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隐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B组(股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和C组(单纯全身麻醉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S躁动量表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术后恢复及镇痛情况。结果A、B组术后6、12、24、48 h VAS静态评分和动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12、24、48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B组和C组[(74.8 ± 8.1)°比(68.4 ± 8.2)°和(63.2 ± 7.0)°、(77.4 ± 10.9)°比(73.0 ± 10.0)°和(68.6 ± 8.3)°、(82.6 ± 10.4)°比(77.4 ± 9.6)°和(73.2 ± 8.3)°、(91.8 ± 6.1)°比(86.8 ± 6.6)°和(82.8 ± 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6、12、24、48 h RS躁动量表评分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B组[(20.9 ± 3.0) h比(27.4 ± 3.5) h],行走距离长于B组[(7.1 ± 1.6) m比(5.2 ± 1.3)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单侧TAK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促进定向力及膝关节活动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椎旁神经阻滞(PVNB)联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70例,性别不限,年龄60~85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5):全身麻醉组(G组)和PVNB联合全身麻醉组(PG组)。PG组于麻醉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患侧T4和T6两点PVNB,各注入0.5%罗哌卡因10 ml。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毕连接PCIA。记录rScO2最大值、最小值和累积低于基础值时间。于麻醉前(T0)、单肺通气前5 min(T1)、单肺通气后5 min(T2)和气管拔管(T3)时记录rScO2;记录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30 d内有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PG组患者术中rScO2最小值、T2和T3时rScO2升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NB联合全身麻醉可改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术中rScO2,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隐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B组(股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和C组(单纯全身麻醉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S躁动量表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术后恢复及镇痛情况。结果A、B组术后6、12、24、48 h VAS静态评分和动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12、24、48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B组和C组[(74.8 ± 8.1)°比(68.4 ± 8.2)°和(63.2 ± 7.0)°、(77.4 ± 10.9)°比(73.0 ± 10.0)°和(68.6 ± 8.3)°、(82.6 ± 10.4)°比(77.4 ± 9.6)°和(73.2 ± 8.3)°、(91.8 ± 6.1)°比(86.8 ± 6.6)°和(82.8 ± 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6、12、24、48 h RS躁动量表评分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B组[(20.9 ± 3.0) h比(27.4 ± 3.5) h],行走距离长于B组[(7.1 ± 1.6) m比(5.2 ± 1.3)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单侧TAK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促进定向力及膝关节活动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高邮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仅接受静脉麻醉,观察组接受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毕时MAP、HR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律(HR)、脉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毕时MAP、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 h的CD4+、CD4+/CD8+值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能更好地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术后免疫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50例,应用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除喉罩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自控静脉镇痛剂用量低于对照组,且自控静脉镇痛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6.0%(8/50)、4%(2/50),低于对照组的21%(42/50)、16%(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4.00,P均<0.05)。结论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更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趋势指数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行髋关节置换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25 μg/(kg·h)右美托咪定;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静脉泵注0.25 μg/(kg·h)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情况、麻醉趋势指数、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手可指鼻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抬头时间和呼之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7.78 ± 2.33)min比(22.07 ± 2.59)min、(2.50 ± 0.51)min比(3.61 ± 0.58)min、(12.01 ± 1.33)min比(18.01 ± 2.05)min和(7.35 ± 1.18)min比(9.53 ± 1.