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及不同时机终止妊娠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以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8例早发型重症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全部患者期待治疗,综合分析期待治疗效果和患者病情状况选择适宜时机终止妊娠;根据终止妊娠时机进行分组,终止妊娠周数在30~32周的,为甲组,终止妊娠周数在32~34周的,为乙组,终止妊娠周数在34~36周的,为丙组,分析对比三组孕妇并发症及及围生儿预后。结果丙组孕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和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围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和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周数越少,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越严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延长终止妊娠时间至34孕周以改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前体质指数(BMI)与子痫前期(PE)发生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宫内妊娠,孕周为6~8周+6,排除有基础性疾病和病历资料不完整者,共计42 427例孕妇,其中诊断为PE者659例。依据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42例)、正常体重组(422例)、超重组(138例)和肥胖组(57例),对4组孕妇PE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妊娠前BMI对PE临床特征(包括PE的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PE的发生率为1.55%(659/42 427);其中,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的PE发生率分别为0.61%(42/6 941)、1.44%(422/29 297)、2.62%(138/5 273)和6.22%(57/916)。校正产次、年龄、文化程度、PE病史、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史等混杂因素后,与正常体重组比较,低体重组晚发PE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OR=0.50,95%CI为0.33~0.72,P<0.01)、超重组晚发PE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1.57,95%CI为1.23~1.99,P<0.01)、肥胖组早发和晚发PE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早发PE OR=2.15,95%CI为1.03~4.02,P=0.027;晚发PE OR=4.25,95%CI为3.00~5.91,P<0.01);低体重组不伴严重表现的PE(OR=0.54,95%CI为0.30~0.89,P=0.024)和重度PE(OR=0.51,95%CI为0.33~0.75,P=0.001)的发生风险均显著降低、超重组重度PE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1.42,95%CI为1.10~1.83,P=0.007)、肥胖组不伴严重表现的PE(OR=5.11,95%CI为3.22~7.84,P<0.01)和重度PE(OR=2.97,95%CI为1.95~4.38,P<0.01)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升高。659例PE孕妇中,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中位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2 420 g(1 602~2 845 g)、2 435 g(1 692~3 030 g)、2 540 g(1 922~3 132 g)和2 950 g(2 050~3 360 g);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肥胖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增加(P<0.05)。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大于胎龄儿(LGA)的发生率分别为0(0/42)、3.3%(14/422)、7.3%(10/138)和17.5%(10/57),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肥胖组LGA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妊娠前超重和肥胖是PE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晚发PE具有更密切的关联。妊娠前肥胖相关的晚发PE出现较多LGA新生儿。建议妊娠前控制体重、妊娠期限制体重增长及血压管理,以降低PE发病率,保障母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处理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终止孕周分为3组,A组28周~31+6周16例,B组32周~33+6周24例,C组≥34周24例。结果A、B、C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A组最低,但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期待时间以C组最长,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新生儿死亡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死亡率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前期待是安全有效的,但需密切监测母胎病情变化,掌握终止妊娠时机极为重要,适当的期待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硝苯地平片与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4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 2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硫酸镁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硫酸镁与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常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70.0%,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05;实验组患者后血细胞压积与血黏度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联合硝苯地平片与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够改善患者机体中环境紊乱现象,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3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及36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测定。结果①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中IL-6(237.24±32.13)pg/ml、TNF-α(1.82±0.28)ng/ml的表达显著高于aY-常妊娠组IL-6(118.79±15.71)pg/ml、TNF-α(1.18±0.14)ng/ml(P<0.05);②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中IL-6(239.72±21.19)pg/ml、TNF-α(1.93±0.15)ng/ml的表达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IL-6(197.79±19.9)pg/ml、TNF-α(1.59±0.13)ng/ml(P<0.05);③轻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血清中IL-6、TNF-α的高度表达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两者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6月,纳入我院收治的10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检测结果予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BNP、sFlt-1指标低于对照组,NO指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血清标志物BNP+sFlt-1+NO联合检测时,高于BNP+sFlt-1以及BNP+NO,ROC下曲线效能为0.908。结论 在子痫前期临床诊断工作中,通过对血清BNP、sFlt-1、NO指标联合检测时,相较于单个指标准确率更高,能够明确判断患者病情进展程度,有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子痫前期患者母婴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0例子痫前期患者。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5例)和研究组(护理干预,5例),重点观察母婴预后情况。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病情监测、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和定期复查等。通过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的母婴预后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20% vs 40%),其中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0% vs 20%,早产率为10% vs 20%。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相较于参照组的10天显著缩短。此外,研究组新生儿健康评分(Apgar评分)高于参照组,分别为8.5 vs 7.8;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10% vs 20%。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干预对改善子痫前期患者的母婴预后具有显著效果。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子痫前期患者的母婴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升新生儿健康状况。建议临床推广应用该护理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