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城乡在生命质量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乡村的医疗保险普及情况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其对于生命质量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采访,于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26日期间对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和甘肃省各个区县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调查。采用我国效用值积分体系计算EQ-5D健康效用值得分。数据采用EXCEL2007版进行录入,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居民生命质量的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做初步探索,我们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住院情况、近期患病情况等可能是影响居民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居民生命质量的多因素分析中,以生命质量评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压力的影响(β=-0.172241)和近期患病(β=-0.218616)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P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国不孕不育症诊疗技术——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影响情况,为生殖医学中心和精子库的复工复产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以便更好地保障育龄夫妇获得生殖健康相关医疗服务。方法2020年5月,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向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517家生殖医学中心和27家人类精子库的机构负责人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2019年及2020年1~4月各机构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量、开展的疫情防控措施、医患感染情况、疫情期间业务暂停及复工复产情况等。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475家生殖医学中心和22家精子库的有效反馈,分别占全国总机构数的91.9%和81.5%。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63.6%(302/475)的生殖医学中心和95.5%(21/22)的精子库都受疫情影响而暂停对外业务。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1~4月份生殖医学中心的门诊量、夫精人工授精周期数、供精人工授精周期数、取卵周期数、新鲜移植周期数和解冻移植周期数的下降比例分别为45.0%、46.5%、52.8%、49.2%、52.3%和37.1%(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下降比例在70%~90%),精子库的捐精人数和自精保存人数下降比例分别为60.7%和51.1%。全国生殖医学中心共上报了5例工作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均在湖北省),精子库未出现工作人员感染病例。结论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应制定专门针对生殖医学中心和精子库的疫情防控流程和新型冠状病毒筛查指南,有必要建立一个患者分层分级动态评估及管理体系,从而帮助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迅速鉴别出来哪些患者需要向其优先提供生育治疗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门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指标异常比例,探讨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史与肾功能指标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进行肾功能筛查,收集基线特征、抗病毒治疗史、肾功能指标,包括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和尿蛋白。按肾功能指标异常定义和标准,进行慢性肾脏病(CKD)-1/2及相关风险因素分析,肾小管指标与风险因素相关性分析,以及抗病毒治疗时长与肾小管风险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全国47家医院门诊2 703例患者,男性70.7%;平均年龄47.5岁;15.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14.6%的患者合并慢性肾病,11.3%的患者合并糖尿病。CKD 1/2期共占15.4%。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或尿α1-微球蛋白提示肾小管损伤率分别为10.4%,27.1%和18.4%。肾小管损伤风险可能与抗病毒治疗时长有关(OR = 1.06, 95% CI = 1.028~1.09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GFR < 90 ml/min相关风险因素为年龄40~60岁或> 60岁、高病毒载量、高血压控制不佳、使用肾毒性药物、肝纤维化状态、乙型肝炎家族史;eGFR < 60 ml/min相关风险因素为女性、失代偿期肝硬化、糖尿病控制不佳、乙型肝炎家族史。结论门诊CHB经治患者存在较高比例慢性肾损害,包括肾小管早期损害。提示使用NAs前需评估基线肾功能,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定期监测肾小管损伤指标较估算的eGFR能更早地发现肾损伤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7至10月调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区所有在园学龄前儿童。收集受检儿童的一般资料,调查并评估其屈光状态,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受检儿童的屈光状态;采用问卷形式向家长了解受检儿童在家观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身高、体重、双亲视力状况、每天睡眠时间、不良用眼习惯等项目。计量数据行t检验,计数数据行χ²检验;视力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共检录学龄前儿童2 793人,最终受检者2 755人,受检率98.64%。