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现代社会中的人,一方面享受着现代文明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普遍面临着持续紧张、快速的节奏和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心理应激与过度紧张的困扰巳成为影响人们心身平衡的主要因素。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指没有明确客观对象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焦虑状态在焦虑体验的同时,还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单纯地护理疾病为主,护士只限于执行医嘱、打针、发药、输液等。被人们错误地认为护理工作不需要什么学问,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护理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了医学护理工作的向前发展,并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为适应现代医院的要求,护士在对其心理治疗中发挥着一定的角色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对护理人员的考核工作中,使用微信结合第三方信息化平台进行干预带来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微信第三方信息化平台进行考核,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你年12月使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护理理论知识考试的1312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使用传统纸质试卷人工组织护理理论知识考试的1278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护理人员的考试成绩、学习主动性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考试成绩达到优秀、良好、中等共为111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08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考核方法的满意度(4.9±0.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2.9±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护理人员的考核工作中,使用微信结合第三方信息化平台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考核成本,提高护理人员考试成绩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职业护士是部队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技术和护理方面专业服务时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员和环节,提高职业护士的人文素养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基础。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职业护士将有助于病人加速康复,帮助建设团结向上的工作集体并对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产生积极作用。在提高护士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训中应遵循以思政教育内容为核心、加强部队医院特色内涵建设、高效率及多样化、趣味性原则。在进行教育和培训时,应构建专门、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活动形式应多样化、趣味化,加强考核方式的可操作性并强化保障措施,同时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的新内容和新标准持续进行。职业护士在完成繁重的现职工作、不断提升医疗业务能力的同时,要适应党、人民和社会对综合素养的新要求,为部队医院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医患关系及军民关系贡献更大的力量。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0月,取此时间段入我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34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基线分组选用系统抽样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手术室配合;术后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护士长管理技巧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方法:2023.07-2023.12期间,对我院门诊护士长(10人)管理技巧进行指导,并随机抽取此期间我院150例门诊患者纳入观察组;2023.01-2023.06期间,并未对我院门诊护士长进行管理技巧指导,随机抽取此期间150例门诊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指导门诊护士长管理技巧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护理质量:布局设施、人员安排、科室管理、护理工作质量、医院感染评分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10.801/14.294/16.812/17.967/6.872,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意外摔倒/昏迷摔倒、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795/9.278/7.644,P<0.05)。结论:门诊护士长管理技巧提升对于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有积极作用,可减少护患纠纷、意外摔倒/昏迷摔倒、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体验式教学在肿瘤科新入职护士和轮岗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19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份,参与研究护士的数量为30名,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新护士的数量为15例,参照组提供传统教学;实验组提供体验式教学,分析两组新护士对肿瘤专科知识的掌握度。结果:实验组护士对肿瘤专科知识的掌握度更高,P<0.05,组间差异存在。结论:在肿瘤科新护士培训中提供体验式教学,可以提高新护士对肿瘤专科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其临床操作能力,值得提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护士对患儿操作性疼痛管理的有效策略与实践现状。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与观察法收集数据。通过对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的深入访谈,了解其在操作性疼痛管理中的实际做法与面临的挑战,并记录护理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措施。此外,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识别出主要主题与模式。结果:研究发现,在78例患儿的操作性疼痛管理中,护理人员普遍采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如分散注意力、提供安慰物品、使用深呼吸技巧等来减轻患儿疼痛感。药物性镇痛方法主要在重度疼痛或必要医疗操作时应用,且需遵循医嘱严格控制剂量。结果显示,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在减轻轻度至中度疼痛方面较为有效,但对于重度疼痛管理效果有限。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护士对于疼痛评估工具使用不够熟练,家长对于疼痛管理认知不足等问题。结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升护士疼痛评估技能,加强家长教育,以及开发适用于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综合疼痛管理方案是改善儿科护理中操作性疼痛管理水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