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当中应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作用。方法:研究的样本共20例,其时间范围始于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均为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都使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方式进行诊断,金标准为病理诊断结果,回顾性分析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分析这种方式在病变分布和准确率方面的诊断效果。结果: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和肝脏占位性病变方面的检出率比较高,诊断准确率高。结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当中应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准确率高,可以为临床当中良性或者是恶性的病变提供诊断参考依据,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55例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肿瘤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所占比例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特征。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检验水准,因为进行3次两两比较,所以检验水准取0.016 7。结果55例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分枝杆菌感染14例,真菌感染12例,肿瘤病变15例;11例患者为混合病变,包括分枝杆菌合并真菌感染7例,肿瘤合并真菌和(或)分枝杆菌感染4例;慢性间质性炎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痰、乏力、体质量下降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肿瘤组患者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5,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真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4,P<0.016 7);分枝杆菌感染组分别与肿瘤组、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55、5.306,均P>0.016 7)。3组患者临床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9,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肿瘤组分别与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1、9.095,均P<0.016 7)。分枝杆菌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51~<200/μL、≥200/μL的患者分别为3、1、10例,真菌感染组分别为10、2、0例,肿瘤组分别为1、2、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84,P<0.01)。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显示,3组患者占位性病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8,P=0.003);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分枝杆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2,P<0.016 7),分枝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1,P>0.016 7),真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53,P>0.016 7)。3组患者病灶内部钙化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4,P=0.004);分枝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肿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2,P<0.016 7)。结论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以分枝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肿瘤为主,可结合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是否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以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艾滋病合并肝占位病变中应用介入超声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 2018年 3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30例艾滋病合并肝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实质性肿块穿刺活检以及囊性肿块置管引流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病理结果进行统计,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次共计发现 19例肝脓肿患者, 3例患者显示原发性肝癌, 5例患者为肝淋巴瘤, 1例患者为肝结核, 2例患者为转移性肝 MT。肝脓肿患者中有 8例患者为阿米巴肝脓肿, 8例菌肝脓肿, 3例为结核性肝脓肿。其中, 19例肝脓肿患者中有 12例选择置管引流,有 7例患者选择穿刺抽肿。另外, 13例轻度转氨酶升高患者恢复正常,经超声复查后发现患者脓肿得到显著缩小,甚至消失。结论:在艾滋病合并肝占位病变中应用介入超声诊断具有着安全、有效和微创等特点,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目的对43例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2003年3月-2005年10月43例B超导向经皮肝脏穿刺术检查的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回顾性研究,来探讨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结果仅1例患者发生肝脏包膜下出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12例,转移性肝癌18例,肝脓肿5例,3例未发现肿瘤细胞.结论B超导向下经皮肝脏穿刺术获取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对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还可对肝脓肿、肝脏恶性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它具有高安全性、高成功率、高阳性率及微创伤、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及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方法在肺周围型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部周围型肿块的病例30例,应用超声检查分析二维图像和血流情况。所有患者在术前行肿瘤标志物含量测定。最后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及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判断周围型肿块的良、恶性。全部病例均由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联合应用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肺周围性占位恶性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0.5%、81.8%和93.3%,与单纯应用超声(66.7%、42.3%和72.3%)或血清肿瘤标志物(77.3%、69.2%和86.7%)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是鉴别肺周围型占位病变良、恶性的良好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扰动系数(disturbance coefficient,DC)对儿童重症颅脑占位性病变的病情评估、判断预后的作用,评价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儿童颅脑占位性病变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对2018年05月至2019年03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的50例无颅脑损伤患儿(对照组)及入住重症医学科的28例重症颅脑占位性病变(损伤组)患儿进行监测,所有入组患儿年龄均≥5岁。分析损伤组与对照组之间扰动系数的差别,及损伤组扰动系数与患儿术前24小时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术后48小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扰动系数预测患儿颅脑占位性病变的最佳截断值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1)损伤组的扰动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73.53±33.83 vs.140.08±25.11,t=10.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损伤组扰动系数与GCS评分存在负相关性,即GCS评分越低,扰动系数值越大。3)损伤组扰动系数与GOS评分存在负相关性,即GOS评分越低,扰动系数值越大。4)ROC曲线示扰动系数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最佳截断点为151.25(灵敏度 75%,特异度73%),具有中等准确性(曲线下面积0.793,P=0.000,95%置信区间=0.710~0.877)。结论 颅脑占位性病变患儿扰动系数高于无颅脑损伤儿童,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重症颅脑占位性病变患儿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IG4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5例拟行肺穿刺活检术的肺占位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及磁导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磁导组采用IG4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质(CRP)以及肺癌相关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并对两组患者间肺穿刺活检术中定位时间、穿刺针调整次数、扫描次数、接受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病理诊断敏感度以及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穿刺前白细胞计数、PLT、INR、APTT、PT、ALT、血肌酐、CK-MB、CRP、NSE、SCCA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同时,磁导组患者在穿刺术中定位时间[(9.5 ± 2.6)min vs.(13.6 ± 4.1)min,t = 6.584,P < 0.001]、调针次数[(3.0 ± 1.3)次vs.(3.8 ± 1.8)次,t = 2.662,P = 0.009]、扫描次数[(3.9 ± 1.2)次vs.(5.8 ± 1.8)次,t = 6.853,P < 0.001]、DLP[(291 ± 167)mGy × cm vs.(407 ± 307)mGy × cm,t = 2.622,P = 0.010]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磁导组患者气胸发生率[15.87%(10/63)vs. 33.87%(21/62),χ2 = 5.204,P = 0.023]及出血发生率[20.63%(13/63)vs. 38.71%(24/62),χ2 = 4.899,P = 0.02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病理诊断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66%(52/58)vs. 96.36%(53/55),χ2 = 1.931,P = 0.165]。结论IG4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在安全性及对患者的伤害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纵膈内淋巴瘤的CT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纵膈内淋巴瘤患者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经病理证实,20例患者均为纵膈内淋巴瘤;而CT检查出纵膈内淋巴瘤18例,检出率为90.0%(18/20),1例高度怀疑,1例漏诊。20例患者病理为霍奇金病15例、非霍奇金病5例(2例为大细胞淋巴瘤、3例为淋巴母细胞瘤)。结论纵膈内淋巴瘤采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清晰的显示肿瘤侵及范围以及解剖细节,且有利于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