排除眼病共2 749名儿童纳入研究,包括常住高原儿童2 646人,年龄(4.52±0.97)岁,其中男性1 501人,女性1 145人,检出屈光状态异常者253人(9.56%);非常住高原地区儿童103人,检出屈光状态异常者24人(23.30%)。学龄前儿童屈光筛查异常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性别的异常率(男生133/1 501,女生120/1 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79,P>0.05)。常住高原地区儿童2 646人中屈光异常者253人(9.56%),非常住高原地区儿童103人中屈光异常者24人(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3.93,OR=2.87,P<0.05)。营养不良(OR=0.06,95%CI:0.04~0.08)、父母患近视眼(OR=0.11,95%CI:0.04~0.25)是导致高原地区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昌都市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率相对较低,促进营养均衡发展可能是干预高原地区屈光不正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72-776)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徐汇地区妊娠期女性睡眠质量,并分析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等睡眠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采用国际标准化横断面临床研究设计,自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使用电子化的整合睡眠问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柏林问卷(Berlin questionnaire,BQ)、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雅典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调查妊娠期女性的睡眠质量,收集其人口学信息、生育史、体格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统计夜间睡眠不足/过量、睡眠效率低下、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失眠、日间过度思睡及睡眠呼吸障碍高风险等多种睡眠疾病在各孕期女性中的患病率,并分析不同睡眠疾病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2.0及OriginLab 2019b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制图。结果研究纳入孕早期女性1 898例,孕中期女性3 099例,孕晚期女性1 539例。夜间睡眠不足(42例,2.7%),夜间睡眠过量(132例,8.6%),入睡困难(187例,12.2%),睡眠效率低下(542例,35.4%),睡眠质量极差(102例,6.7%),临床失眠(335例,21.8%),SDB高风险(44例,6.4%)的患病率在孕晚期女性中最高(χ2值分别是20.455、6.027、35.565、38.046、15.376、6.782,P值均<0.05)。睡眠质量较差(724例,38.6%),不同程度日间思睡(日间思睡794例,41.9%,日间过度思睡336例,17.7%,有危险性的日间思睡40例,2.1%),可疑失眠(612例,32.3%)的患病率在孕早期女性中最高(χ2值分别是38.046、33.875、15.376,P值均<0.01)。对妊娠期女性而言,较大孕周(OR=1.016)、多次人流或药流史(OR=1.329)是睡眠质量差(PSQI>5)的风险因素,而多次足月产史(OR=0.800)是其保护因素。大龄孕妇(OR=0.976)、多次足月产史(OR=0.808)、较大孕周(OR=0.983)、高血压(OR=0.572)是日间思睡(ESS>6)的保护因素。妊娠高风险预警评级(OR=9.312)是失眠(AIS≥4)的风险因素,而多次足月产史(OR=0.815)是其保护因素。高体质量指数(OR=1.334)、高血压(OR=4.427)是SDB高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多种睡眠疾病在妊娠期女性中患病率较高,其中睡眠呼吸障碍症状随妊娠进程的发展而明显加重。不同类型睡眠疾病的相关因素各异。妊娠高风险预警评级、高体质量指数、较大孕周、高血压、有人流或药流史、无足月产史的孕妇是妊娠期睡眠疾病的高危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进行研究,了解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2005年-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采取个案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应调查住院患者7104例,实查7104例,实查率100%,医院感染现患率平均3.89%,共检出病原菌17株,检出率48.9%,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1.2%,其他革兰氏阴性菌(G-)占41.2%,奇异变形杆菌占5.9%,头葡萄球菌占5.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9%。无多重耐药菌株检出。检出的17株病原体中医院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占52.9%,胃肠道感染占29.4%,泌尿道感染占17.6。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多为下呼吸道感染,与老年病患、免疫力低下等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吻合,提示这类感染病例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与药敏试验为参考,经验性用药时应考虑老年人的特点与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区别。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工流产患者男性伴侣生殖健康知识水平、避孕态度和行为及其生殖健康知识来源途径,分析它们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1085例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女性男伴进行调查,收集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水平、知识来源、避孕态度和实施等相关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网络”(78.52%)为各种社会学特征的男性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其次为“朋友、同事”(36.76%)、“医务人员”(34.26%)、“电视视频”(33.80%),“父母长辈”(15.83%)占比最低。