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噬在缺血后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32只,9~12周龄,体重25~29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缺血后处理+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IPO+3-MA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45 min恢复灌注2 h的方法制备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O组于恢复灌注前3 min给予3个循环灌注30 s,缺血30 s的处理。于再灌注2 h时采集股动脉血样,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浓度,随后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Chiu评分,计算肠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p62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IR组和IPO组Chiu评分升高,血清DAO、D-乳酸和I-FABP的浓度及肠组织含水量升高,肠组织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与IIR组比较,IPO组Chiu评分降低,血清DAO、D-乳酸、I-FABP浓度和肠组织含水量降低,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与IPO组比较,IPO+3-MA组Chiu评分升高,血清DAO、D-乳酸、I-FABP浓度和肠组织含水量升高,LC3Ⅱ/LC3Ⅰ比值降低,Beclin-1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P<0.05)。结论自噬参与了缺血后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简介:摘要近年来,脓毒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引起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心功能抑制是引起脓毒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因素,功能紊乱的线粒体作为持续炎症刺激,诱发细胞凋亡,导致心肌功能障碍。线粒体自噬是对脓毒症引起炎症反应的代偿机制之一,能够特异性清除因氧化应激、钙超载、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等引起的受损线粒体,维持细胞活力和呼吸,为机体提供足够的ATP。PINK1/Parkin及线粒体自噬受体(BNIP3L/NIX、FUNDC1等)是主要的线粒体自噬途径,通过控制线粒体质量可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生命、促进细胞修复。本综述主要关注近年来线粒体自噬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线粒体自噬对脓毒症心肌的影响,以及线粒体自噬途径的信号传导途径,揭示线粒体自噬参与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为寻找靶向性调节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或药物提供参考,为预防和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提供新思路。
简介: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作用10周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内自噬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30只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mg/kg)以诱导糖尿病模型,并将26例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数量相当的2组,即糖尿病模型实验组13只和糖尿病模型对照组13只。另外20只大鼠常规饲养2个月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正常大鼠对照组和正常大鼠实验组。之后。2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艾塞那肽5μg/kg·次,2次/d,每日清晨8点和下午6点在餐前1h给药,2对照组大鼠在同样时间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10周后取胰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中GLP-1R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胰腺组织中LC3-Ⅰ、LC3-Ⅱ和p62的表达并计算LC3-Ⅱ/Ⅰ比值和p62的相对表达量,每例胰腺标本均行HE染色以了解病变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实验组有6只出现胰腺腺叶结构破坏、胰腺腺泡细胞萎缩和细胞间隔增宽等病理改变.糖尿病模型实验组11只大鼠有7只出现上述病理改变。2实验组GLP-1R表达高于2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LC3-Ⅱ/Ⅰ比值和p62/β-actin比值大于各组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长期作用于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可上调胰腺腺泡细胞上GLP-1R的表达并诱导胰腺腺泡细胞自噬流受损.p62蛋白积累,而引起胰腺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素结合酶10(UbcH10)对三阴性乳腺癌自噬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利用小干扰RNA(siRNA)进行瞬时转染低表达UBCH10基因,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未经处理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UbcH10的表达。MDA-MB-231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用细胞增殖试验(CCK-8)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siUbcH10-1组和siUbcH10-2组UbcH10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82±0.138比0.917±0.031、0.127±0.136比0.917±0.031,t=9.191、9.876,P<0.001)、(0.430±0.245比0.430±0.245、0.434±0.093比0.434±0.093,t=3.685、3.651,P<0.05),证明低表达细胞株构建成功。CCK-8结果显示,siUbcH10-1组和siUbcH10-2组细胞12、24、48 h的吸光度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0.160±0.004比0.211±0.004、0.155±0.003比0.211±0.004、0.246±0.006比0.286±0.012、0.202±0.004比0.286±0.012、0.308±0.007比0.432±0.004、0.308±0.013比0.432±0.004,t=14.965、16.423、4.649、9.629、13.737、13.7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siUbcH10-1组和siUbcH10-2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Ⅱ(LC3BⅡ)/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Ⅰ(LC3BⅠ)的比值及AMPK的磷酸化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4.294±0.812比2.552±0.002、4.554±0.216比2.552±0.002,t=4.033、4.633,P<0.05)、(1.533±0.177比0.564±0.185、1.519±0.263比0.564±0.185,t=4.859、4.7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OR的磷酸化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0.482±0.028比1.153±0.069、0.504±0.072比1.153±0.069,t=8.708、8.4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表达UbcH10可通过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来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发生自噬。