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属于皮质发育畸形的范畴,是胚胎发育早期神经元异常增殖或异常移行所导致的一种疾病。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改变,而这些改变是可遗传的。它主要通过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这4种方式来调控基因的表达。目前认为,表观遗传机制在FCD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FCD研究的热点。文中将对FCD的表观遗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表观遗传学 甲基化
  • 简介: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TP53突变在其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大陆地区,约有50%HCC患者携带TP53突变,最常见的是黄曲霉毒素导致的R249S突变。MDM2和p14ARF是TP53通路的两个重要调节因子,近来研究显示MDM2扩增和p14ARF纯合性缺失/启动子甲基化也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有越来越多关于TP53通路改变在HCC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本文重点介绍了TP53通路分子遗传改变(包括TP53突变、MDM2扩增和p14ARF纯合性缺失/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

  • 标签: 肝细胞癌 TP53 MDM2 P14ARF
  • 简介: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暂无有效防治措施,严重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及预后。已有研究证实,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和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机制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相关表观遗传变化多为可逆性改变,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靶点。因此,表观遗传研究将为进一步认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提供新方向和思路。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表观基因组学 组蛋白密码 RNA,未翻译 DNA甲基化
  • 简介:摘要遗传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遗传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基础、重视实验,并且需要及时归纳总结,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遗传知识。本文简述了加强高中生物遗传教学的重要性,对加强高中生物遗传教学的措施及其建议进行了论述分析。

  • 标签: 高中生物遗传学教学重要性措施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p57染色和短串联重复(STR)基因分型,探讨具有复杂遗传特征的双胎妊娠的分子病理诊断思路。方法收集2015—201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组织形态特征提示葡萄胎的双胎妊娠10例患者资料,采用EnVision法行p5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STR基因分型。结果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29.5岁,其中7例为接受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而受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例患者的绒毛组织呈"绒毛异质性"p57染色模式,经STR分型确认为伴有完全性葡萄胎的双胎妊娠,其中1例患者确诊为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5例患者的绒毛组织呈p57一致阳性,但STR分型结果为多倍体,提示为双胎妊娠,其中4例在≥40%的基因座显示过量的父源性基因,不能排除伴有部分性葡萄胎。另1例患者所有基因座均显示母源性基因占优势,符合不伴葡萄胎的双胎妊娠。2例p57染色同时表现为"绒毛异质性"和"细胞异质性"的患者,STR分型提示为伴有父源/双亲嵌合体的双胎妊娠。结论正确评估p57染色模式和准确解读STR基因分型结果,可以协助病理医师对具有复杂遗传特征的双胎妊娠作出明确诊断或满足临床分流策略的倾向性诊断,协助临床制定随访方案。

  • 标签: 葡萄胎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57 短串联重复 双胎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1例股骨短小胎儿的遗传检测结果和超声测量指标,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孕19~37周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超声检查提示股骨短小并进行产前遗传检测的胎儿41例。根据遗传检测结果,将41例胎儿分为遗传未见异常组、染色体变异组(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拷贝数变异)、基因突变组(包括致病或可能致病的基因突变),根据3组胎儿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HC)、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 AC)、股骨长度(femur length, FL),计算ZFL、FL/HC、FL/AC、ΔZH-F、ΔZH+A-2F,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1例股骨短小的胎儿中,遗传未见异常28例,染色体变异5例,基因突变5例,另有临床意义不明确变异3例。(2)遗传未见异常组、染色体变异组、基因突变组ZFL分别为-2.78±0.77、-4.36±0.69、-4.69±0.70,FL/HC分别为0.178±0.011、0.170±0.010、0.131±0.022,FL/AC分别为0.197±0.013、0.186±0.011、0.151±0.017,ΔZH-F分别为2.49±1.09、3.53±1.28、8.17±1.30,ΔZH+A-2F分别为4.44±2.00、6.78±2.20、14.28±1.26。遗传未见异常组ZFL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5);基因突变组FL/HC、FL/AC和ΔZH-F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5);3组ΔZH+A-2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5)。结论本组股骨短小胎儿发现的遗传病因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和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拷贝数变异)和单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胎儿股骨发育相对于HC及AC发育落后的程度较遗传未见异常的胎儿重。

  • 标签: 股骨 先天畸形 头部 腰围纵径 遗传变异 突变 超声检查,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纤维瘤样神经肿瘤(lipofibromatosis-like neural tumor,LPF-NT)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的3例LPF-NT,对其临床、影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分子遗传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男性1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均小于1岁。LPF-NT临床上多表现为皮下局部侵袭性生长的肿块,影像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组织检查示梭形肿瘤细胞呈条束状增生,向皮下脂肪组织及真皮层内浸润性生长,细胞核轻到中度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偶见;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CD34和S-100蛋白双表达,NTRK1和panTRK弥漫阳性;荧光原位杂交均可检测到NTRK1基因重排。结论LPF-N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新类型,组织形态有脂肪纤维瘤病特征,免疫组织化学CD34和S-100蛋白双表达,NTRK1基因断裂重排检测有助于LPF-N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NTRK1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例Allgrov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AAAS基因测序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Allgrov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的外周血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法(NGS)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并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对获选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进行家系共分离验证。结果例1(兄)和例2(弟)系兄弟俩,均存在皮肤色素沉着,生命早期无泪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例1于14岁时因贲门失弛缓症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例2出现进行性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兄弟俩均为AAAS基因纯合突变:c.1062_1063insAC,p.Ser355Thrfs*62,为移码突变,父母分别为突变位点的携带者。例3系12岁女童,因吞咽困难钡餐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行球囊扩张术,从小无泪,鼻音重,临床诊断为Allgrove综合征,但基因测序结果阴性。结论Allgrove综合征非常罕见,当出现无泪、吞咽困难、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鼻音重等表现时,应考虑本病,AAAS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

