、5-羟色胺含量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诊断晕厥的一种手段。

  • 标签: 晕厥 T淋巴细胞 CD4+ CD8+ 自主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患儿行临床分析,探讨儿童NS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方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的颅内静脉血栓患儿,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患儿进入分析,均为男性,年龄5岁4个月至11岁4个月,出现颅内静脉血栓时间距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起病时间为1个月至7年余。4例颅内静脉血栓发病时均有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查体均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例在颅内静脉血栓发病期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均升高,抗凝血酶Ⅲ(AT-Ⅲ)下降;确诊后D-二聚体、FDP较前继续升高;4例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明显升高。4例出现颅内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当日或次日均行头颅MRI增强+MRV+MRA检查,3例为左侧乙状静脉窦血栓,1例为脑栓塞。明确颅内静脉血栓诊断后,3例予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钙和双嘧达莫抗凝治疗;1例脑栓塞患儿予对症和抗凝治疗;4例症状均明显改善。3例出院后6-12个月随访头颅MRI增强+MRV显示颅内异常信号均有不同程度吸收。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易发生于左侧乙状静脉窦。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程中如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时,应及时行头颅MRI相关序列检查,有助于颅内静脉血栓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溶栓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颅内静脉血栓 头颅MRI 溶栓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软骨肉瘤中CDK4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这两者在软骨肉瘤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K4及P16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软骨肉瘤组织中CDK4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逐渐增高。P16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逐渐减少。结论CDK4蛋白高表达及p16蛋白低表达在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这两种异常相联合使肿瘤细胞获得更大的生长优势,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软骨肉瘤 CDK4蛋白 P16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CA125和HE4在复发性卵巢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筛选关于CA125和HE4对复发性卵巢癌诊断价值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质量合格文献的数据,使用Meta-DiSc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获得标准文献9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CA125单独用于诊断复发性卵巢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69.8%、70.1%,HE4单独用于诊断复发性卵巢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1.5%、69.5%,两者联合使用诊断诊断复发性卵巢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4.4%、86.2%,明显高于两者单独使用(P<0.05)。结论联合检测CA125和HE4有利于提高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复发性卵巢癌 CA125 HE4 诊断价值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大鼠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水通道蛋白-4(AQP-4)和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50只)、OECs移植组(50只)、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组(50只),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组和OECs移植组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OECs移植组和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在损伤处移植嗅鞘细胞。于术后1、3、7、14、21、28天进行BBB(Basso-Beattl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AQP-4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术后3~28天,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组的BBB评分较OECs移植组明显提高,术后第1天,联合组和OECs移植组受损脊髓灰质、白质中AQP-4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天时均达到高峰,但联合组低于OECs移植组(P<0.05)。第7、14、21、28天,与OECs移植组比较,联合组AQP-4表达也较低(P<0.01)。结论OE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使脊髓损伤后AQP-4表达减少,这可能更有利于抑制脊髓水肿、消除脊髓继发性损伤,保存了残存正常脊髓组织并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本地区孕妇妊娠三期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筛选T4血症,观察其母儿结局。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孕妇甲状腺激素;低T4血症孕妇,治疗组给予L-T4,观察组不予治疗。结果TSH水平在孕早期明显低于非妊娠妇女(P<0.01),孕中期稍有上升,但仍低于非妊娠妇女;FT4随妊娠进程逐渐下降,孕中期及晚期明显低于非妊娠妇女(P<0.01),本地区参考值范围与我国指南建议的范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存在明显的变化,低T4血症不增加母儿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参考值范围 低T4血症 母儿结局
