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56例作为观察对象,均来自2017年2月-2018年3月,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流程管理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和入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流程管理法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较为系统的为患者实施从接到急救电话到入院治疗的措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入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和取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消毒供应室需要清洗的医疗器械220件进行清洗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件,对照组采用消毒供应室常规器械清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序化控制管理,对比两组器械清洗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清洗达标率为98.18%,对照组清洗达标率为89.09%,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中应用程序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器械清洗和消毒质量,确保医疗器械达标,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提升临床治疗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研究组的生理机能(27.8±10.2)明显高于对照组(16.1±7.1),社会生活能力(89.3±18.9)显著高于对照组(32.4±10.6),而且研究组的自我能动意识(29.7±15.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26.1±8.3)。结论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利于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史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状况及生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选择到医院就诊的144例剖宫产产妇,通过随机分组,得到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2例产妇。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的是对照组产妇,应用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是观察组产妇。在护理之后,分别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和生理应激。结果心理状况方面,观察组产妇护理前,SAS、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SAS为(40.2±3.3)分,SDS为(42.6±2.7)分,都比对照组产妇低(P<0.05)。生理应激方面,观察组产妇的心率为(66.9±4.7)次/min,皮质醇为(481.5±111.3)nmol/ml,收缩压为(120.7±7.5)mmHg,舒张压为(79.6±4.1)mmHg,肾上腺素为(0.04±0.02)ug/ml,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采取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可减少对产妇心理状况级生理应激的不良影响,确保产妇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3月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1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其中的55例设为参照组,余下55例设为干预组,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则实施细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4%,参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3%,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1.8±6.22)分,参照组为(87.3±7.92)分,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相比常规护理,实施细节护理,效果更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病患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一年之后的结肠息肉的再发率。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病患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一年后的结肠息肉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了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病患的术后出血量以及一年后的结肠息肉的再发率,有着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科诊疗服务路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自2010年7月-9月在福民社区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人,其中实验组实施全科诊疗服务路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医疗服务,服务结束后4周内对患者实施回访,并对全科诊疗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病人遵医嘱行为改善情况、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以问卷形式实施调查,并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进行核查,评估实验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全科诊疗服务质量评分优良率高达100%,居民满意度为100%,病人遵医嘱行改善率达93.3%,健康教育优良率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评价指标(全科诊疗服务质量评分优良率78.3%,居民满意度为85%,病人遵医嘱行改善率达81.7%,健康教育优良率75%)。结论优化全科诊疗服务路径可有效提高临床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遵医嘱行为,提高居民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宣传效果,继而优化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矛盾产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培训模式改进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ICU室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改进专科护士培训,对比分析培训模式改进前后科室护士的理论和实操考试成绩、ICU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模式改进前理论、实操考试成绩分别是(80.1±2.4)分、(81.4±3.1),改进后分别为(95.5±3.6)分、(97.1±2.2)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改进后ICU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提升,优于改进前(P<0.05)。结论对既有神经外科ICU护士培训模式进行有效改进,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隐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单侧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病人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A组为腰麻组;记录两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术中患者疼痛评分、芬太尼使用量及患者满意度;观察记录阻滞前(T0)、阻滞后10min(T1)、30min(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区域阻滞效果完善,两组芬太尼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稍慢于A组(P﹤0.05),维持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1),且B组患者满意度比A组高(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A组患者血压、心率在T2、T3时间点较T0点数值有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各时间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腰背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多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隐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手术,定位准确、操作简单,起效快,镇痛效果完善、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较好的麻醉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并且分析护理的满意度。方法根据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接收的患者10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重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分成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每个小组的人数是50人,对这些患者进行的不同的护理模式,对实验1组的患者采取比较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2组的患者采用特殊的优质护理方法,在护理时,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率。结果有效的护理手段是提高患者护理效果的关键,经过护理后发现,实验2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实验1组的患者优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有所差异(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最佳方法,运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弥补其中的不足,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人格特质,以便为其研究、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PQ测验,对本院门诊84例神经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测定结果。结果就诊者中典型内向以及内向倾向者居多;典型情绪不稳及不稳定倾向者占64%。精神质和神经质因子均高于对照组,而内外向和掩饰程度因子均低于对照组;男性的精神质因子高于女性,掩饰程度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症组E、N分高于对照组(P<0.01),内倾例数、情绪不稳定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外倾例数、情绪稳定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具有神经质较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和紧张度高等人格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2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发生情况,为日后解决该类问题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收录治疗的52例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历做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其病情的详细询问以及做相应的检查项目等,确定患者头晕的病因。结果在全部52例头晕患者中有22例为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有21例为前庭中枢性眩晕患者,有9例为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的患者。结论在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患者当中,前庭周围性眩晕在所有病因中最常见,占42.31%,其次是前庭中枢性眩晕,占40.38%,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原因占17.31%。并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