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成年卵圆孔未闭(PFO)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联合PFO封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入选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7例房颤合并PFO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病史等基本资料。根据未闭卵圆孔大小、左心耳口宽度和深度选择相应的房间隔缺损或PFO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器。4例患者左心耳封堵同时行PFO封堵;2例患者在房颤冷冻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时行PFO封堵;1例患者一站式术后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0周后行择期PFO封堵。所有患者术后持续口服抗凝药物。术后8~12周复查TEE,如果形成封堵器械相关血栓,调整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6个月复查TEE。1、3、6、12、24个月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7例房颤患者中男性2例,年龄(68.0±9.4)岁,3例有反复脑梗死及TIA发作病史,卵圆孔大小为(3.5±0.8)mm。3例患者置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为30、30、33 mm)及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分别为8、9、16 mm),2例置入LAmbre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为34/38 mm、18/32 mm)及PFO封堵器(分别为PF1825、PF2525),2例置入LACbes左心耳封堵器(分别为24、28 mm)及PFO封堵器(分别为PF2525、PF1825)。术后随访12(11,24)个月,复查TEE显示所有患者左心耳与房间隔缺损或PFO封堵器位置正常,1例发生封堵器相关血栓,调整抗凝治疗方案,6个月后TEE复查显示封堵器械相关血栓消失。所有房颤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结论对于房颤合并PFO行左心耳联合PFO封堵可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中期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方法抽选70例于2012年1—12月期间住院的慢性高血压孕妇,根据是否发生子痫前期分组,发生子痫前期38例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测,对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早、中期,组间孕妇的平均动脉压和尿蛋白量变化不明显,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妊娠后期,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和尿蛋白量大幅度增加,分别为(137.8±4.7)mmHg(1mmHg=0.133kPa)、(2.14±0.05)g/24h,明显高于对照组(95.5±4.7)mmHg和(0.18±0.02)g/24h(均P〈0.05);并且妊娠后期观察组孕妇的血生化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提升,其中Plt变化不明显;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OR值为1.22)、UA(OR值为1.82)、FDP(OR值为2.22)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Hb、UA、FDP等含量高代表血液凝度较高,血液高凝状态是子痫前期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密切监测血生化指标变化,早期进行治疗,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的危险性。
简介:摘要肺栓塞合并卵圆孔未闭并发反常栓塞的情况临床比较少见,这类患者往往比单纯肺栓塞预后差,尤其是伴有心房血栓或跨壁血栓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栓塞复发,致残率和死亡风险更高。现将近期2例肺栓塞合并卵圆孔未闭并伴有双心房血栓形成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其中1例在治疗过程中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在治疗过程中突发脑梗,最终遗留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后期的生活质量,预后均较差。临床对于此类患者需高度重视,积极联合多学科探讨并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不明原因的体循环栓塞,需积极寻找病因,尤其要重视寻找是否存在动静脉异常通路,明确是否发生了反常栓塞,尽早诊治、及时干预,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独生子女对于父母生育二胎的想法及态度,探究家庭关系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8—11月对长沙市内167名12~23岁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独生子女81名,非独生子女86名),并抽取30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主观期望方面,独生子女不希望父母生育二胎的占绝多数,共66人,占81.5%;而实际态度上,会表示强烈反对的人最少,共11人,占13.6%;进一步访谈得知,支持和反对的原因分别为陪伴自己或者父母;忧虑妊娠安全、没必要、尴尬丢人。结论全面二胎政策下,虽然绝大多数独生子女主观上不希望父母生育二胎,但仅极少数会表示强烈反对立场,在沟通有效的基础上,二胎问题不会对家庭关系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