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的过程中,应用限制性输液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样本数据选取了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从中抽取了7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采取限制性输液,而常规组采取充分液体复苏,之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指标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组间临床指标调查对比,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更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发生并发症情况调查对比,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的过程中,合理限制性输液,可有效控制患者组织血流灌注的情况,充分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并发症的概率,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营养风险脑梗死患者在限制热量后的肠内营养疗效及预后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实验研究,在患者及家属同意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保证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进行限制热量肠内营养治疗,第一周的热量目标为标准化热量的60%—70%,对照组的第一周的热量目标则达到90%—100%。在实施营养治疗7d后,对比两组的营养指标评分、预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干预治疗7d后,观察组的营养指标评分比对照组要高,P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由于严重多发伤而导致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由于严重多发伤而导致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共计68例。采取数学随机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中34例实施常规液体复苏治疗;治疗组中34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休克状态持续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休克状态持续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严重多发伤而导致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临床救治时间明显缩短。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分型进行研究,同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判。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肺炎型肺癌患者38例,采用手术、开胸肺活检、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等方式,对肺炎型肺癌的病历、临床、影像资料等进行证实,并对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根据影像学形态进行分型,同时对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判。结果诊断结果为在38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中,有1例肺低分化癌、1例肺不典型类癌、14例肺鳞癌、18例肺腺癌、2例肺小细胞癌、2例低分化腺癌伴鳞状分化。影像学分型主要包括弥漫性分布及局限性分布的混合阴影、实变并肿块、肺叶肺段实变并空泡及蜂窝、单纯肺叶或肺段实变阴影、磨玻璃密度影与结节共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结论肺炎型肺癌具有多种类型的影像学形态,同时动态影像学变现具有相应的特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指环病毒7型(TTV7)、8型(TTV8)、10型(TTV1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发布的TTV7、TTV8、TTV10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pMD19-T-TTV7、pMD19-T-TTV8、pMD19-T-TTV10,以其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基于FAM-Eclipse探针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与临床样本检测。结果TTV7、TTV8、TTV10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0.340 2x+114.780 0、y=-0.351 1x+114.940 0、y=-0.348 9x+115.020 0,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08拷贝/μl、84拷贝/μl、98拷贝/μl。在临床小儿血清样本中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9%、2.1%和4.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TV7、TTV8、TTV1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等特点,可为临床血清样本TTV检测提供一个快速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例因口服酚酞片致重症大疱型表皮剥脱松解型药疹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通过对躯干、四肢、会阴部皮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严密病情观察等措施,患者皮损控制,未发生继发感染,住院35天后血糖控制良好,皮损痊愈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输血,观察组给予限制性输血。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输血率、人均输血量、人均手术时间、人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脑梗死、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肺炎)、预后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输血率、人均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恢复情况明显改善(P<0.05),人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并且明显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开放性和限制性输血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14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的输血策略不同分成开放组(70例)与限制组(74例),分别在术中使用开放性输血策略和限制性输血策略。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开放组比较,限制组患者术后3d、7d、15d的Harris评分均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输血策略比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限制性输血策略可以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限制性输液对高龄胃肠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30例择期接受胃肠手术的高龄患者按照围手术期输液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输液组和常规输液组,各65例。比较两组液体出入量、肝肾功能变化、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限制性输液组总输液量、尿量较常规输液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其中限制性输液组ALT明显高于常规输液组(P<0.05);与常规输液组比较,限制性输液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限制性输液组总并发症发生率4.6%明显低于常规输液组15.4%(P<0.05)。结论在维持循环稳定与保证器官灌注的前提下,围手术限制性输液对高龄胃肠手术患者有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改善预后,且未对肝肾功能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兔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建立多发伤致休克兔模型,通过不同液体进行限制性复苏,观察并比较各组别复苏液使用量、凝血功能、血乳酸、剩余碱变化,以及肺、肾脏病理损伤变化。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各组动物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3.0%组及7.5%组不同时间点血乳酸、碱剩余动态变化、凝血功能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及羟乙基淀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组、7.0%组在各个时段的补液量均小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组及7.5%组之间复苏各时间点血乳酸、碱剩余、凝血功能以及补液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渗盐水液体复苏能显著改善兔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的状态,疗效显著,且补液量较低,对于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阶段实行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以期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急诊科手指的严重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液体进行复苏,观察组患者实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多器官障碍综合症(MODS)、死亡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发生概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原时间(PT)。结果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概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概率、死亡概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严重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早期救治中应用限制性输液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有效减少患者死亡概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适度饮食限制联合运动干预对肥胖患者甲状腺激素内稳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0例体重指数(BMI)为24~30kg/m2的受试者为干预组,同期纳入50例体重指数(BMI)为18.5~23.9 kg/m2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评价适度饮食限制联合运动干预对甲状腺激素稳态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受试者体重平均下降7.32±0.9 kg。基线时,干预组的T3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1±3.31 vs 112.64±3.25 ng/dL;p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予以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血流限制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入诊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n=80),分为实验组40例、常规组40例。常规组予以患者神经肌肉电刺激,实验组予以神经肌肉电刺激+血流限制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VAS)及关节活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相比实验组要更低,数据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数据无差异(P>0.05),治疗后有所上升,但实验组关节功能评分更高,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血流限制训练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功能也得到改善,值得大力推广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