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94例内瘘形成术后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角度进针穿刺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大角度进针穿刺法,对比两种穿刺方法的成功率、患者发生血肿几率以及穿刺时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为99.29%,血肿发生率为0.35%,8.6%患者为I级疼痛;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90.69%,血肿发生率为1.42%,19.95%为I级疼痛,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I级疼痛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号穿刺针采用大角度快速进针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血肿几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满足血液透析对血流量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跟进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肾内科的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后回到家中继续开展家庭跟进护理,观察期3个月,通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为(107.64±12.87)分,对照组为(89.31±10.35)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院后开展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治疗的2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平均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1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干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以及血液透析的相关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增长,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降低了血液透析的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原发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年龄、透析龄、超滤率、Kt/V、干体重方面的差异。方法对2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调查,按原发病分组,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慢性肾炎组患者的年龄以及开始透析年龄较高血压病、糖尿病组明显较低,而透析龄相对明显较长。糖尿病组患者的干体重较慢性肾炎组明显较高。结论慢性肾炎患者进入透析的平均年龄较糖尿病肾病以及高血压肾病早。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龄较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透透析+血液灌流(HD+HP)三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三组血液透析(HD)组25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25例,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25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D+HP、HDF组PTH有显著性差异(P<0.05),H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D+HP、HDF组的PTH清除率优于HD组(P<0.05),HD+HP组与HDF组的PTH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降低PTH有差异,其中HD+HP组、HDF组较HD组相比,能更好的清除PTH,提高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