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直视镜下ERCP术的方法经验。方法7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直视镜下ERCP术,并行EPBD、气囊取石,ENBD、或ERBD等治疗。结果1例患者未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其余6病例均采用直视胃镜,借助透明帽辅助插管造影成功,行ERCP+EPBD+气囊取石+ENBD,其中1例行ERCP+碎石网篮碎石+气囊取石+ENBD,1例行ERCP+ERBD。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发生胰腺炎,未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直视镜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ERCP术是可行的,有效的。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入院,无嗳气、反酸等其他消化道症状。常规超声检查:胰尾与胃交界处见低回声团块,大小约55mm×34mm×36mm,内部回声尚均匀,边界清。彩色超声:内见少许血流信号(图1A、1B);饮水后观察,肿块来源于胃壁,与胰腺界限清楚,肿块随着胃充盈后向右中腹移动至胰颈处(图1C、1D)。超声造影:注入造影剂声诺维9s后,肿块包膜首先出现造影剂灌注,呈环状高增强,并向内部均匀性填充,内部呈等增强(图1E、1F)。超声提示胃壁实性占位(可能是胃神经鞘瘤或胃间质瘤)。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胃体)结合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神经鞘瘤(图2),肿块大小60mm×35mm×32mm。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Dog-1(-)、CD117(-)、CD34部分(+)、Vimentin(+)、SMA部分(+)、S-100(+)、NSE(-)、GFAP(+)、Ki-67<5%(+)(图3)。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胃部手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以及就诊于我院的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共计18例。对其病史、诊断、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8例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10~42天后,均恢复胃动力,无二次手术患者。讨论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精神心理因素、神经损伤、胃肠应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胃镜检查、胃肠X线造影动态观察以及核素标记胃排空试验等;对于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促胃肠动力药、中医治疗等,均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残胃贲门癌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 2012 年 4 月 -2014 年 3 月残胃贲门癌患者 7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 A组接受贲门全胃切除后空肠代胃术治疗, B组接受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术后随访 1 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 1 年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现, B组明显低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比两组术后 1 年生存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予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胃清热汤治疗胃溃疡肝胃郁热型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患者资料,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西药疗法,实验组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7%,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的复发率为6.67%,参照组复发率为28%;12个月后,实验组复发率为10%,参照组复发率为48%。实验组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清热汤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溃疡有很好的疗效,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贲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与全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实验组(n=50)。观察组采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全胃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的远期疗效更加理想,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术后胃瘫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对胃正常生理运动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术后胃瘫的治疗。很多机制参与术后胃瘫的发生发展,如神经一化学因素、炎症反应、阿片类麻醉药物、部分胃切除、补液过多、低血压和缩血管药物等等。术后胃瘫治疗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预防性措施。针对性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目前新的治疗方法如内镜下内毒素及支架治疗、胃电起搏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腔镜下幽门成形术可用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胃瘫。而以经口内镜下胃幽门肌切开术(gastricperoralendoscopicpyloromyotomy.G-POEM)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在难治性胃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推崇。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行PD的患者按照李江涛等人设计的胰肠捆绑式吻合术行胰肠吻合并加行Braun’s吻合术。结果30例患者中,手术时间150~330min,平均226min;术中出血量100~1200mL,平均350mL;术后住院时间7~20d,平均12d。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20.0%),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均未出现胰瘘,无死亡病例。结论改良捆绑式胰胃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及有效的胰腺残端重建方式,可最大程度减少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萎胃颗粒和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CA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给予对照组胃复春片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萎胃颗粒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在胃镜征象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病理表现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萎胃颗粒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