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溶栓技术对脑梗塞的疏通作用,及其对脑出血时间及脑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提高急性闭塞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46例来自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临床确诊为急闭性脑梗塞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针对性介入溶栓治疗及护理干预,分析介入溶栓术对急闭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脑梗塞患者经针对性介入溶栓术护理后,整体预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都有显著提升,差异较为明显。结论介入溶栓再通技术能有效缩短患者脑部缺血的时间,从而最大化恢复患者的正常脑功能,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较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IVT)后桥接血管内治疗(EVT)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IVT桥接EVT治疗的203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EVT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与非替罗非班组(123例),将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根据是否行急诊支架植入术分为支架植入组(52例)与非支架植入组(28例)。分别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术后24 h、2~3 d及90 d颅内出血(ICH)或术后3~90 d新发ICH发生率,致死性ICH发生率,术后90 d死亡率]和预后的差异。结果(1)与非替罗非班组比较,替罗非班组男性、串联闭塞、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者占比较高,心房颤动者占比较低,手术时间较长,脑卒中类型的分布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与非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24 h ICH发生率、术后2~3 d ICH发生率、术后90 d ICH发生率、致死性ICH发生率、术后90 d死亡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非支架植入组比较,支架植入组患者串联闭塞、球囊扩张者占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组与非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术后3~90 d新发ICH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支架植入组比较,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后24 h、2~3 d及90 d ICH发生率,致死性ICH发生率,术后90 d死亡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接受IVT后桥接EVT术中使用替罗非班总体是安全的,但如果术中再行急诊支架植入术则会导致ICH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腔内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5年来的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采用腔内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分析其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有效的术前护理使患者身体指标、心理状态达到手术标准。术后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黑矇、失语症状(13.3%),2例患者出现突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症状(6.7%),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反应(80%)。结论颈动脉是脑的门户,它的侵入性治疗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心脑并发症,严重的有脑卒中,甚至死亡。护理主要严密监测病人的意识、瞳孔、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下肢血运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诊断的124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2例,采用数字血管减影检测。观察组62例,采用CT血管成像检测。对两组患者血管诊断结果和检查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轻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重度狭窄方面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闭塞方面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在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我院就诊于2019年10月10日~2022年5月30日疑似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全称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全称CT angiography,简称CTA),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TA诊断效能、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检出情况。结果 (1)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检出情况: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检出率,DSA、CTA方式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2)诊断效能;CTA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一致性均较高,误诊率、漏诊率较低。结论 在诊断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价值较高,诊断一致性较高、符合率高等,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large vessel occlusion, LVO-AIS)患者机械血栓切除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后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且术后血管再通达到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mTICI)血流分级2b级及以上LVO-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RAPID软件自动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CT灌注成像参数。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2分)和转归不良组(>2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转归的CT灌注成像参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CT灌注成像参数对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8例LVO-AIS患者,男性52例(59.1%),中位年龄71岁(范围58~78岁),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14分(范围11~17分)。11例(12.5%)接受静脉溶栓桥接MT治疗,77例(87.5%)接受直接MT治疗。90 d转归良好47例(53.4%),转归不良41例(46.6%)。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基线NIHSS评分、血管闭塞部位、基线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尝试取栓次数、VCBF<30%、VTmax>6 s、VCBF>30%/不匹配体积以及低灌注强度比值(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 HIR)与转归良好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优势比(odds ratio, OR)6.200,95%置信区间(confifidence interval, CI)1.225~31.374;P=0.027]、基线NIHSS评分(OR 1.188,95% CI 1.00~1.404;P=0.043)和VCBF<30%(OR 1.079,95% CI 1.03~1.123;P=0.027)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VCBF<30%以及三者联合预测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39、0.882和0.914。