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要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深刻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谋篇布局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加强大力拓展就业市场和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精准服务,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指导,全方面多点位保障大学生就业,加强就业工作推进情况的督查和考核,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简介: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大, 一方面, 促进了经济发展, 提高了全民素质;另一方面, 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教育部公布的有关数据表明, 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338万人, 比2004年增加58万人, 就业率在75%左右, 近85万毕业生当年未能就业;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 比上年增加75万人, 约有104万毕业生当年未找到工作;2007年是我国高校扩招的第四个毕业高峰年, 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495万人, 比上年增加82万, 增幅达19.9%, 已超过当年新增就业岗位计划的50%以上, 预计当年不能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24万人, 加上以往未就业毕业生 。
简介:摘要:我国的职业指导在20世纪初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 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一些留学生回国的推动下, 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时的口号是:使无业者有业, 有业者乐业;求人者得人, 求事者得事。主要工作是调查职业需求;调查毕业生资源;向毕业生演讲职业需求等。这是帕森斯模式在中国的最初实践。在中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后, 80年代再次兴起职业指导, 人们对其意义和必要性、重要性等方面的理解是深刻的, 但对其本质的理解带有历史的惯性或由于工作的紧迫还来不及理论思维, 仍然是帕森斯式的“就业安置”。对普通的择业者来说, 就业安置是需要的, 但对学生这一个特殊的对象群体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只局限于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安置, 特别是强调人与职业的匹配问题就受到现实的挑战:到学生毕业时, 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已非常明确, 学生也已经没有发展的余地, 他们只能根据现有的条件在少数几种职业中作出决策, 抑或在信息匮乏中待业而无所适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生生存》的报告中, 批评这种人与职业的客观配对是“新马尔萨斯论”;并且认为, 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某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 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由此我们反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只局限于政策说明、信息服务、技巧点拔, 其弊端显而易见。必须理性地思考和回答就业指导应为何的问题。只有如此, 才能使就业指导实现其功能化的表达。
简介:摘要:自从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摆在台面上,随着时代进步,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高,每年党和国家都在出台专门的措施指导大学生就业,但是依然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并不是因为党和国家的措施无效,反而是一些主客观因素在影响,在无法改变经济下行压力、大学生毕业人数多、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等客观因素存在事实的条件下,必须持续强化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调整专业教育,增强教育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点,也是理想路径,为此采取综合分析法、文献法、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指导策略展开分析,围绕就业创业指导,提出了指导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