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患儿女,1岁3月龄,2月龄出现睡眠障碍,随后发现对疼痛不敏感、多汗、瘙痒、运动过多、自残、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等。体格检查营养不良体貌,可见多发软组织损伤。基因分析发现患儿SCN11A基因存在自发性杂合子变异(c.2432T>C, p.Leu811Pro),确诊为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病Ⅶ型(HSAN Ⅶ),本病非常罕见。本例提示在婴儿早期出现睡眠障碍的时候,应注意HSAN Ⅶ可能,早期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全麻下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 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全麻)与常规组(双腔管气管内插管全麻)各 39例,评价两组早期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早期恢复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P< 0.05。结论:非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全麻下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早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心电图P波是心房去极波。P波与诸多疾病相关,可作为其诊断标准、预后指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neurally-mediated syncope,NMS)是以由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调节异常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因素所导致的晕厥;同时,NMS也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晕厥类型。研究表明,心电图P波能提供大量与NMS相关的信息,在NMS的患者中,P波时间(P wave duration,Pwd)、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P波电压均存在临床意义。因此,心电图P波可能成为儿童青少年NMS预后的重要心电学指标。该文对心电图P波与儿童青少年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骨痹病患者实施自主中药外用配方“温经止痛散”,对比不同方案下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筛选出共56例骨痹病患者为对象,都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实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自主中药外用配方“温经止痛散”,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的疼痛度评分为(2.31±0.23)分,对照组为(3.67±0.65)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临床疗效中可见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实施自主中药外用配方“温经止痛散”对于骨痹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解决患者长期以来的疼痛问题,可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自主管理方案的长期疗效观察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共计8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了自主管理方案干预,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曲张症状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评估,研究观察了自主管理方案的长期疗效。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评估三个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此,自主管理方案在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为提高消化内科护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9月期间40例参与消化内科护理学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施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观察指标包括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成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在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成绩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上,实验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方面,实验组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所实施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论知识水平以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对提升消化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五个中心”建设,打通院内绿色通道,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从医院管理、医共体建设、职能部门管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急救服务等各方面提升医院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