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选择在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被我院肛肠科收治的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静息压(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RRP、AMCP、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B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0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n=5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n=55),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6.36%,P<0.05;组间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成形术患儿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例肛门闭锁患儿术前肠道准备,术后肛门定期扩肛等护理措施。结果2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术后愈合良好,肛门无感染,有排便。结论术后的肛门护理是肛门成形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 选择在 2017 年 9月至 2019 年 8月被我院肛肠科收治的 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 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 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 RRP)、肛管最大收缩压( 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 ALCT)、肛管静息压( 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手术治疗后患者 RRP、 AMCP、 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 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 B组,经 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LCT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在肛门失禁患者中采用股薄肌肛门原位成形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至2020年一年时间内收治的肛门失禁患者20例,并采用股薄肌肛门原位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股薄肌肛门原位成形术进行治疗,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同时感染的人数更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在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1例(91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对照组45例术中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46例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观察比较两组术后1d、5d、7d疼痛程度(VAS)评分,并统计角膜上皮愈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d、5d、7d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45,P1=0.000;t2=6.842,P3=0.000;t3=5.135,P3=0.000);观察组术后7d角膜上皮愈合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有22统计学意义(χ~2=5.680,P=0.017);观察组复发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P=0.032)。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锁边缝合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可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减轻患者眼部疼痛程度,并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实施足趾部分切除缝合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78例于我院手术治疗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行足趾部分切除缝合术,对比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术后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全血比黏度、血沉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甲襞微循环得分较高、住院时长较短,实验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总有效率(92.31%)高于参照组(69.23%),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用足趾部分切除缝合手术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症状、提升身体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应予以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缘切口小梁切除术不同缝合方式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角膜缘切口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与研究组1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角膜缘两端对位缝合结膜瓣,研究组采用角膜切口结膜瓣中央加缝一针的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眼压值。结果研究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眼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角膜切口结膜瓣中央加缝一针使结膜前移至切口前0.5mm的缝合方式实施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的效果理想,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后壁黏膜切除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治疗阴道松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阴道松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术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取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术后,根据阴道松弛程度于阴道腔隙往深部处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对照组仅采取阴道后壁黏膜切除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等级阴道松弛程度发生率及相关雌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轻度松弛,中度松弛,重度松弛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χ2=6.39,P<0.05;χ2=5.28,P<0.05;χ2=4.92,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FSH、LH、PRH及T的含量相比差异显著(t=4.68,P<0.05;t=3.92,P<0.05;t=4.21,P<0.05,t=5.01,P<0.05)。结论采用的阴道后壁黏膜切除联合埋没引线缝合法治疗阴道松弛临床疗效突出,相比于传统仅采用阴道后壁黏膜切除具有诸多优势,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 RPH-4 联合外痔翼形切除缝合术与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20例环状 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一般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60例,观察组行 RPH-4 联合外痔翼形切除缝合术,对照组行外剥 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RPH-4 联合外痔翼形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 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理想,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环形减张缝合术在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38例接受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瘤患者为,所有患者均在2023年1月-2024年7月期间内前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分组参考随机数字表法,19例纳入常规缝合组(常规分层缝合法),另19例纳入观察缝合组(环形减张缝合术)。组间比较手术期间及术后康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常规缝合组,观察缝合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更少,结果提示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接受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瘤患者实施环形减张缝合术能够有效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