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前,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但欣喜之余,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也不难发现,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现结合几个案例透视这个问题。
简介: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主义及其产生方式,一种是资本主义自我异化,即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一种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变基础上,通过社会革命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而建立的社会主义。这使得它们之间的特征也完全不同。由于马克思没有完成他的研究计划,因此不仅使得他的经济理论,而且使得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一种没有完成从抽象到具体转换的阶段性成果,带有高度的假设性,所以还不是一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如果将被抽象的因素,如国家等纳入进来,这些结论必将被做重大修改。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为了完成这种抽象到现实的转换所做的探索.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简介: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观的载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就无法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表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一)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立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阵痛过程;(二)扬弃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性、艰巨性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构建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三)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长期性、艰巨性表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然经历一个长期艰巨的内化过程。因此,要正确引导文化自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