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00 例,以随机数组法为基础随机划分为对照组( n=50 )与观察组( n=50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转入急诊室消耗的时间、分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转入急诊室消耗的时间与分诊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五级法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价值。方法:向研究中纳入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样本量为78例,进行随机分组,一般组、试验组各39例,予以一般组常规护理,应用五级法对试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评价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住院期间的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GQOLI—74评分相较于一般组明显更高,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五级法早期康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病人由责任心强、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由工作经验较少、未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卧床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13例病人发生心绞痛,2例和7例病人出现并发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非常好,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卧床天数,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士临床思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治疗途径。方法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该组采用医院制定的临床治疗和心肌医院的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和健康教育知晓率较高,睡眠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与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急诊积极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8 月 急诊部门接收的 60 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CS )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30 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采取常规救助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积极护理方式,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急救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将积极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急诊患者护理期间,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急诊积极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胸前区疼痛等症状发作在12h内或虽超过12h但症状持续存在的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90~120min内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能迅速成功地再通血管,为缺血心肌重建血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不但需对其进行科学治疗,还需通过相关措施展开护理,以此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促进。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都为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中选择70人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比患者的院内PCI复发率和院内AMI 复发率。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的PCI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其AMI复发率和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 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对其应用早期康复活动五级法,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护理,让疾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而且预后效果也得到一定提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五级法护理 早期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时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3例,均实施介入治疗,护理模式分组,A组(心理护理)41例,B组(常规护理)42例,比较心理状态变化、满意度。结果:心理状态比较,A组抑郁[(28.73±4.21)分]轻于B组[(40.25±4.53)分],A组焦虑[(29.32±4.07)分]轻于B组[(41.37±4.62)分](P<0.05);满意度比较,A组[97.56%(40/41)]高于B组[78.57%(33/42)](P<0.05)。结论:在急性心梗介入治疗中联合开展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心理状态健康,提高心梗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满意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随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相比对照组的74%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比对照组的22%明显更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医学对象,样本数量有86例,2021年1月为首例患者来院就医的时间,2022年12月为第86例患者来院就医的时间,所有对象被随机均等拆分至对照及观察这两个研究小组中,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43例,前者的解决方法为常规护理,后者的解决方法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在心理状态以及心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可知,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相关指标数值均较低,干预后的心功能指标均较优,生活质量(SF-36)指标得分均较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经过优质护理方案的科学干预后,较为负面的情绪得以明显缓解,心功能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可促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的改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护理 临床效果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间在本院接诊的60例患者,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患者。常规组按照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按照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方法,对两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为(21.26±4.1)d比常规组时间短(P<0.05)。在接受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干预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患得并发症率明显高于干预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重症监护优化干预方法大大提高了护理效果,不仅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而且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中心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胸痛中心成立前后 60 例急性心梗患者,其中对照组 30例(胸痛中心成立前),观察组 30例 (胸痛中心成立后 )。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比较两组于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实施抢救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患者进院实施抢救时间、进入导管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时间和住院时间、医护配合以及安全转运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胸痛中心成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争取了抢救时机,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 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保障 。

  • 标签: 急诊 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并记录在进出急诊室时间、心电图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与院内再PCI率等方面对病人的急救效果,来判断对其影响。结果 观察组病人在进出急诊室时间、心电图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与院内再PCI率方面的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针对46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研究,并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23名病人。其中对照组病人是由病人家属亲自送往医院。研究组病人则接受的是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病人死亡率和并发症出现率。结果:在抢救时间、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为急性多部位重症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有效护理方案。方法: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多部位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全部患者均行PCI手术,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26例)、研究组(人性化护理,26例),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结果: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采用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多部位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帮助患者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缓解不良情绪。

  • 标签: 急性多部位重症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护理措施予以分析总结。方法:确定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入的80例AMI患者为目标进行实验,对其展开院前急救、院内抢救一系列护理配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救治与护理,有73例患者好转出院,其中治愈者48例、治疗好转者25例,救治成功率为91.25%,其余患者宣告死亡,死亡率为8.75%。结论:为AMI患者展开一系列规范、合理的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护理策略十分必要,为患者赢得宝贵救治时间的同时可进一步强化急救效果,减少死亡风险。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院内抢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共纳入66例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选取于2020-3至2021-7),以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急救组(各33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较参照组,急救组发病至抢救时间、溶栓治疗时间、住院天数等明显更短,急救组抢救成功率更高,院内再次复发以及院内二次手术率更低(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中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依据,所有入选者均为急诊急救病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救成功率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救时间依次为(33.27 5.26)min、(58.43 5.02)min,且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93.3%)急救成功率比对照组(73.3%)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列为常规组,另将本院于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列为路径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急救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路径组相较于常规组在分诊停留、分诊评估及急救方面耗时较短,且疼痛缓解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