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入手术室时麻醉趋势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插管时、插管后5 min和术毕前10 min麻醉趋势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5.15 ± 3.66比89.77 ± 4.39、90.36 ± 3.71比86.44 ± 4.28和88.50 ± 4.06比82.22 ± 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4、8、12、24和48 h静态和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未发生明显与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麻醉趋势指数和疼痛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高邮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仅接受静脉麻醉,观察组接受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毕时MAP、HR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律(HR)、脉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毕时MAP、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 h的CD4+、CD4+/CD8+值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能更好地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术后免疫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合并脊柱侧凸患者多伴有心肺功能不全、气道变异,是恶性高热的易感人群。脊柱矫形手术的麻醉管理需针对其疾病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脊柱矫形手术的特点制定麻醉方案。文章回顾性分析1例DMD合并脊柱侧凸患者行脊柱矫形手术麻醉管理的临床资料,以期为这类患者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状腺手术中追加肌松药物对术中神经监测的影响,为甲状腺手术神经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同一外科医师团队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监测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药物及肌松药物,均由资深麻醉医师完成神经监测气管插管。手术开始后待暴露迷走神经时,采用NIM-Response 3.0神经肌电监测仪监测,以3 mA电流刺激迷走神经,待有持续稳定肌电信号后,A组患者嘱麻醉医师加深麻醉,不追加肌松药物;B组患者开始给予顺式阿曲库铵微量泵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其他麻醉药物维持原量。记录两组患者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肌电信号各时间段相应值;术中体动及呛管次数、术中血压、心率波动、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及颈部僵硬不适等并发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结果A组患者术中5例出现呛管体动,B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3,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能实时监测神经肌电信号,两组振幅分别为A组(355±125)、(482±136)、(580±156) μV,B组(382±132)、(468±118)、(620±163) 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5、0.326、0.596,P>0.05);B组患者较A组术中心率、血压更加平稳,术后恶心呕吐、颈部僵硬不适感、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相对较少,分别为A组6、5、2例,B组3、2、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6、1.409、0,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小剂量持续泵入肌松药物对术中神经监测无明显影响,更有利于手术的安全进行及患者术后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患者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腰方肌阻滞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石率、排石时间、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不良反应及对镇痛效果满意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排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石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min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90以及120 min,观察组的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2%(1/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1%(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98.18%(54/55)]高于对照组[88.68%(4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利于患者的术后排石,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2019年1—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全麻下开腹胆囊、胆管手术患者50例,按数字表法分为单次ESPB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ESPB联合自控镇痛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自控镇痛组),每组25例。ESPB联合自控镇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0.33%罗哌卡因30 ml单次ESPB。记录痛觉阻滞平面,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追加帕瑞昔布钠例数;记录ESPB相关并发症和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结果ESPB联合自控镇痛组患者缓解痛觉阻滞范围:T5~T12脊神经支配区域13例,T6~L1脊神经支配区域12例。与自控镇痛组比较,ESPB联合自控镇痛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VAS评分低,(4.2±1.1)分比(1.4±0.6)分、(4.0±0.8)分比(1.8±1.2)分、(3.5±0.9)分比(2.0±1.1)分(均P<0.01);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追加帕瑞昔布钠例数少[0~24 h分别为(2.5±0.9)次比(9.9±1.5)次、20.0%(5例)比64.0%(16例),(t=10.566、χ2=9.934,均P<0.01)]。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20.1±1.9)h比(24.5±2.1)h(t=7.388,均P<0.01)。未出现呼吸困难、局麻药中毒患者。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并发症少,可减少术后镇痛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肠道恢复快。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持续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120例。根据镇痛方式分为两组。收肌管组64例术后行持续收肌管阻滞镇痛,股神经组56例术后行股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统计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 h,两组静息状态、运动状态VAS评分高于术后3 h(P<0.05)。术后24、28 h,两组静息状态、运动状态VAS评分呈下降趋势。