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半包埋活瓣式吻合手术方式预防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术后出现的反流症状,并评价此种手术方式预防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15例患者因食管胃结合部癌行近端胃手术切除治疗,并采用半包埋活瓣式吻合方式进行吻合的临床资料,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量表评分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反流的差异。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有2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出现吞咽不畅,在胃镜下扩张吻合口1次后症状消失。15例患者手术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 ±12比10±4,t=1.877,P=0.081)。结论半包埋活瓣式吻合手术方式对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术后有一定的防反流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双通道重建改良术式─近端胃切除背驮式间置空肠单通道重建术(PJIR-STR)应用于早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双重抗反流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断为SiewertⅡ型AEG并且行PJIR-STR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对患者术后3、6、12、18个月的反流情况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3、6个月时复查胃镜,采用洛杉矶分类标准对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本组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均未见明显胃食管反流症状(GerdQ评分均<8分)。术后3、6个月复查胃镜,1例患者诊断为B级反流性食管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7例未见B级或以上反流性食管炎。结论PJIR-STR治疗SiewertⅡ型AEG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双重抗反流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后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8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分别采用常规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3例、P型空肠襻食管空肠Roux-ell-Y吻合术41例和空肠贮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4例。观察术后3、12个月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症状GSPS评分等。结果术后3个月、12个月P型空肠襻组与常规组比较术后进食量增加P〈0.01,而GSPS评分降低P〈0.01,胃肠道症状发生几率降低。空肠贮袋组术后3个月、12个月进食量同样优于常规组P〈0.01,GSPS评分降低P〈0.01。且术后12个月P型空肠襻组与空肠贮袋组体重恢复较常规组更佳P〈0.01。而术后12个月空肠贮袋组在患者进食量又优于P型空肠襻组P〈0.01,体重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型空肠襻和空肠贮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有利于维持患者术后的消化吸收功能,而行空肠贮袋在某些方面又优于P型空肠襻。
简介: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3种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例胃癌患者按全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方式的不同,分为Roux-en-Y型P空肠袢食管吻合术组(R组,16例)、Roux-en-Y型J形空肠贮袋食管吻合术组(JP-R组,12例)及间置空肠贮袋食管吻合术组(IP组,15例).比较3种术式组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进食后症状、单餐的进食量、体重和血清营养指标以及胃排空时间.结果JP-R组和IP组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R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JP-R组和IP组较R组能显著提高进食量和增加体重,部分血清营养指标明显改善,胃排空时间亦延长(P<0.05).而JP-R组和I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Roux-en-Y型J形空肠贮袋食管吻合术与间置空肠贮袋食管吻合术,是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较理想术式,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间质瘤患者应用内镜胃全层切除术(EFTR)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018年间应用内镜切除术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观察组(内镜胃全层切除术)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以及EFTR手术优越性。结果手术治疗中所需平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传统拟定用外科手段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应用内镜下胃黏膜全层切除术,具备微创、手术时间短、康复时间短以及预后质量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胃清热汤治疗胃溃疡肝胃郁热型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患者资料,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西药疗法,实验组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7%,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的复发率为6.67%,参照组复发率为28%;12个月后,实验组复发率为10%,参照组复发率为48%。实验组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清热汤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溃疡有很好的疗效,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胃后系膜是膜解剖理论中胃的六大系膜之一,它位于胰腺上区,包绕胃后血管,左邻胃短系膜,右靠胃左系膜,将胃底体部固定于胰腺上区的后腹壁。由于其解剖结构,在完整系膜切除(CME)+D2中,它是处理胰腺上区胃系膜的手术入路;"黄氏三步法"的第二步与膜解剖的胃后系膜部分相对应。在良性疾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和腹腔镜胃底Nissen折叠术中,若遇到胃短血管难以暴露和安全离断时,先离断胃后系膜,挑起胃底体有助于离断胃短血管。膜解剖理论作为一种前沿理论,在胃外科手术中为我们提供新的手术视角和路径。
简介:摘要胃袖状切除术在减重和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手术后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病的恶化或新发,其机制是多因素的,由手术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损伤、食管裂孔疝、袖状胃的形状等互相引发。此外,减重手术同时是否对食管裂孔疝进行修补也存在争议。本文对胃袖状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