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两种滴眼液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急性结膜炎小儿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5例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作为治疗,研究组55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并更昔洛韦滴眼液共同治疗,对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做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愈54.55%,对照组治愈45.45%,对照组总有效为80.00%低于研究组94.55%(x2 =5.238,P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于北京市新街口地区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的影响,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相关工作的管理策略。方法:基于 2018-2021 年度北京新街口地区疫情前后两癌筛查情况变化,对新街口地区35-64岁的女性进行两癌筛查相关的临床检查。其中,将 2018 年至 2019 年定为疫情前,将2020年至 2021 年定义为疫情期间。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疫情前后社区癌症筛查完成情况的差异。结果:参与乳腺癌筛查人数变化趋势是先增长后降低,2019年比2018年增加38.55%,2020年比2019年减少25.94%,2021年比2020年减少40.83%,乳腺筛查人数减少很多,但是乳腺癌检出率呈现逐年提高趋势,2018年-2021年乳腺癌检出率提高分别是0.19%、0.13%、0.54%、1.53%;此外参与宫颈癌筛查人数变化趋势也是先增长后降低。2019年比2018年增加40.19%,2020年比2019年减少25.62%,2021年比2020年减少40.22%,宫颈筛查人数减少很多,但是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维持在0.37%-0.62%之间。对比疫情前与疫情期间的筛查情况,我们发现相比疫情前,疫情期间的两癌筛查人数是明显减少的(P<0.01),而在癌症检出率方面,对比疫情前,疫情期间的乳腺癌检出率反而增高(P<0.05),而宫颈癌的检出率则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街口地区两癌筛查影响较大。未来应在疫情常态化应对背景下着力改变癌症防治的工作模式,将疫情防控与癌症筛查结合。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丙种球蛋白分别联合激素冲击这两种免疫治疗方案对MOG-AD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MOG-AD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吗替麦考酚酯+激素组、丙种球蛋白组+激素组。规范治疗后,复查MOG抗体滴度、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并进行随访。结果:吗替麦考酚酯+激素组与丙种球蛋白组+激素组相比,复发率更低,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两组均有所降低,但MMF+IVMP组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MOG-AD疗效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卵巢创面采用双极电凝和缝合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双侧卵巢良性囊肿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术中处理卵巢创面的方法不同分为电凝组80例和缝合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血清抗苗勒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基础窦卵泡数(AFC),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的变化,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术后FSH、E2均明显升高(P<0.05),AMH、AFC、PSV均明显下降(P<0.05),而LH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组间比较,电凝组术后FSH、E2均高于缝合组(P<0.05),AMH、AFC、PSV较缝合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卵巢创面采用双极电凝和缝合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均有影响,尤其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两种方法测定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3批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中枸橼酸离子的含量和两种方法检测的回收率,并用配对t检验检测两种方法的6统计学差异。结果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检测结果是一致的,两种方法检测同一种供试品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回收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测定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中枸橼酸离子含量可选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任意一种方法。但比色法检测中,用到吡啶、醋酸酐等有毒有害试剂,对环境及人身都有危害,而高效液相色谱法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及CBL教学方式应用于精神科住院医师转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参与本次精神科住院医师转训的60例医师作为观察对象,在随机分组的开展下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两组医师培训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即对照组30例在开展转训培训期间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30例则展开PBL联合CBL教学模式,针对组间不同教学阶段考核成绩与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展开观察。结果:观察组住院医师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且观察组医生对本次教学满意度较高,远超对照组,两组比值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平面内无导针两步法技术在危重症患者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2021.12期间我院危重症患者PICC置管术行传统PICC盲穿置管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1-2022.12期间我院危重症患者PICC置管术行平面内无导针器两步法技术置管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一次成功率、导管异位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面内无导针器两步法技术在危重症患者PICC置管术中应用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度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益肾降糖汤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损害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DN早期损害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加服自拟益肾降糖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ys-C、β2-MG及尿UAER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β2-MG、Cys-C、UAE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β2-MG、Cys-C、UAER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益肾降糖汤治疗DN早期损害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Cys-C、β2-MG,保护肾功能。
简介:为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质量,我国从2003年起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目前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310个县(市)开展了试点,覆盖农业人口9504万人,实际"参合"农民6899万人,"参合"率为72.6%。当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一些地方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试点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加服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对象为 100 例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 2018 年 10 月到 2019 年 10 月期间,按照单双号分组,对照组 50 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 50 例患者加服炙甘草汤治疗 。对比两组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2%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2%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两组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 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服炙甘草汤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比较高 ,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激素减量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PN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激素的减毒作用。方法:选取PNS治疗中激素开始减量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激素正常减量及一般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8周,随访6月,观察患者气阴两虚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以及激素副作用感染、血糖、骨质疏松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气阴两虚证候积分均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对肾病综合征激素减量期气阴两虚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能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降低激素副作用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两种不同的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效果。方法:总共收集我院2018年2月份至2019年2月份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按照随机与平均的方法把患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观察组,另一组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观察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通过分析血清学标志物所显示的相关数据,得出对照试验效果。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c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率得知,观察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戶V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确诊率(97.5%)大于对照组(77.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