人工流产患者男性伴侣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越多,其避孕、流产等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越高(P=0.001),主动避孕态度越高(91.49%,P<0.001)。结论网络、医务人员、媒体宣传等为男性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且获取途径越多,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越高,越可能主动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流产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恶性肿瘤患者的正常诊疗过程受到严重影响。本文调查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治疗情况及受影响程度,为医护人员制定更精准的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信息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治疗信息,并了解其在疫情期间护理、精神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和需求情况。结果共1 147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35例(55.4%),女性512例(44.6%),年龄(52.8±12.8)岁。78.1%(896/1 147)的结直肠癌患者表示他们的治疗或复查过程受到影响。253例(22.1%)治疗方案被迫更换,其中推迟或更换化疗方案者141例(12.3%);共有83例(7.2%)手术治疗受到影响,有39例(3.4%)进行了急诊手术。有277例(24.1%)的院外护理需求受到影响,最主要是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问题(49.5%,137/277)。疫情期间与疫情前相比,患者睡眠质量更差,苦恼、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情绪均比疫情前严重,并且更需要得到帮助(均P<0.001)。有376例(32.8%)进行过远程医疗服务,但其中仅有36.4%(137/376)对远程医疗表示满意。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诊断、治疗、复查及预后等。尽管远程医疗的出现缓解了一部分就诊压力,但是仍需改进和加强。医务工作者在保护结直肠癌患者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同时,也要积极帮助他们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并关注其疫情期间的护理、营养、精神心理及社会支持等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设计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地点2015—2017年中国31省份全国横断面数据。研究对象75 880名18周岁及以上代表中国人口的成年人样本。主要结局指标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中国成人不同性别、区域和种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通过问卷的方式记录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疾病史。临床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单次)、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中国成人总糖尿病(n=9 772)患病率为12.8%[95%可信区间(CI)为12.0%~13.6%],自报糖尿病(n=4 464)患病率为6.0%(95%CI为5.4%~6.7%),新诊断糖尿病(n=5 308)患病率为6.8%(95%CI为6.1%~7.4%),糖尿病前期(n=27 230)患病率为35.2%(95%CI为33.5%~37.0%)。总糖尿病患病率在男性、年龄50岁及以上人群中更高。全国31个省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贵州的6.2%到内蒙古自治区的19.9%不等。在被调查的5个民族中,汉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12.8%),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低(6.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的总糖尿病(n=8 385)患病率为11.2%(95%CI为10.5%~11.9%)。结论2007—2017年,中国成年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略有上升。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简介:目的:测试小学教师与口腔健康(oralhealth.OH)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es.KAP).并评价测量结果与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OHRQoL)关系。材料与方法:本次横断面调查从科威特所有地区随机挑选了1013名学校教师.调查使用的问卷包含人口统计学相关指标、知识、态度、行为及OHRQoL相关信息。数据统计方面.数据描述采用频数、均数(标准差)指标,皮尔森相关系数用来测量KAP与OHRQoL间的相关性。行为与其相关知识间的关系.知识,行为与OHRQoL间的关系用卡方检验来分析。结果:约71%的受试者为女性.57%在30-50岁之间,75%有大学学历。知识的平均得分(95%置信区间)为60.2%(57.2%-62.0%).分布在15.4%到93%之间。知晓率最高的口腔健康知识如下:用含氟牙膏每天刷2次牙的重要性;粘性的含糖食物和零食的致龋效应以及软饮料会对牙齿造成的伤害。知晓率最少的则是牙刷的更换频率、家长对孩子刷牙的监督以及常规使用牙线的好处。知识.态度、行为各部分与OHRQoL间的相关性较弱但仍有意义(p〈0.05)。除了刷牙与牙线使用外(p〉0.05).所有行为与其特异的口腔健康知识都显著相关。不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而导致的自尊心变化是OHRQoL中最常受到影响的维度。结论:口腔健康知识本身并不足以改变错误的口腔健康行为。发展基于OHRQoL结果的行为改变干预可能会有所助益。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石河子地区近十年结肠镜下成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结直肠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方法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纳入调查,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历资料,具体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及结直肠腺瘤或CRC的部位、数量、大小和病理类型等。