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控制的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控制的护理能让患者在做完混合痔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减轻,疼痛持续时间减少,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肺部手术患者开展规范化疼痛护理对睡眠质量、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以肺部手术患者为主,选择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7月,依据双盲法分组,选入的总病例数量为80例,40例以对照组为名称,40例以实验组为名称,实施常规护理、规范化疼痛护理,对比2组在睡眠质量、疼痛程度上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比较2组VAS评分、PSQI评分,干预前的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均得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疼痛护理,不仅可使肺部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改善,且可促进睡眠质量的有效提升,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将疼痛护理模式运用于口腔癌放疗患者中,所起到的效果。方法:以系统随机化法,将我院2022.3-2023.4收治的68例口腔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护理后两组的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疼痛情况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更快缓解,得分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为9例,多与观察组的2例,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口腔黏膜炎缓解较好,基本在0级与1级,而对照组护理后2-4级例数比观察组多,口腔黏膜炎比观察组严重,P<0.05。结论:对口腔癌患者采用疼痛护理,能更快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极大缓解了患者的口腔黏膜炎情况,促使其能够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前列腺癌患者伴有疼痛的情况下,选择增加针对性地疼痛护理干预,能否取得更满意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等方面情况。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前列腺癌患者群体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将其随机分组,设定观察、对照两个组别。组别不同但人数一致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疼痛护理干预,对分别护理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每次疼痛持续时间、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评价最终的干预成效和应用价值。结果 护理干预前所有患者的VAS评分并未有鲜明不同(P>0.05),疼痛的状态及对患者影响是相似的。而分别开展干预后,这样的现象发生了转变,均优于之前的情况下尤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组间对比更低一些(P<0.05)。同时,疼痛发作的每次持续时间降低(P<0.05),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为前列腺癌伴有疼痛的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时选用疼痛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了改善,也提升了最终护理有效性、满意度,更加具备人性化特点,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了疼痛方面的问题。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癌症患者疼痛宣教的新思路、新渠道,分析互联网+微课程模式用于癌症患者疼痛宣教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肿瘤科入院患者进行筛查,选择NRS评分≥4分的患者12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宣教,观察组结合互联网+微课程模式进行宣教。分别对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各项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微课程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癌症疼痛宣教的效果,调动患者学习癌痛知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