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X线及超声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20例,采用X线与B超两种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准确率及穿刺的并发症。结果 X线及超声检查均对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诊断及定位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81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高频超声检查,以穿刺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在乳腺结节良性、恶性鉴别中的价值。同时对比良性、恶性超声血流信号、影像学特征差异。结果 高频超声在乳腺结节良性、恶性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83.33%(20/24),特异度89.47%(51/57)。恶性结节血流信号丰富检出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显著(p<0.05)。恶性结节边缘清晰、形态规则少于良性结节,钙化多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结节良性、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医师可依据血流信号等对病灶性质加以鉴别。
简介:当归多糖铁是本实验室利用当归多糖和高价铁为原料合成的新型抗贫血药物。本实验主要考察当归多糖铁复合物(APIC)对溶血性贫血小鼠和骨髓损伤小鼠的治疗效果。通过腹腔注射苯肼建立溶血性贫血小鼠模型,监测给药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等血液指标的变化和网织红细胞的恢复情况。用环磷酰胺(CY)和氯霉素(CH)造成小鼠骨髓损伤,观察当归多糖铁对造模小鼠的治疗作用。溶血性贫血小鼠给予高、中剂量当归多糖铁治疗组和治疗对照药物后,各项检测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后Hb和HCT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当归多糖铁低剂量给药组的各项检测指标与模型组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要略优于模型组。当归多糖铁在贫血早期能明显促进网织红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溶血性贫血小鼠网织红细胞的恢复效果较好;当归多糖铁能减少骨髓损伤小鼠的骨髓脂肪细胞增生,促进其骨髓恢复。此报道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当归多糖铁复合物具有一定的治疗溶血性贫血和减少化学药物对骨髓的损伤作用。
简介:本文对1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给予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和康力龙,治疗期间观察血象、HCT、骨髓红系百分比、血清铁及血压的变化,设对照组为同期16例慢性再障患者,单用康力龙治疗。结果:rHuEPO组4例缓解,9例明显进步,3例无效,有效率81.25%。对照组2例缓解,5例明显进步,9例无效,有效率43.75%。rHuEPO组优于对照组(P<0.05)。rHuEPO组治疗后3个月平均总输血量为180ml,对照组为650ml,输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清铁治疗前30.09±3.18umol/L治疗后22.86±3.54umol/L(P<0.01);血压治疗前15.75±0.89/10.33±1.32kPa,治疗后16.61±1.04/10.95±1.36kPa(P<0.05),未出现缺铁症、高血压、血栓形成及过敏等副作用。
简介:目的:评价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T细胞(CD3^+、CD4^+、CD25^+)、自然杀伤细胞(CD3^-、CD16^+、CD25^+)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及其与AA发病、免疫抑制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初诊AA患儿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并与正常儿童35例对照。病例组分为免疫正常组和免疫异常组,均接受常规和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初诊再障患儿外周血CD8^+、CD25^+T细胞均显著增高(P〈0.01),CD4^+T细胞(P〈0.05)、CD3^-、CD16^+、CD56^+细胞(P〈0.01)、CD4^+/CD8^+比值(P〈0.05)均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型患儿的免疫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大多数AA患儿存在CD4^+/CD8^+比值失调,CD25^+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参与了发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了解发病机理、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1例40岁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口服甲巯咪唑10mg,3次/d。1个多月后出现高热、肛周疼痛,查白细胞减少,立刻停用甲巯咪唑,用甲硝唑、头孢呋辛抗感染,症状未缓解,并出现心悸、胸闷、食欲不振、少尿,5d后入院。查T40℃,P140/min,R30次/min,BP60/30mmHg。四吱可见散在瘀斑,肛周可见一1.5cm×1.5cm溃疡,有脓性分泌物。WBC0.4×10^9/L,N0.16,Hb94g/L,PLT11×10^9/L。骨髓检查:增生减低,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值(M:E)=0.5:1,粒、红细胞两系罕见,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少见,淋巴细胞0.51,浆细胞0.13,网状细胞0.345。血K^+2.9mmol/L,Na^+134mmol/L,Ca^2+1.6mmol/L,AST53U/L,ALT207U/L,白蛋白20g/L,总蛋白48g/L。甲状腺功能检查:FT338.43pmol/L,FT438.36pmol/L,促甲状腺素未测到。尽管进行对症、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其甲状腺危象仍然存在。次日凌晨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死亡。
简介:目的探讨筛查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的较佳采血方法。方法对650例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分为脐静脉采血组和股静脉采血组,分别采脐静脉血和股静脉血进行A身对照分析。结果2组地中海贫血标志物(异常血红蛋白、HBA含量、HbBart’s)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穿刺成功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脐静脉采血组为100%,股静脉采血组为78%,P〈0.01)。2组采血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脐静脉采血组为(1.40±0.29)min,股静脉采血组为(5.69±0.85)min,P〈0.01]。结论脐静脉采血组比股静脉采血组采血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问短,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且新生儿无痛苦、家属易接受,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健康体检者400例为对象,为其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研究对象的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参照上述指标的正常值,判断是否为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结果:86.75%的患者血常规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与白细胞计数处于正常范围,13.25%的患者检测结果显示异常,其中58.49%的患者检查为贫血,41.51%的患者检查为白细胞减少症。结论:血常规检查能有效筛查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与白细胞计数的检测结果,判断受检对象是否具有贫血或白细胞减少。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置放金属支架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8年9月间无法进行外科根治手术的恶性梗阻的患者,共有42例接受了胆道金属支架置放术和随访观察。结果置放成功率与临床有效率分别是95.2%和95%,没有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7d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73.7%,60天内的病死率为5%。支架置入后存活时间最短33d。有13例(22.5%)分别于术后3~37月发生支架阻塞,经ERCP确定为支架阻塞,分别给予塑料支架置放术,其中5例先后予以2~4次塑料支架置放或更换术,最长存活者已4年余。结论内镜下置入金属支架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解除梗阻,持久胆汁引流消除黄疸,恢复肝功能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从而起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地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地生存时间与质量;特别中晚期胆道肿瘤患者基本可替代姑息性胆道手术治疗。
简介:正常组织中用于供能的脂肪酸主要来自饮食中的游离脂质,但在生长旺盛的肿瘤组织中,能量却来自于脂质的重新合成,所以在不同来源的肿瘤组织中见到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变化,在原发肿瘤中和肿瘤发生相关的生脂基因功能已经基本明确.研究表明在肿瘤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1、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肿瘤的生成和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脂肪酸的功能与能量贮存、生物膜的结构、信号转导和蛋白质的乙酰化有关,但是现在对脂肪重新生成进程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由于耐药性的产生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恶性肿瘤的化疗效果一直不满意,为了寻找新的、选择性抗肿瘤方法,以脂代谢催化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的临床控制效果。方法:择选我院2016年1 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 例肺腺癌晚期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47 例。对照组给予引流胸水,并且给予白介素-2灌注于胸腔内。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药+针刺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检查测试癌胚抗原( CEA) 、机体内缺氧的诱导因子-1α( HIF-1α) 和血管中内皮生长因子( VEGF)情况,在拔管后半月进行复查,采用超声检查的方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测量,积液的深度测量是以超声检查在液性暗区的最深处进行标记测量。在治疗前后采用常用的KP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及健康表现。评分越高说明效果越好,对治疗的耐受力越好。结果:治疗之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5.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 P<0.05) 。治疗之后,2组患者胸水中的CEA、VEGF、HIF-1α情况均明显降低(P均<0.05) 并且实验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均<0.05)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KPS均显著提高,实验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