主要观察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检出率,包括10年总体检出率以及前五年(2010—2014年)总体检出率和后五年(2015—2019年)总体检出率。结果共纳入50 645例,经排除标准排除14 931例,最终共35 714例纳入数据分析。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10年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7.65%(6 302/35 714)、4.45%(1 589/35 714)和3.71%(1 324/35 714)。结直肠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20.33%(4 565/22 457)]高于前五年[13.10%(1 737/13 257)];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4.69%(1 053/22 457)]高于前五年[4.04%(536/13 257)];CRC后五年总体检出率[3.30%(741/22 457)]低于前五年[4.40%(583/13 257)]。结论石河子地区2015—2019年结直肠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较大幅度升高,结直肠进展期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升高,而CRC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下降,由此推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结直肠腺瘤对降低CRC发病率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设计: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背景:2015-2017年中国大陆31省份全国横断面数据。调查对象:75 880名18周岁及以上代表中国大陆人口的成年人样本。主要观察指标: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中国成人不同性别、区域和种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通过问卷的方式记录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疾病史。临床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单次)、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lC。结果: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中国成人总糖尿病(n=9 772)患病率为12.8%(95% CI:12.0%~13.6%),已知糖尿病患病率为6.0%(95% CI:5.4%~6.7%),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8%(95% CI:6.1%~7.4%),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95% CI:33.5%~37.0%)。总糖尿病患病率在男性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最高。全国31省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贵州的6.2%到内蒙古自治区的19.9%不等。在被调查的5个民族中,汉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12.8%),回族最低(6.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的总糖尿病(n=8 385)患病率为11.2%(95% CI:10.5%~11.9%)。结论:从2007年到2017年,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略有上升,提示糖尿病仍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SARS-CoV-2特异性抗体的量及动力学变化,以评估抵抗再次感染的保护力和保护期限。方法:自本院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患者中随机收集306例,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浓度。结果:接种第3针后血清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浓度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普遍有效。仅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后血清IgG抗体浓度为0.28±0.71AU/mL,接种第3针后血清IgG抗体的浓度为6.01±2.83AU/mL,加强第3针的效果更好。接种新冠疫苗加强第3针后,体内抗体浓度45天达到峰值,IgG为8.35±1.42AU/mL,随时间延长抗体浓度降低。龙科马公司抗体浓度为IgM8.14±14.28,IgG7.53±0.81,显著高于其余公司。结论:接种第3针患者的血清SARS-CoV-2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显著高于仅接种第1针与第2针的患者,且体内抗体浓度45天达峰值,龙科马公司的疫苗IgM和IgG抗体浓度更高。符合加强第3针接种条件的非感染者,应及时接种,以减少SARS- CoV-2的感染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社区参与慢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横断面研究。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广州市越秀区黄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了解受检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等。所有受检者都接受了视力和眼部检查,包括验光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了本研究,186例男性(41.0%),年龄(65.70±8.27)岁,糖尿病病程(9.46±7.28)年。该人群中近视、远视、散光相应的患病率为22.7%(95%CI:18.8%~26.6%)、47.6%(95%CI:43.0%~52.2%)、50.7%(95%CI:46.0%~55.3%),其中远视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近视仅与教育水平有关(P<0.05),远视与年龄、糖尿病病程有关(均P<0.05),散光、屈光参差均仅与年龄有关(均P<0.05)。结论黄花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屈光不正患病率较高,其中教育水平是近视的影响因素;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远视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散光及屈光参差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