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季铵盐联合闭式冲洗对大鼠移植皮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壳聚糖组3组,每组15只。术前测降钙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术后I/R组及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壳聚组用壳聚糖季铵盐胶体液进行冲洗。分别采集冲洗3 d、5 d、7 d的各组皮瓣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移植皮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测定以及动脉血降钙素(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并于术后7 d计算皮瓣成活比例。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壳聚糖季铵盐组比I/R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程度明显改善。I/R组较假手术组SOD活力逐渐降低,MDA指标逐渐升高;壳聚糖组较假手术组SOD活力降低,MDA指标升高;壳聚糖组较I/R组SOD活力逐渐升高,MDA指标逐渐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的动脉血降钙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呈逐渐增高后降低趋势,壳聚糖组3 d、5 d、7 d的指标较I/R组明显下降。其中3 d、5 d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I/R组皮瓣成活比例为(41.11±14.17)%,壳聚糖组皮瓣成活比例高达(85.34±10.02)%,较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壳聚糖季铵盐联合闭式冲洗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及减轻组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提高移植皮瓣的成活率。
简介:以壳聚糖为原料,双氧水、次氯酸钠和高碘酸钾分别作为氧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研究了3种氧化体系中氧化剂用量、反应p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产物羰基含量的影响,最后对3种氧化体系中最高羰基含量的氧化产物进行红外谱图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在60℃下,双氧水最佳氧化参数是pH4.0,用量15%,6h,得到氧化壳聚糖的羰基含量为46.87%;次氯酸钠氧化参数为pH9.0,用量25%,3h,羰基含量为30.72%;而高碘酸钾氧化参数为pH3.0,用量100%,4h,羰基为94.45%。同时氧化后的壳聚糖红外图谱也显示了羰基吸收峰。SEM说明经过预处理及氧化改性后,壳聚糖的表面形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表面由最初的光滑平整到粗糙不平。
简介:研究的目的是讨论采用非均相碱脱乙酰法制备壳聚糖时,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壳聚糖脱乙酰度(DD)及分子质量(MW)的影响,并建立合适的反应条件,制备具有适当脱乙酰度及分子量的壳聚糖产品。甲壳素是从红虾的残渣中提取的。DD和MW分别由红外光谱及静态光散射仪测定。甲壳素的DD值及MW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1.9%、5637kDa。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DD值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DD值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DD值高。反应温度为99、140℃制备的壳聚糖的加最大值分别92.2%、95.1%。壳聚糖的DD值在反应初期增长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变慢。脱乙酰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随反应物DD值的增加而减少。壳聚糖的分子量随脱乙酰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小。反应初期壳聚糖的分解速率为43.6%/h,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值减小到20%/h,在反应后期,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