术后1、3、7 d,两组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升高,且收肌管组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同时间点的股神经组(t=5.92、6.410、7.843、5.502、6.829、9.96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0.011,P=0.916。结论超声引导下持续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相当,但采用收肌管阻滞的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较快,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与髂筋膜腔隙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接诊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髂筋膜腔隙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的静息和运动时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穿刺注药时间、芬太尼累计用量、苏醒时间、有效镇痛时间、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点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活动下,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和24 h时VAS评分[(2.16±0.58)分、(2.03±0.52)分、(1.94±0.47)分、(1.86±0.51)分]均低于对照组[(2.55±0.63)分、(2.46±0.61)分、(2.31±0.55)分、(2.17±0.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6、3.717、3.543、2.871,均P<0.05);观察组穿刺注药时间[(2.61±0.41)min]短于对照组[(4.20±0.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88,P<0.05);观察组芬太尼累计用量[(0.51±0.02)mg]少于对照组[(0.68±0.0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36,P<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镇痛时间、术后24 h、48 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39.17±3.52)h、(47.99±4.78)°、(68.97±4.13)°]明显高于对照组[(27.34±1.23)h、(30.12±4.68)°、(45.52±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81、18.507、28.705,均P<0.05);手术后,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瘙痒、穿刺点血肿等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为4.17%(2/48),低于对照组的16.67%(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5)。结论超声引导髂筋膜腔隙阻滞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股神经阻滞,可有效降低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前路坐骨神经阻滞与传统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行膝及小腿手术患者,男45例,女45例,年龄(46.23±14.87)岁,年龄范围为18~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45例。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分别以传统与改良入路行前路坐骨神经阻滞术。记录坐骨神经显影深度、神经阻滞穿刺深度、穿刺针显影评分、坐骨神经扫描时间、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最低电流强度、穿刺针道个数及穿刺成功率。结果传统组患者坐骨神经显影深度[(6.54±1.13)cm]显著深于改良组[(4.68±0.98)cm],改良组坐骨神经扫描时间及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26.00±7.00)s、(150.00±43.00)s]均短于传统组[(33.00±8.00)s、(170.00±38.00)s],改良组的穿刺针道个数[(1.30±0.30)个]少于传统组[(2.10±0.80)个],改良组穿刺针显影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穿刺深度,最低电流强度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可有效降低传统前路阻滞的操作难度,提高成功率,可作为坐骨神经阻滞的补充方法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局麻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超声引导下于患侧第10、11、12肋骨下缘与脊柱交叉点处进行肋间神经阻滞,每个部位注射0.5%布比卡因5 ml(含1/1000肾上腺素),然后在选定的穿刺通道上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利多卡因10 ml+生理盐水15 ml混合液约10 ml)。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一步扩张法MPCNL,分别在钬激光碎石开始10 min及术后2 h、6 h、24 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严重程度;术后2 h及术后第1天复查血常规评估术中出血量;术后4周复查腹部平片或超声评估结石清除率。结果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需改变麻醉方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及术后2 h、4 h、24 h的VAS均值分别为2.6、2.2、1.8和1.3分,术后4周结石总体清除率91.3%(21/23)。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局麻MPCNL操作简便,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侵犯颜面、颅底及眼眶的晚期鼻窦癌切除术后颅面巨大和复杂缺损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8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收治,采用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侵犯颅底、颜面及眼眶的晚期鼻腔鼻窦癌患者1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33~67岁。根治性切除病变,并根据鼻窦癌切除术后巨大和复杂缺损的位置、特点和范围,采用不同方式实施游离腹直肌肌皮瓣的移植和修复,从而恢复患者的颜面结构和外形。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均得到根治性切除,共计实施游离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一期修复与重建13例,其中单岛皮瓣10例,双岛皮瓣3例。皮瓣受区血管包括面动、静脉9例,颞浅动、静脉4例。其中2例以面动、静脉为受区血管的病例因颌下区颈淋巴清扫实施了颈外静脉面静脉桥接,1例双侧上颌骨切除的病例同时进行了游离腓骨瓣移植,3例合并颅底硬膜缺损患者联合应用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进行修复。1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皮瓣坏死、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重要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达到了彻底修复缺损、重建结构和恢复颜面外形的目的。结论在充分评估肿瘤可切除性以及缺损性质和范围的基础上,采用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修复晚期鼻窦癌切除术后颅面巨大和复杂缺损是一个理想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