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客观评价ICU临床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一步研究ICU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接收的50例ICU患者(A组),应用循证护理;同期选取50例ICU患者(B组)作对照,应用常规护理。在全面观察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指征的基础上,客观比较2组入选患者SDS分数以及SAS分数。结果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A组入选患者SDS分数(39.53±5.13)分,B组(56.23±7.02)分;A组入选患者SAS分数(40.01±3.88)分,B组(55.21±6.25)分,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于其治疗期间开展循证护理方案效果突出,是提升患者临床效果、改善其预后水平的重要手段,可推广。

  • 标签: ICU 循证护理 SDS分数 SAS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板蓝根的药理成分及其应用。方法从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处方中随机抽取118份板蓝根处方,对这118份关于板蓝根药物的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其药理成分以及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结果板蓝根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眼部疾病等,我院在应用板蓝根方面较为合理,不合理应用率仅为2.5%,合理应用于高达97.5%。结论在日后针对于板蓝根应用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成分及其应用,最大程度的提高板蓝根的合理应用率,实现对患者的科学治疗。

  • 标签: 板蓝根 药理成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远程医疗会诊是一新型就诊模式,通过我院远程医疗会诊80例的实践,分析远程医疗会诊在我院应用取得成效与不足,说明远程医疗会诊对解决我院影像科诊断疑难病例,提高医生诊断水平;解决病人看病难问题,减轻病人看病负担和提高我院知名度等方面成效明显。为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更应重视、探索和发展这种新型会诊模式。

  • 标签: 远程医疗会诊 医学影像 疑难病例 成效
  • 简介:现代医院正在向集约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计算机识别的效率,增强其灵活性和准确性,使人们摆脱繁杂的统计识别工作,传统条形码、二维条形码、先后问世,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医院信息系统中采用条形码技术已经成为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应用热点。就在条形码技术方兴未艾之时,一种新兴的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又向我们走来。本文就RFID的优势和它在医院中的应用尝试进行探讨

  • 标签: 射频识别 RFID 电子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两种静脉全麻方法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表现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联合地佐辛进行全麻,对照组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全麻,根据患者的苏醒时间、出院时间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的完成胃肠镜检查,应用异丙酚联合地佐辛、芬太尼进行全麻均能顺利的完成胃镜检查,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出院时间等进行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两种全麻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取得的疗效均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为了避免并发症,应该在术中密切的观察患者,减少患者任何的不良反影。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麻醉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病人在灌肠过程中的痛苦,提高灌肠效果。方法对病人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改良—深度灌肠法,插入深度为20—25cm,作用于乙状结肠,提高灌肠效果。结果深度灌肠解决了病人灌肠不彻底,减少清洁灌肠的次数,提高了肠道的清洁度,提高灌肠效果。结论提高病人对灌肠耐受性,提高灌肠效果,减轻病人在灌肠过程中的痛苦。

  • 标签: 深度灌肠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确定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制订并实施护理方案。结果本组病例发生感染2例,术后数字疼痛(NRS)评分眨2)3分58例,母乳喂养70例,产褥操98例。结论产妇剖宫产术后应用循证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开始在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实施一年后,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综合评价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患纠纷发生率较未实施前有明显改善,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风险管理对内科护理进行管理,有效提高了内科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风险管理值得持续不断地在内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内科护理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剖宫产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剖宫产的孕妇12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和硬膜外麻醉(EA)组。对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监控,并且对麻醉时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比起硬膜外麻醉组的患者,其麻醉生效速度比较快,胎儿分娩出的时间比较短,其余的例如麻黄素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孕妇的不良反应等等均没有什么太大差异。结论剖宫产手术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很好,麻醉速度快,使用剂量低,并发症情况比较理想,因此这些特点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比较普遍。

  • 标签: 剖宫产 麻醉 腰硬联合 硬膜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200名剖宫产产妇,将此200名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即普通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从而对比产妇在剖宫产后的恢复疗效、心理状况、满意程度。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舒适护理有利于剖宫产的孕妇产后恢复;有利于消除郁闷、焦虑、易怒的不良情绪反应;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满意度。结论舒适护理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有益于剖宫产妇术后的恢复,有益于产妇与医务人员更好的沟通,缓解医患关系,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剖宫产 舒适护理 护理
  • 作者: 王永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衡水市中医医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摘  要】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我国的中医医疗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由于中药制剂的的毒性低,对人体的伤害较小。然而这促使了中药制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我国医学领域更是加大了对中药的研究力度,并且在中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临床在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方面,仍然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本文仅对中药制剂临床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方案,以供参考。  【
  • 简介:摘要中药注射剂型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的特点,较好地发挥了中药注射剂治疗极危重症的作用。特别是在非典,甲流,手足口病,中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等这些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治疗和防控上,中药注射剂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频发,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中药注射剂对人民身体健康有利的一面,值得探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医学模式的形成,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各个方面都比较高,逐渐推动了医院护理模式的转变,使得医护人员从以疾病为重的传统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新医学模式,向新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了整体护理的观念,从而促进新医学模式运用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体护理的快速发展。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护理人员除了要密切关注患者疾病治疗的进展情况外,还需要关注影响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比如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等。在整体护理中落实新医学模式的措施包括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整体护理规范化、提高护理队伍的知识和技能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等等。

  • 标签: 整体护理 新医学模式应用 联系 实施措施 以人为本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椎管内麻醉在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椎管内麻醉的1000例患者和1000例对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VRS镇痛评级来探讨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论分娩的孕妇接受椎管内麻醉,其麻醉效果优秀,患者的疼痛感比较低,整个过程安全高效,不会对母体和婴儿产生负面影响,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具有帮助。

  • 标签: 麻醉 分娩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食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各类良恶性食管狭窄,尤其是恶性狭窄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法。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可使该技术更安全有效。

  • 标签: 食管 梗阻 支架 临床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诊断腹部创伤的应用价值并且分析腹部创伤的CT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通过CT诊断的60例腹部创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60例患者中选择51例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发现有48例与CT诊断结果一致,CT诊断准确率为96.0%,4例CT诊断不符合,原因为血管损伤。结论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CT扫描技术进行腹部创伤的诊断,具有比较高的正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腹部创伤 CT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医院临床中应用抗生素后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并就此提出一些应用对策,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实施抗生素救治后出现不良症状的362例患者及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调查与统计结果制定相关的应用对策。结果本组364例患者的不良反应表现中,有24.2%为过敏性休克,19.8%为皮疹,16.8%为高热,13.7%为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较多的抗生素主要为青霉素G、头孢他啶以及头孢曲松钠。结论临床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树立合理使用意识,结合患者的适应症、禁忌证及过敏史对抗生素进行选择,并通过注重监测与尽早处理问题等方式,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