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叶绿素是一种天然的、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其结构与人类和大多数动物体内血液中红色素结构极其相似,有诸多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日用工业及临床等行业。面对日益迫切的社会需求,如何简便有效地大量提取叶绿素,已成为叶绿素生产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丙酮为提取溶剂从三叶草中提取叶绿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三叶草最优原料状态、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三叶草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三叶草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丙酮,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4h,此时提取液在波长652nm处的吸光度值最大。
简介:8-姜酚是生姜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但其水溶性较低,化学稳定性较差,这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环糊精可作为生物活性成分微胶囊的壁材改善其水溶性和稳定性,本研究采用溶剂法联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8-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Mal-β-CD)的包合物,并借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技术、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联用分析、分子对接模拟等技术研究包合物结构特征。结果表明,Mal-β-CD对8-姜酚具有良好的包合能力,8姜酚与Mal-β-CD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8-姜酚的苯环结构进入到Mal-β-CD的疏水性空腔中,二者之间形成了氢键,结合能为-4.4Kcal/mol,氢键键长为2.9A。8-姜酚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包合物中,其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简介:以荔枝核为原料,经过粉碎,采用传统中药水煎法制备得到荔枝核水提物。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水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养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来评价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侧定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研究的荔枝核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荔枝核水提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对DPPH.、.OH、O2^-.的IC50分别是0.1819mg/mL、16.3652mg/mL、31.6767mg/mL。同时荔枝核水提物表现出一定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通过抑菌实验,得出荔枝核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效果。当水提物的浓度为3.125%,抑菌圈直径为8.8±0.58mm。荔枝核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简介:大豆秸秆是木聚糖含量较高的一种农业纤维废弃物,采用碱法考察了不同前处理条件(包括预煮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对大豆秸秆中不溶性木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预煮温度80℃,碱液浓度15%,料液比1∶20,浸提时间4h时,大豆秸杆中不溶性木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34.3%。低聚木糖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低聚糖,嗜热踝节菌木聚糖酶为低聚木糖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在嗜热踝节菌木聚糖酶的催化作用下,大豆秸秆木聚糖水解的最佳条件,大豆秸秆在此方面研究尚属空白。实验结果显示:底物浓度为1.0%,酶添加量为30U/mL,温度设定为60℃,水解时间为240min的条件下低聚木糖的得率最高,为24.2%,在工业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植物甾醇是一类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天然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脂中。常规的甾醇制备工艺存在产品收率低、溶剂消耗量大、回收困难的缺点。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液-液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分离效率高、溶剂消耗少等特点。本文采用分子蒸馏技术,通过二次蒸馏对米糠油中植物甾醇的纯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考察蒸馏温度、进料速率和刮膜转速三个工艺参数对重相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预热温度60℃和冷凝面温度为10℃,进料速率为2mL/min以及刮膜转速为250r/min的条件下,一、二级蒸馏的最佳蒸馏温度和压力分别为80℃、50Pa和160℃、1Pa。在此工艺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植物甾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甾醇含量由原料油中的3.15%提高到了61.37%。
简介: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着色能力强,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七大天然食用色素之一,是被WHO和FDA公认的天然食品添加剂。除此之外,姜黄素因其具有分子中含有多个双键,同时还有酚羟基和羰基等活性基团,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均有疗效,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该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姜黄素的生理活性及应用进行概括,并对姜黄素体内代谢途径进行综述,分析指出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并介绍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的模型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为全面系统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