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在三维牙颌数据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实时导航牙种植手术模板,设计能够定向引导多个种植钻头的精确种植模板。方法对上颌部分前牙缺损的患者进行CT扫描和三维数据重建,在三维数据基础上设计种植体的位置。种植模板采用牙冠唇面及邻面数据作为定位的翼板;根据种植体位置,通过可配合的两个隧道,分别引导Anthogyr系统球钻和先锋钻,并设计导向杆。根据设计结果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成实体树脂模板。结果完成多步引导模板的设计,实体模板就位准确,对种植钻引导稳定,35例患者手术1个月后,随访并观察种植后牙齿功能。CT检查,无论是额骨形态,还是额骨结构都显示出良好结果,额骨骨质以及额骨的上额窦底、鼻腔底、鼻腭管和下额管等重要结构也取得了理想结果。结论计算机辅助种植导航外科可拓宽种植医生的视觉,使种植手术更安全、更精确。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自贡市初三学生进行了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调查,对自贡市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现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为有关部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提供参考意见。
简介:摘要:为了紧跟学校“双高计划”建设,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组从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教师与学生等方面进行课程总体设计和网络资源构建,促进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简介: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动静脉内瘘锻炼握力检测装置的应用对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留我中心行维持性血透患者58例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中心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留我中心行维持性血透患者4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在术后2周拆线后,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握力锻炼:挤压握力器15秒,缓慢放松,重复上述动作,10imin/次,5~10次/天。对照组:采用常规握力器进行锻炼;观察组:采用带有握力检测装置的握力器进行锻炼,在锻炼前患者预先通过输入装置输入标准参数(包括标准握力值、标准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锻炼结束后通过查看显示屏或语音提示和指示灯提示,对未达到标准握力的锻炼次数进行重新设定和补充锻炼。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4、8、12周头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量检测,内瘘成熟率和成熟时间,实施握力锻炼依从性。结果术后第4周、8周、12周,观察组头静脉血管内径分别为(4.73±0.51)lnm,(4.89±0.65)lilm,(5.15±0.95)him,高于对照组的(4.30±0.65)mm,(4.41±0.71)mm,(4.65±0.89)mm(t=-2.970,P=-O.004;t=-2.298,P:-O.025,t=-2.928,P:-O.041);理Ⅱ察组头静脉血流量分别为(501.12±125.32)ml/min,(568.13±183.39)ml/min,(675.33±213.04)ml/min,高于对照组的(443.64±112.21)ml/min,(496,88±164.74)ml/min,(538.84±190.08)ml/min(t=3.003,P:-O.005t:2.932,P=O.006t=2.765,P=O.001)。观察组内瘘成熟率为97.96%,与对照组87.9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1,P=O.049),且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比对照组提前1.75周。观察组握力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的设计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 40例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20例。对照组用普通输液器静脉输液,观察组则应用自制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完成静脉输液。比较两组输液不良事件与患者对输液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率为0,对照组为 2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对输液满意率为 100.00%,对照组为 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自制新型安全输液器保护装置在静脉输液中切实可行,安全性好,患者满意率高,值得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专用固定装置在血液透析用颈内静脉临时插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0例在航天中心医院行颈内静脉置入临时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纱布包裹、普通透明胶布粘贴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专用固定装置。2周后评价导管滑脱发生率、固定导管周围皮肤整洁度、医用胶粘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患者舒适性、固定的稳定性、患者对导管固定的满意度,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导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度优于对照组(χ^2=8.419,P=0.004);患者舒适性优于对照组(χ2=4.583,P=0.032);导管固定的稳定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9.34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导管固定处的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P=0.014)。观察组患者对导管固定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3,P<0.001)。观察组导管滑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9,P=0.611)。结论使用专用固定装置固定颈内静脉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的方法可提高患者舒适性、固定稳定性、周围皮肤清洁度,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和医用黏胶的皮肤损害,患者满意度高,适合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设计在正畸临床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5月我院接治的口腔正畸患者30例,行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设计干预,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其与传统矫治器、治疗方法相比之下的优势与不足。结果:治疗前患者SNA为(82.76±2.35)、SNB(77.58±3.05)、U6S-RL为(20.87±1.29)、U6ARL为(23.74±1.49),治疗后SNA(78.54±2.30),SNB(79.81±2.16)、U6S-RL为(25.39±1.43)、U6ARL为(25.69±1.28),30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6.67%。结论:借助3D数字化技术进行个性矫治器设计能够进一步满足正畸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给予个性化的矫治器设计,简化正畸流程,促进正畸治疗向生物力学改建,提升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采取强调(IMRT)和三维适形(3D-CRT)两种技术对于疾病治疗的优缺点。方法 将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治疗的26例乳腺癌早期患者两种治疗技术的治疗计划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调强组和适形组,对比分析在两种不同的治疗计划下,患者正常组织及靶区(PTV)的受照射剂量。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及PTV等剂量曲线可见,调强组患者的靶区适形度水平更高,但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正常组织受量无明显差异,适形组患者的左肺V5明显低于调强组,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调强和适形两种技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正常组织受量的相关指标,靶区的精确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状态选择适形或强调治疗,使治疗方案更贴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医院工作的效率,而且也可以推动行业的信息化、科学化发展。但是,由于医院信息系统的特殊性,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如果系统缺少安全防护方案,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如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问题若不能技术处理,都会降低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无法提高医院网络安全管理的整体效率。因此,在当前医院发展中,为了提高信息系统的管理效率,系统维护人员应该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安全隐患的分析,设置安全性的管理及维护方案,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规范网络安全性,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