  • 简介:目的本研究应用甲基化芯片技术研究妊娠糖尿病网膜下脂肪与正常对照组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提供妊娠期糖尿病网膜下脂肪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甲基化差异数据背景,为寻找妊娠糖尿病网膜脂肪基因表达差异原因提供线索。方法收集3例通过OGTT实验确诊但未经过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同期3例年龄,孕次产次,孕前BMI与之无差异的健康对照者网膜下脂肪组织,提取总RNA后,采用IlluminaMethylationBeadChipchip芯片进行检测,并进行基因甲基化结果进行比较,寻找具有甲基化差异的基因。结果结果发现两研究组中网膜下脂肪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存在差异。妊娠糖尿病组中总共有1298个基因发生了低甲基化,1570个基因发生了高甲基化。这些基因参与了细胞骨架构建,细胞凋亡调控,细胞核内信号转导,糖和脂代谢,炎症反应等。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样本在miRNA启动区上位点甲基化变化水平不一致的基因有3个,包括:PSORS1C1,PCDHB13和DKFZp686A1627。在同一CpG岛区域位点甲基化变化水平不一致的基因有7个,在miRNA区域具有甲基化差异的基因有13个。结论正常对照组与GDM组中基因的甲基化位点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该基因在组织中表达的蛋白水平在两组中的差异表达密切相关。是否甲基化的差异是导致相应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原因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未来需要进一步弄清DNA甲基化在网膜下脂肪中对基因表达目标蛋白的调控作用,为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线索。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甲基化谱 全基因组 网膜下脂肪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应用的意义及前景。方法:选取我院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病人64例,行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通过对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和ABCB1-3435C四个基因位点的检测,分析其CYP2C19酶的代谢类型和ABCB1基因的表达类型。其中45例病人于住院期间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行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双抗用药方案;19例随访病人系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治疗术后来院复查脑血管造影期间予行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采用常规剂量双抗用药。结果:45例住院患者中20例患者基因型异常,常规剂量双抗用药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均根据检测结果更改用药方案,4例患者出现有血栓类并发症表现;19例随访患者中共检测出3例基因型异常患者,其中2例患者曾出现有血栓栓塞并发症表现,通过积极溶栓治疗后症状消失,余患者在住院期间及随访中均未出现任何疑似血栓类并发症表现。结论:CYP2C19基因和ABCB1基因均有较高的人群变异率,基因变异发生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影响支架术后双抗效果;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可作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项常规检查,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建议,对支架术后的双抗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基因检测为导向的个体化治疗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 标签: 动脉瘤 支架 氯吡格雷 基因检测 双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对血浆HBV前S2基因降解的观察。方法将前S2抗原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浆设置为未处理组,并采取亚甲蓝光化学法进行处理,对灭活前后HBVpres2基因序列扩增量、血清preS2蛋白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不同的光照时间显示不同区段HBV基因组反应性各不相同,其中第2区段与第3区段对于MB-Pfanyi9ng稳定性相比基因组两端的反应稳定性更加明显;灭活前与灭活后的血清preS2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血浆HBV前S2基因降解情况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前S2基因 血浆HBV 亚甲蓝光化学法 灭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子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型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检验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行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的350例患者为对象,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测及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的结果来分析女性子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型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HPV39、16、58,是女性子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常见高危感染亚型;人乳头瘤病毒总感染率为12.57%,在年龄段上以26~35、40~49岁为高发阶段;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除宫颈细胞学分级,还包括产次及避孕套的使用。结论女性子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有着较高的感染率,其中HPV39、16、58为最常见的高危感染亚型,宫颈细胞学异常、产次、避孕套的使用均是影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掌握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布、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有利于疾病控制。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布 感染状况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PC和NDM-1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出现的30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开展药敏试验、碳青霉烯酶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AmpC酶三维试验、基因检测及DNA测序等试验并检测基因,分析KPC和NDM-1β内酰胺酶的耐药基因。结果30株100%耐药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头孢类药物,Hodge试验阳性率为90.0%,EDTA-2Na纸片协同试验阳性率为26.7%,AmpC酶三维试验阳性率为23.3%,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为56.7%,均携带KPC-2,无NDM-1基因。结论携带KPC型碳青霉烯基因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要耐药机制。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 肠杆菌科细菌 KPC NDM-1&beta 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