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保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全面恢复日常诊疗,安全高效的复工复产,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基于疫情防控部门出台的各种指导文件,及我院对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结合口腔科特殊情况,从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和诊疗操作行为规范、强化预检分诊重要性、推广多形式的就医方式、诊室布局、环境物表消毒等多方面着手。结果:疫情常态化下医务人员防范意识不松懈,诊疗操作规范,无一例院内感染病例,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增加,进而加速我科安全的复工复产及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部署。 结论:在保证医务人员及患者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不断调整、完善防控措施,总结常态化疫情防控宝贵经验,从而提高门诊应急管理能力,未来从容处理类似危机的发生。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播,有报道病毒通过咳嗽、打喷嚏排除体外,并附着在人体表面、公共物品上,形成接触传播途径。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就诊人群庞大,为给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服务,减少医院交叉感染,护理防控措施不可松懈。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密闭空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针对该病毒的传播特点,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防控措施,考虑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大环节去落实疫情防控,严格把控患者的管理以及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新冠肺炎危患者护理难点颇多,体现于每一个护理环节中,细节护理和难点护理需要我们去落实,以达到提高患者的救治率,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医院全员参与院感防控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实施医护全员参与院感防控模式前后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涉及医生、护士、护工、保洁和仓储等110名。在2019年1月前,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在2019年1月开始,实施医护全员参与院感防控模式,其对消毒隔离进行处理、手卫生执行、多重耐药处置、传染病监测上报情况等内容进行考核。结果:实施医护全员参与院感防控模式前后,医护人员的正确掌握状况差异明显(P<0.05),且以实施后占据优势。结论:医护全员参与院感防控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能够提高医护全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从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高校医院门诊发热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高校发热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 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某高校医院门诊就诊的发热患者1000例,研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000例患者中,低热患者有368)例,中热患者有508例,高热患者有109例,超高热患者有15例,其中低热患者和高热患者居多,而且患者性别比(P>0.05)。3月份就诊人数最多为214例,其次是9月份人数为132例,而2、8月份就诊人数最少为29例、21例。主要症状是发热。同时,患者还伴有程度不同的鼻塞流涕、咽痛、乏力等症状。经诊断上呼吸道感染802例,急性支气管炎56例,急性肠胃炎49(4.90%)例,肺部感染72例和泌尿系感染21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人数最多。结论 高校医院门诊收治的发热患者多因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宜加强疾病防治教育,借助多种途径,积极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发热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全科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讨论。方法 早在2019年12月底开始,湖北省武汉市产生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蔓延。全科医生属于社区健康工作的守门人,疫情期间在三级综合医院的首诊隔离点担当“排雷手”筛查甄别患者,以及在社区场所对病人开展不间断管理与服务,为家庭和个人开展综合性以及连续性的医疗照顾预防服务、以及健康维持,可以及早发现疑似和感染病人,进行处理,对于传染源进行及时的控制,切断传播途径。结果 全科医生担负首诊隔离点医疗任务和社区居家隔离常规慢性疾病病人的治疗和随访工作,病人同时能够为病人提供用药指导,告知病人慢性病急性加重期间需要马上进行转诊,同时在疫情期间重视病人的心理变化,为病人提供心理疏导。结论 在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疫情中存在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