  • 标签: Allgrove综合征 无泪 吞咽困难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是由遗传和环境暴露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多因素疾病,遗传因素包括凝血抑制因子基因功能丧失(LOF)、促凝因子基因功能获得(GOF)、纤溶系统基因功能异常和间接促凝的基因变异或表观遗传改变。VTE的遗传模式包括孟德尔遗传和基于基因多态性VTE易感。对于疑似遗传相关VTE患者,如考虑为已知突变或多态性可选择针对有限变异位点的检测技术,如考虑为未知变异位点或单基因病可选择NGS,同时可利用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或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对VTE复发风险做动态监测。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多态性,单核苷酸 表观基因组学 遗传标记 疾病遗传易感性
  • 简介:根据概率的乘法原理,变形出单重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推导多重条件下的概率计算公式,并举例分析其在遗传解题中的运用.

  • 标签: 条件概率 单重条件概率 多重条件概率
  • 简介:摘要牙缺失是口腔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颅面发育异常疾病,由遗传因素或(和)环境因素导致。牙齿发育受多条信号通路调控,其相关基因发生变异可导致牙齿发育异常。其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缺陷是造成先天性牙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导致牙缺失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分子遗传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为先天性牙缺失遗传病因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先天性牙缺失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基因变异
  • 简介:针对目前《普通遗传》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增加大田试验,改革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法,从而提高遗传教学质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标签: 植物生产类 遗传学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植入前遗传检测发展早期受技术局限性以及伦理等问题影响,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人类胚胎和人类基因组的快速发展,一系列诸如囊胚活检,玻璃化冻存,芯片检测技术以及第二代测序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早期限制其应用的各种问题,为其应用和推广打开了崭新的局面,但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本文从胚胎学家的视角回顾了植入前遗传检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因素以及新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局限性。

  • 标签: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囊胚 玻璃化冻存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死胎的原因很多,一部分死胎与染色体核型异常有关,死胎的遗传分析在死胎的原因和复发性风险的评估中十分必要,传统染色体检测技术存在缺陷,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NP-array)是目前最新的细胞分子遗传诊断技术,本文就SNP-array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死胎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遗传学分析 死胎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
  • 简介:摘要《医学遗传》是遗传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是是遗传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国内外报道了20余种常见典型的眼科病属遗传病的范畴,因此在眼视光专业中开设医学遗传有其必要性,本文从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以及今后课程改革的方向等六个方面陈述了医学遗传课程设置体系。

  • 标签: 医学遗传学 眼视光 眼科遗传病 课程
  • 简介: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小体鲟(AcipenserdabryanusDumeril)的染色体,对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表明,小体鲟染色体组是由116±4条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40m+34sm+26st+16t±mc,NF190±;采用德国PartecpasⅢ型流式细胞分析仪,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含量为2.3pg/N),测定小体鲟体细胞DNA含量为6.06pg/N,与染色体分析结果比较倍性一致。综合以上两项结果可以得出,小体鲟为四倍体鲟鱼。

  • 标签: 小体鲟 核型 DNA含量 倍性
  • 简介:遗传实验的教学要打破传统理论验证型实验的束缚,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为导向,加强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近年来我校遗传实验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从“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全程参与式”和“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旨在为生命、医药和农业等科学与研究提供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以及综合科研素质高的本科人才。

  • 标签: 遗传学实验 教学改革 科研兴趣 创新意识
  • 简介:摘要高IgE综合征(hyper IgE syndromes,HIES)是一类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顽固性湿疹样皮炎、反复的皮肤及肺部感染、血清IgE水平显著增高为特征,可根据临床表现及遗传特点,将HIES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AD-HIES)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AR-HIES)。目前OMIM数据库共收录了四个致病基因:STAT3、DOCK8、IL6ST及ZNF341。AD-HIES是由STAT3突变引起的,可出现多个系统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大疱、肺囊肿和肺膨出。AR-HIES可由DOCK8、IL6ST及ZNF341突变引起,常表现为严重的真菌、细菌或病毒感染,部分患者可伴发神经系统症状,如血管炎、血管瘤和脑梗塞,病死率很高。HIES的临床诊断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指标,最终确诊需结合基因诊断。该文就以上突变基因及致病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高IgE综合征 STAT3 DOCK8 IL6ST ZNF341
  • 简介:摘要蕈样肉芽肿是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显示,蕈样肉芽肿存在高频染色体片段拷贝数变异,如染色体7q、1q、17q的扩增和9p21、10q、17p的缺失,导致相应区域上原癌基因扩增和抑癌基因丢失,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蕈样肉芽肿中存在低频单核苷酸变异,这些变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染色质重塑以及T细胞活化相关的通路上。蕈样肉芽肿很少有发生基因融合变异的报道。另外,部分蕈样肉芽肿病例会发生大细胞转化,往往预示疾病进展及药物抵抗等不良预后。总之,蕈样肉芽肿是一种具有高度分子遗传异质性的复杂疾病,未来还需要更广泛深入的机制研究。

  • 标签: 蕈样真菌病 染色体结构变异 多态性,单核苷酸 基因融合 比较基因组杂交 大细胞转变
  • 简介:摘要:本文对“双一流”背景建设遗传“金课”模式进行探讨。在本校生物类专业遗传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前沿-实践相结合,继续推行遗传“金课”的建设, 通过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 标签: 双一流 遗传学 金课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