VCBF<30%在单因素预测转归不良方面的诊断效能最高,当截断值为16 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9%和78%。结论基于CT灌注成像的RAPID软件分析参数可用来预测LVO-AIS患者MT术后的临床转归。VCBF<30%>16 ml对MT术后转归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机械血栓切除(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与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VT)桥接MT(IVT+MT)治疗高血栓负荷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血栓负荷评分≤6分并接受血管内治疗(MT或IVT+MT)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对直接MT组与IVT+MT组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情况、临床转归、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在卒中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115例,年龄(65.4±12.0)岁,男性70例(60.9%);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18.0(14.0~22.0)分;直接MT组70例(60.9%),IVT+MT组45例(39.1%);49例(42.6%)转归良好,66例(57.4%)转归不良。直接MT组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210(130~255)min对230(187~268)min;Z=-1.982,P=0.047]和发病至血管成功再通时间[283(228~358)min对320(268~385)min;Z=-2.017,P=0.044]显著短于IVT+MT组,但血管成功再通率(84.4%对81.4%;χ2=0.173,P=0.677)、术后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6.7%对7.1%;P=1.000)以及90 d转归良好率(40.0%对44.3%;χ2=0.206,P=0.650)与IVT+MT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尽管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7.1)d对(10.6±6.6)d;t=1.128,P=0.262],但直接MT组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IVT+MT组[80 328(63 214~101 136)CNY对88 517(68 001~115 590)CNY;Z=-1.972,P=0.049]。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收缩压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1.03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5~1.062;P=0.019]、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1.117,95% CI 1.029~1.213;P=0.008)和基线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较低(OR 0.189,95% CI 0.056~0.641;P=0.008)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而血管内治疗方式与转归无独立相关性。结论对于高血栓负荷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直接MT的血管成功再通率和临床转归良好率与IVT+MT相当,但花费更少。因此,直接MT可能是治疗高血栓负荷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更好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行HSCT且生存期>100 d的患儿中,诊断为BOS的7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随访结束时,BOS发病率为4.6%(7/152例),其中男5例,女2例;HSCT至诊断BOS中位时间为15个月(9~27个月)。7例患儿中,5例诊断时存在干咳和活动后气促,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5例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率CT示5例存在马赛克征,4例存在支气管壁增厚。4例患儿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均见支气管内有絮状分泌物,3例患儿支气管内有膜状物形成,有的管腔完全闭塞,予异物钳疏通。经氟替卡松、阿奇霉素及孟鲁司特钠治疗(FAM方案)后5例患儿肺功能明显改善,2例无效,有效率为71.4%。结论儿童HSCT后BOS多以干咳、活动后气促起病,规律的肺功能筛查有利于发现无症状患儿。BAL可清除炎症因子,必要时应用异物钳疏通阻塞的支气管以快速缓解症状,为药物治疗争取时间。FAM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BO的患儿59例(BO组)、同期的轻症支气管肺炎患儿43例(轻症肺炎组)、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18例(重症肺炎组)以及正常体检儿童15名(正常对照组)。于患儿住院首日(入院时)及最后一日(出院时)(正常对照组于体检当天)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及蛋白酶3(PR3)-ANCA的抗体浓度,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入院时BO组的MPO-ANCA、PR3-ANCA的阳性率及滴度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重症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而轻症肺炎组、重症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BO组的MPO-ANCA、PR3-ANCA的阳性率及滴度水平仍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与重症肺炎组(P值均<0.05),而轻症肺炎组与重症肺炎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O组、轻症肺炎组、重症肺炎组患儿入院时与出院时MPO-ANCA、PR3-ANCA阳性率与滴度水平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O患儿的MPO-ANCA及PR3-ANC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ANCA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儿童BO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术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治疗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就诊选择采用导管溶栓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27例(33条患肢)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导管溶栓术后,31条患肢成功行腔内血管成形治疗,手术成功率93.9%(31/33);腔内治疗成功患者ABI从术前的0.47±0.09提高到术后的0.80±0.11 (P<0.01);术后随访6、12、24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0.32%、80.65%、77.42%。术后血肿形成1例(3.85%),未出现髂动脉破裂,动静脉瘘、深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结论导管溶栓能够有效地减少甚至去除动脉腔内血栓容积,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治疗TASC D型主髂动脉闭塞成功率高,近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从最原始的形态学分类到现在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历经数百年的历史。2018年国际血管异常研究会(ISSVA)在1996版、2014版分类基础上,对血管肿瘤进行细化及补充,增添了15种少见的血管肿瘤;脉管畸形中,对毛细血管畸形亚型进行重新分类,将"疣状血管瘤"更名为"疣状血管畸形",增添了"肢体毛细血管畸形合并先天性非进展性肢体过度发育"、"CLAPO综合征"等疾病,并增加了PIK3CA相关的过度增殖性疾病谱这一类疾病。本文阐述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分类萌芽、传统分类及现代分类,比较1996版、2014版及2018版ISSVA分类的异同,并阐述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现代分类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