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 Steinbichler 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对偏瘫儿童运动步态进行分析,从而对偏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方法 应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个案进行分析,再通过运动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家庭教育对个案进行康复训练评估其康复效果。 结果 患者抗重力伸展明显改善,肌张力降低,关节活动度增加患儿的双下肢达四级以上,双腘窝角 150 度,走路姿势改善,减少内八姿势,能双脚跳离地面但是没有超过 10CM ,从 2 个台阶的高度能偶尔同时双脚往下跳。结论 基于三维步态分析评估偏瘫儿童更细致、全面地反映患者运动能力,为制订康复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一种针对所研发假肢膝关节的平地行走下的控制方法,使其能辅助膝关节截肢的患者以趋向于健康人的步态行走。方法在假肢膝关节上放置九轴惯性姿态传感器获取小腿倾斜角度,假肢连接管处放置压力传感器获取压力,组合两种信号判别步态相位。采用双直线电机分别控制相应针阀与单向阀配合的油路结构实现膝关节弯曲和伸展阻尼力矩的独立控制。通过直线电机推动针阀改变油路的通流面积,实现不同速度下膝关节阻尼力矩的控制。测试患者在跑步机上以2.0、3.6和4.2 km/h的步速行走,通过RealGait(三维步态与运动分析系统)记录数据。为降低绊倒风险,以摆动期最大膝关节屈曲角度65°为控制目标,允许误差为±5°。绝对对称性指标(ASI)<10%为步态良好的评定指标。结论患者在不同步速的测试中,患者假肢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均在62°左右,ASI分别为3%、6%、8.5%,均<10%,步态对称性良好。大腿截肢患者表示身体负担有明显减轻。结论基于人体步态对液压假肢膝关节的阻尼进行实时控制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截肢患者的行走步态。
简介:摘 要:仿生双足式机器人相比于传统机器人而言,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步态轨迹规划方法是研究双足式机器人连续步行中的核心,研究步态轨迹规划方法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双足式机器人的现状及工作原理,以及几种常见的步态轨迹规划方法及其优缺点。最后给出双足式机器人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髋关节内外旋绷带对脑瘫痉挛型患儿步态影响。方法使用足印法和B-PHY型平衡功能检查训练系统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使用改良髋关节内外旋绷带治疗前后对比。结果通过40名患儿穿戴绷带后对比穿戴绷带前,步行时髋关节内、外旋以及足偏角角度明显得到改善(P=0.015;P<0.05,0.01),且穿戴后使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查训练系统检测立位前后重心转移较穿戴前分布均匀。结论配备髋关节内外旋绷带有利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立位及步态能力的提高。
简介:摘要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iNPH)多见于老年人,特点是脑室扩大但脑脊液压力正常,以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及尿失禁三联征为主要症状,脑脊液分流术后症状可出现逆转。其中步态障碍是三联征中最先出现且最突出的症状,故术前步态评估将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iNPH。近年来,国外对iNPH患者步态的客观定量评估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而国内依然以主观定性评估为主。本文主要对国外iNPH患者步态评估方法的进展及步态参数的特点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