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州人民医院检验科747000
【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4项检验结果的流行病学情况,包括乙肝、梅毒、丙肝及艾滋病4项,为输血治疗提供安全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049例,均进行术前4项检测,包括乙肝、梅毒、丙肝、艾滋病,均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血液反应素环装状卡片法(RPR)进行检测,分析流行病学。结果:本组1049例患者,乙肝阳性率8.77%,梅毒阳性率1.43%,丙肝阳性率2.86%,艾滋病阳性率0.19%,乙肝阳性率明显高于梅毒、丙肝、艾滋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输血前的乙肝检测阳性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输血前的梅毒、丙肝、艾滋病检测阳性率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岁患者输血前的乙肝检测阳性率均低于≥15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岁患者输血前的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测阳性率与≥15岁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户口患者输血前的乙肝检测阳性率低于乡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户口患者梅毒、丙肝、艾滋病检测阳性率与乡村户口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4项检测不仅可减少医疗纠纷,还可有效的了解目前宣传预防工作的重心,为疾病防控做出贡献。
【关键词】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艾滋病;流行病学
为贯彻卫生部”加强临床输血规范的相关指令”,对输血前患者常规进行四项检查意义十分重大。明确患者输血前是否具有上述疾病,可减少医疗纠纷[1,2]。同时,检查结果也可反映当地人群特定疾病的患病率,提供较为准确的流行病学信息,作为研究流行病学的手段。本研究对输血前4项检验结果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进行输血的患者1049例,其中男597例,女452例,年龄在0-82岁,平均年龄(36.9±12.1)岁;≤14岁患儿91例作为幼年组,≥15岁患者做958例作为成年组;乡村户口患者420例,城市户口患者629例;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为首次进行检测。
1.2方法
选择上海科华生产的ELISA试剂盒,进行抗-HIV1+2、乙肝二对半检测;梅毒检测选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出4天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剂盒进行初筛试验,仪器选择美国宝特ELX800全自动酶标仪进行测试。
1.3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者输血前的4项检测阳性率,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户口患者输血前的4项检测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患者输血前4项检测阳性率
本组1049例患者,乙肝检测阳性92例,乙肝阳性率8.77%,梅毒检测阳性15例,梅毒阳性率1.43%,丙肝检测阳性30例,丙肝阳性率2.86%,艾滋病检测阳性2例,艾滋病阳性率0.19%,乙肝阳性率明显高于梅毒、丙肝、艾滋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性别患者输血前的4项检验结果
男性患者输血前的乙肝检测阳性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输血前的梅毒、丙肝、艾滋病检测阳性率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输血前对患者的乙肝、梅毒、丙肝及艾滋病四项结果进行检查意义重大,对规范临床输血工作有着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中显示,男性患者输血前的梅毒、丙肝、艾滋病检测阳性率与女性患者相差无几,因此性别对患者输血前这三项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小。而男性由于饮酒比例较大,同时社会参与度较多,乙肝发病率较女性更高[3.4]。
年龄是否对输血前四项结果有所影响尚值得探讨,本研究中观察到,15岁以上的患者乙肝、和丙肝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14岁及以下的患者,这说明近年乙肝疫苗普遍接种工作开展非常顺利,良好的预防工作使乙肝感染率有效下降,显著的超越了成年人。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城乡由于医疗、生活条件存在差异,导致了乡村户口患者乙肝发病率较高,而其它三项检测结果则并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乡村普及乙肝的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对乙肝发病率有降低作用。
总体上看,乙肝、丙肝的发病率是四项检测中较高的,而由于近年对艾滋病、梅毒等的宣传工作在各年龄层、城乡各地广泛开展的缘故,因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提供的信息可以有效的了解目前宣传预防工作的重心,为疾病防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静,刘雯,郑淑贤等.1560例患者输血前检验结果与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2):103-105.
[2]戴凌.患者输血前4项检验结果的病学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30-130.
[3]赵院利,张砚敏,王迪民等.仪器法和目视法对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影响的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3):354-356.
[4]李春红,车文忠,丁惠娟等.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3):5917-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