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拔5000m以上青年人心电图aVR波的特点。方法主要选择移居海拔5000m以上6个月、12个月的青年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移居高海拔地区后6个月(n=116),aVR波中以主波向上且R波为主的占到近39.66%,12个月(n=90),占43.96%;R波最高达0.85mV,Q波最深达0.91mV;其波峰主要表现为Qr、qr、rSrˊ、qR等;出现电轴右偏分别为75例(64.65%)、55例(61.11%);伴随有ST-T的改变,以ST抬高、T波倒置改变较为显著,P<0.05。结论高寒缺氧的情况下,健康青年人的心电图aVR波改变,有其特有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律失常心电图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2012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64例患者,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的临床特点。结果64例患者中,52例窦性心率过速,占81.25%,43例心脏顺钟向转位,占67.19%。47例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中,13例伴有两种以上或两种心律失常,占27.66%。其中7例心电图显示右侧束支传导阻滞,占14.89%;6例左侧束支传导阻滞,占12.77%;14例房性早搏,占29.79%;9例室性早搏,占19.15%;5例房颤,占10.64%;1例室颤,占2.13%;1例室上性阵发性心率过速,占2.13%;2例房室传导阻滞,占4.26%;2例室性阵发性心率过速,占4.26%。死亡率达8.5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急性发作期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的分析,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和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社区中心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患者划分为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阳亏虚证、痰阻心脉证以及心气亏虚证等七个不同证型,采用统计学分析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和心电图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检测中都会表现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症状,本次200例冠心病患者中180例患者心电图表现异常,其中心肌缺血138例(69%),心律失常42例(21%),正常20例(10%)。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出现最多的分别是早搏72例(36%)、传导阻滞36例(18%)、房颤房扑29例(14.5%)。结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和心电图变化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根据本虚标实以及中医辨证分型可更直观了解每种类型的心电图变化,为临床诊疗冠心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因典型胸痛和非典型胸痛疑诊冠心病收治的患者387例进行本次实验,分为典型胸痛组、非典型胸痛组、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ST段压低或抬高组、心肌缺血T波倒置低平或U波组、心肌缺血合并胸痛组、心肌缺血不合并胸痛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患者的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冠脉造影结果。结果387例患者使用静息心电图检查,典型胸痛组确诊冠心病特异度63.6%、阳性预测值81.1%,心肌缺血组心电图灵敏度63.5%、特异度35.6%、阴性预测值53.6%。ST段压低或抬高组阳性预测值65.0%、T波倒置或U波组阳性预测值30.2%、心肌缺血心电图合并典型胸痛组灵敏度69.2%、心肌缺血心电图合并非典型胸痛组诊断冠心病的的特异度33.4%。结论胸痛诊断为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大,几乎无误诊;心肌缺血心电图的敏感性高、特异性低,阴性预测价值更大,单凭心肌缺血心电图确诊冠心病具有片面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合并典型胸痛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心肌缺血心电图合并非典型胸痛特异度低、误诊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分析ST-T改变对于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其诊断结果。结果心电图ST-T异常患者的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75.44%>30.16%)高于心电图ST-T正常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单支和多支病变的ST-T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0.83%和68.4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有着一定的价值,但诊断效能并不十分显著,建议联合冠状动脉造影等诊断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检查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疑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126例老年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情况,总结心电图检查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入选的126例疑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冠状动脉检查结果显示12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为119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6.7%(117/121)。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治疗中起到指导性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5年1月—2016年6月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置管,观察组则采取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比较两组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精确概率;导管堵塞概率、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精确概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概率、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PICC置管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左室肥厚对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的预警作用。方法本文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人群35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体检心电图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存在心电图左室肥厚情况的170例作为左室肥厚组,不存在心电图左室肥厚情况的1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体检人员均给予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左室肥厚组高血压检出率42.35%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检出率8.33%(P<0.05)。左室肥厚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电图左室肥厚对体检人群高血压的检出有着很好的预警作用,心电图左室肥厚体检者的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应该给予及时的动态血压监测,及时发现患者的高血压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1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在患者发病后10分钟-2小时内,记录18导联心电图记录,而后经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同时对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肌损伤进行明确诊断。结果61例ST段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缺血性J波16例(26.2%),急性损伤阻滞20例(32.8%),ST段抬高36例(59%),T波高尖增宽40例(65.6%),缺血性J波不伴或可伴T波高尖,所有缺血性J波均伴随ST段抬高,无明显变化4例(6.6%),无J波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优于J波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可能出现T波高尖、ST段抬高、或出现缺血性J波,或者伴随急性损伤阻滞,也可能无明显变化。其中缺血性J波患者心电活动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病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骨折患者并发急性肺栓塞时的心电图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因骨折住院的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变化,共18例。结果观察中发现并发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有三类。第一类为肺栓塞经典心电图图形SⅠQⅢTⅢ,占22.2%。第二类为窦性心动过速,占44.4%。第三类为右室负荷过重,右室劳损,右室功能障碍的图形,包括肺性P波,占16.7%;电轴右偏,占11.1%;右束支传导阻滞,占22.2%;V1-V3导联T波倒置,占27.7%;ST-T改变,占11.1%。结论心电图作为急性肺栓塞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是心电图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经济的检查在肺栓塞的辅助检查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动态观察变化对急性肺栓塞有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对病态窦性停播的诊断,分析研究心电图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000例检测动态心电图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病态窦性停搏患者的发病年龄、停搏时间、发病时间及诱发原因等。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入组的患者中有120例患者出现病态窦性停搏,发生几率为6.00%,其中窦性停搏时间低于3s患者有28例,发生几率为1.40%,以20~30岁年龄段患者好发病且无明显诱因;余患者窦性停搏时间均超过3s,且合并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或其他多种疾病。结论在诊断病态窦性停搏的过程中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有利于发现患者发病的高位因素,为临床医师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