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银屑病患者接受阿维A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信息。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的银屑病患者75例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使用中药复方治疗方式,实验组40例接受阿维A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有15例治疗显效,2例治疗有效,8例痊愈,3例好转,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00%,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共有17例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4例好转,治疗有效率是97.5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结论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我们推介为患者使用阿维A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是非常优秀的药物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PsA是一种影响皮肤和关节,并有相关的关节外表现和合并症的免疫炎性疾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并增加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来,关于传统、生物和靶向合成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在PsA的治疗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及治疗策略在PsA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将122例银屑病患者血样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印迹法定性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抗体阳性判断和分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选取同时期健康人群60例作为参考.结果122例中男性80例,占65.57%,女性42例占34.43%。其中,寻常型91例,关节型3例,红皮病型10例,脓疱型18例。寻常型36例HP抗体阳性,阳性率39.56%,关节型1例,HP抗体阳性率33.33%,红皮病型2例HP抗体阳性率为20%,脓疱型4例,HP抗体阳性率为22.22%,银屑病患者HP抗体阳性率为35.25%。健康体检对象60例,HP抗体阳性13例,阳性率为21.67%。银屑病患者与健康者HP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中患者男性比率高于女性,而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HP抗体阳性率不同,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HP抗体阳性率最高,这可能与样本数量较少有关,可收集更多的其他型别银屑病资料以明确其相关性。
简介:目的评价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按文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1966-2004)、Ovid、TheCochranelibrary2004.4th、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4)、Vip全文数据库(1994-2004)、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数据库,手工检索国内的期刊杂志和药厂提供的资料。应用RevMan4.2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个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有效率研究按亚组分类后,组间有异质性(χ^2=22.84,P=0.004,I2=65.0%),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结果显示应用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95%CI(2.45,7.81)]。结论由于目前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故尚不能据此证实雷公藤治疗银屑病是有效的,随着高质量的报告出现,今后可以不断地完善本评价。
简介:摘要目的就马钱子复方制剂局部湿敷治疗银屑病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之间所收治的5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配制马钱子复方药粉,然后用马钱子复方药粉与白醋液体积比例按12混合浸泡48小时后使用。嘱患者把药液摇匀后使用,每次湿敷1小时,每天2-4次。随时了解治疗情况。15天后观察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有45例(90%)患者经治疗后发现银屑病皮损症状有明显好转,约30天左右鳞屑消失,但基底色仍较红,继续治疗15天皮色转褐色,再继续巩固治疗30天后停药,暂没有出现复发现象,但没有治疗的皮损无改变。3例(6%)患者治疗约40天才明显好转,鳞屑减少,嘱患者禁食热毒腥发食物并加用清热解毒药物治疗后鳞屑才基本消失,然后患者再没有继续巩固治疗。2例(4%)患者治疗后出现鳞屑减少,但继续治疗时出现红肿,立即停药几天后红肿自然消失,有效率达到了96%。结论马钱子复方制剂局部湿敷方法方便简单,副作用相对较少,病人容易接受,对病程较长的银屑病而言,持之以恒和有效简单相结合的治疗对患者治愈疾病更加有利,治愈率更高,值得在基层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随着对银屑病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易感基因、相关治疗基因的发现,使得我们对银屑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也使得临床银屑病治疗方法发生了更多变化。在银屑病免疫机制及遗传机制研究取得大的进展下,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也随之快速发展。该病以皮肤炎症、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为主要特征,如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斑丘疹等,表面以银白色鳞屑覆盖,剥开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轻度患者可在肘膝部位有硬币大小斑块,重度患者累及全身皮肤,甚至合并存在关节病变及心血管、眼部、代谢性疾病等。银屑病是基因易感个体中病理性天然免疫、适应性免疫活化的结果,临床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临床上选择应用靶向生物制剂治疗免疫发病环节和炎症介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用药安全。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免疫异常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是由多基因遗传因素和多环境因素刺激所诱导。其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生、炎症细胞聚集和真皮乳头部血管增生扩张等,而且其皮损中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增加。这些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8(1L-8)、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为了阐明银屑病复杂的发病机制和开展药效学研究,国内外的学者探索建立了多种不同的银屑病动物模型,其中包括转基因动物模型,它们可以模拟人银屑病的某些病理特征并解释其部分病因,但是不能够反映该病的所有相关潜在因素,所以建立一个合适、理想的动物模型尤为必要。
简介: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是一种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是IL-10细胞因子超家族的一员,通过与其独特的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IL-29利用与Ⅰ型干扰素相似的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proteintyrosinekinase,JAK)/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IL-29通过诱导产生特定的趋化因子,促进皮肤T淋巴细胞浸润,引起并维持炎症,从而与银屑病的发病关系密切。该文对IL-29与银屑病发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研究银屑病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1980-2017年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公开发表关于银屑病与血脂水平之间关系的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制作森林图并计算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银屑病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Egger检验结果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银屑病患者比健康人群更多表现为血脂异常,上述血脂水平改变可能对银屑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