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理化检验质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事件处理耗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12-2021.11月,6年内发生的6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5.12-2018.11月为对比期,此期间采取常规管理,2018.12-2021.11月为研究期,此期间实施理化检验质控,两个时期个选取3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两个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研究期出具报告时间、处理耗时均明显低于对比期,同时研究期民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化检验质控可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效率,缩短报告时间,减少事件处理耗时,保证公共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调剂监管在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12月以及2021年1月-12月期间本院中药房各随机选取的200张中药处方。2020年中药房实施常规管理干预,2021年中药房实施中药调剂监管干预,并就管理效果展开对照分析。结果 中药调剂监管实施后中药处方调剂差错事件、后药物不良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调剂监管的应用可提升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并减少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用药安全性的确保有显著意义,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Leber先天性黑矇(LCA)致病基因类型及临床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至2020年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并经基因检测确诊的LCA患者2例及其家系成员6名纳入研究。2例患者来自2个无血缘关系家系,均为先证者。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行裂隙灯显微镜、超广角眼底照相、自身荧光(AF)、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采集所有受检者外周静脉血3~5 ml,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新一代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包含381个致病基因的遗传眼病捕获芯片进行测序以获得致病基因及突变。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进行Sanger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突变位点的致病性。Sanger测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家系内共分离验证突变位点。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27岁。自幼双眼视物不见,伴眼球震颤、指压眼征1例。家系1先证者(F1-Ⅱ-3),视盘边界清楚,视网膜血管走行及黄斑中心凹未见异常。F-VEP检查可见双眼最大正向波隐含期大致正常,振幅大幅下降。家系2先证者(F2-Ⅱ-1),视盘蜡黄,视网膜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呈"金箔样"改变。双眼视网膜大片弱AF。家系成员眼部表型未见异常。基因检测结果显示,F1-Ⅱ-3携带GUCY2D基因c.835G>A(p.D279N)(M1)及等位基因外显子9~19号缺失(M2)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母亲分别携带M2、M1杂合突变。F2-Ⅱ-1携带CRB1基因c.1576C>T(R526X)(M3)、c.1522T>C(C508R)(M4)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母亲分别携带M3、M4杂合突变。M2、M4为新发现突变位点。结论GUCY2D、CRB1基因的相关致病性突变分别导致家系1和家系2患者罹患LCA1型、LCA8型;不同致病基因其临床表型存在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反应性一过性黑矇的临床特点与诱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接诊的高原反应性一过性黑矇2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详细病史记录、系统专科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分析临床特点,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本研究高原反应性一过性黑矇,大多在急性高原暴露后10~15 d发病,全部为双眼发病,表现为全视野模糊甚至失明,持续10~60 s,发作频率每天至少6次,发病时常伴随心慌或头昏。急性高原暴露后感冒病史、早期体力活动、情绪紧张焦虑可能是诱发因素。所有患者经心理干预、吸氧、充分休息及适当的对症治疗2~5 d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高原反应性一过性黑矇的防治原则是保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紧张,氧疗是治疗的重要方法。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成人正畸前牙区出现“黑三角”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牡丹江附属红旗医院正畸科门诊收治的成人正畸治疗患者80例,依据样本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搜集病例,将正畸治疗前,无明显牙龈增生或退缩,前牙列完整,前牙区牙周状况良好,治疗前与治疗后均未出现“黑三角”纳入对照组,正畸治疗前,无明显牙龈增生或退缩,前牙列完整,前牙区牙周状况良好,治疗后出现“黑三角”纳入观察组,各40例。比较分析前牙区出现“黑三角”的相关因素等情况。结果: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正畸治疗后牙齿起始错位的情况,牙冠解剖形态,接触点至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均是前牙区出现“黑三角”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成人正畸治疗患者,发现前牙区出现“黑三角”是多因素的,与牙齿起始错位的情况,牙冠解剖形态,接触点至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等因素有关。通过探究正畸期出现“黑三角”的相关因素,降低正畸期出现“黑三角”的几率,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简介:目的评价山西省实施日本无偿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的成效。方法对山西省2002~2006年实施日本无偿援助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情况进行总体分析。结果项目实施后,DOTS覆盖率达100.00%,2002~2006年共发现53420例涂阳肺结核病人,涂阳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由2002年的19.07/10万上升到2006年的43.85/10万;全程督导52494例,全程督导管理率达98.27%;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47721例,总治愈率达89.33%。结论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DOTS策略得到扩展,为本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