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日常治疗护理中关于相关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有效运用。方法:我院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188 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护理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护理干预措施,对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式上,增加采取针灸配合中医护理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实验对照组,两组分别拥有94例参与患者。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治疗护理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实际治疗护理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治疗护理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用于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60例患者,选随机抽取30例作为A组,仅以神经刺激仪引导开展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其余30例则作为B组,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进行神经阻滞,对比2组临床结果。结果:对比2组的神经阻滞成功率,显示B组高于A组,P<0.05;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显示B组均优于A组,P<0.05;对比术后2h、12h以及24h的VAS评分,均显示B组低于A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中,以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联合开展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佳,建议临床对此方案进行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老年骨盆脆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显露、复位,骨盆重建钢板和通道螺钉固定治疗30例老年骨盆脆性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21例;年龄60~87岁,平均72.5岁;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17例;老年骨盆脆性骨折的FFP分型:Ⅱc型6例(6/30,20%),Ⅲ型22例(22/30,73.33%,其中Ⅲa型13例,Ⅲb型7例,Ⅲc型2例),Ⅳa型2例(2/30,6.67%):合并同侧髋臼骨折2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17例,均未合并四肢骨折。手术均采用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于腹膜后显露,结合下肢牵引复位骨盆前、后环骨折,直视结合X线验证骨折移位基本复位后,后环行重建钢板和(或)骶髂螺钉固定,前环用重建钢板或INFIX架固定。采用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术后功能。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5~20 d,平均9.9 d;手术时间35~150 min,平均73.5 min;术中出血量220~2 400 ml,平均586.7 ml;术中直视下复位骨折顺利,X线透视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钢板、螺钉位置满意。术后X线片及CT扫描均显示骨盆环结构复位良好,按照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优18例、良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24/3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86.1±6.11)分(范围66~92分),其中优2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3%(28/30)。1例患者发生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行溶栓后血栓消失;1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加强换药后伤口愈合;2例患者行INFIX架固定术后出现患侧大腿外侧麻木,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4例患者在随访中发现内固定螺钉松动,最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经盆内腹膜外显露整个半骨盆环,能直视下复位骶髂关节周围、髂骨翼及前环骨折,采用重建钢板或通道螺钉能较好固定老年骨盆脆性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带蒂横向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TRAM)重建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23例行乳腺癌术后即刻TRAM乳房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手术所需时间240~360 min,平均时间300 min;术中出血120~200 ml,平均170 ml;所有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2例并发局部脂肪坏死;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乳房外形良好。结论带蒂横向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能弥补女性患者因乳腺癌导致乳房缺失的遗憾,能给女性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自信,技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改善母婴预后。方法:选择医院麻醉科在2020年1-12月接诊进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11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全部产妇均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麻醉各项指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对110例剖宫产产妇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其麻醉起效平均时间为(4.71±0.4)min,阻滞完善时间(10.53±1.31);术后患者复苏时间为(15.7.1±1.63)min,麻醉优良率为97.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8%,全部产妇手术顺利,无呼吸抑制、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等重大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择期剖宫产产妇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肌肉松弛好,术后患者复苏时间短、对胎儿及产妇影响小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的过程中,应用全程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将来我院进行分娩并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就诊时间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产妇共有110例。应用组间对比的研究方式,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方法选择为随机平分法,护理人员在为产妇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时,给予对照组产妇传统分娩模式,观察组则开展全程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以此为基础来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产妇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同样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行分娩产妇提供镇痛护理服务时,开展全程陪伴护理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服务可以很好的保证产妇的镇痛效果,同时有效的提升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娩镇痛中应用全产程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和疼痛程度的作用。方法:随机筛选2018年6月至2021年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 VS 77.78%),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 VS 77.78%),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在膝下型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膝下型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0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单独治疗,观察组进行联合用药,结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穿刺伤口发炎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针对膝下型骨折手术患者而言,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起到的麻醉效果更好,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出现不良症状的几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在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面神经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不完全损伤面神经炎)和对照组(完全损伤面神经炎)各36例,经过针灸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22%>75.00%,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的大鼠肠肌间神经丛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案。方法2~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取小肠分离出纵行肌间神经丛,使用Ⅱ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获取大鼠肠肌间神经丛神经细胞,使用含神经生长因子(GDNF)的Neurabasal A培养基进行培养。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膜片钳实验检测肠神经元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和膜电阻。结果原代培养的大鼠肠神经元细胞生长良好。培养5~7 d的肠神经元细胞可见长的突起,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网络紧密排列;培养45 d显示细胞皱缩、神经突触断裂,呈细胞凋亡表型。取培养5 d的肠神经元细胞进行膜片钳实验,记录其静息膜电位为(-49.5±1.5)mV、膜电阻为(500±38)MΩ(n=30)。结论本原代培养方案取材容易、培养方便、简单易行,细胞接种培养5~7 d可用于单细胞膜片钳实验,为深入研究神经细胞提供了可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