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脏中自噻相关蛋白LC3、p62的表达情况。方法①建立STZ诱导的I型DN大鼠模型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采用鼠尾静脉注射STZ的方法诱发SD大鼠糖尿病肾病(STZ为50mg/kg)。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枸橼酸盐缓冲液,3天后开始测定血糖和尿糖值,当血糖值≥16.7mmol/L,尿糖值为3+-4+者可确定为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第八周处死大鼠,留部分肾皮质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②进行HE染色观察两组间肾组织病理改变。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间肾组织LC3和P62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判LC3、p62与STZ大鼠蛋白尿、肌酐的相关性。结果①STZ诱导的I型DN大鼠的血尿生化检测结果血糖波动在19.2-23.3mmol/l;血肌酐波动在72.5-122.7umol/l;尿蛋白波动在4.63-9.19g/24h②STZ大鼠模型基本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可见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肾小管局灶性萎缩,小管间质造型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多。③p63、LC3免疫组化结果肾组织小管上皮中,p62表达明显增加,LC3表达明显下降,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TZ大鼠肾组织小管中,p62较正常组增加2.5倍,LC3下降35%(p<0.0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亚低温(therapeutic hypothermia, TH)对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后心肌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 CaMK Ⅱ)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国产健康雄性白猪20头,体质量33~4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sham, S)组(n=4)、CPR组(n=8)与TH组(n=8)。S组仅进行动物准备,不经历心脏骤停/复苏过程。CPR组和TH组采用电刺激诱发室颤8 min,然后心肺复苏5 min,制备猪心脏骤停复苏模型。实验猪复苏成功的标准为室上性自主心律伴平均动脉压>50 mmHg持续5 min以上。复苏成功后,TH组经体表冰毯将体温降至33 ℃,并维持至复苏后24 h,再以1 ℃/h复温5 h;S组和CPR组则利用冰毯仪全程维持正常体温。于复苏后6、12、24和30 h时,利用PiCCO法测定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和全心射血分数(global ejection fraction, GEF),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 cTnI)的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的活性。于复苏后30 h处死动物,取左室心尖部心肌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MK Ⅱ、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 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LC3 Ⅱ)和p62的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事后检验。结果与S组相比,CPR组和TH组动物出现复苏后心功能障碍及心肌损伤,表现为SV和GEF值降低、血清cTnI浓度增加及CK-MB活性升高(均P<0.05)。但与CPR组相比,TH组动物在复苏6 h后SV和GEF值升高,在复苏12 h后血清cTnI浓度减少及CK-MB活性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V (mL):6 h为25.0±6.9和31.9±3.3,12 h为26.7±5.1和34.6±3.7,24 h为28.8±3.3和35.7±3.2,30 h为29.2±5.2和36.7±3.3;GEF (%):6 h为17.1±2.7和19.9±1.8,12 h为18.7±1.9和21.6±1.8,24 h为19.3±2.3和23.0±2.4,30 h为21.0±1.7和23.7±1.7;cTnI (pg/mL):12 h为564±51和466±56,24 h为534±38和427±60,30 h为476±55和375±46;CK-MB (U/L):12 h为803±164和652±76,24 h为693±96和557±54,30 h为633±91和480±77;均P<0.05]。组织检测分析显示,与S组相比,CPR组和TH组动物在复苏后心肌CaMK Ⅱ和LC3 Ⅱ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均P<0.05)。但与CPR组相比,TH组动物在复苏后心肌CaMK Ⅱ和LC3 Ⅱ表达减少、p62表达增加(CaMK Ⅱ:0.73±0.06和0.58±0.05;LC3 Ⅱ:0.69±0.09和0.50±0.07;p62:0.40±0.07和0.68±0.14;均P<0.05)。结论TH减轻复苏后心功能障碍与心肌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CaMK Ⅱ表达及细胞自噬等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国内ABCD1基因c.332T>G(p.V111G)新发位点突变家系,探讨其临床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对2017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例中年起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作出临床诊断。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该患者的基因突变,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该患者家族成员中是否存在相同突变。通过蛋白结构预测及致病性分析探讨该突变的致病性。构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绿色荧光蛋白(ALDP-GFP)及ALDP-GFP(V111G)质粒并转染人胚肾29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探究该突变的分子机制(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完成)。结果先证者为39岁男性,确诊为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携带ABCD1基因新的杂合错义突变c.332T>G(p.V111G),其母亲和2个女儿均为携带者。蛋白结构预测及致病性分析结果提示该突变具有致病性。在HEK293细胞系中过表达ALDP-GFP(V111G)可导致ALD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并伴有从过氧化物酶体膜向细胞质的异常定位改变,及LC3-Ⅱ/LC3-Ⅰ和beclin-1的显著下调。结论c.332T>G(p.V111G)是ABCD1基因的一个新的致病性突变,通过影响自噬导致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组)、红景天苷15 mg/kg治疗组(Sal 15组)、红景天苷30 mg/kg治疗组(Sal 30组)和红景天苷60 mg/kg治疗组(Sal 60组)五组,每组各10只。Sham组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射生理盐水,SAP组和Sal各剂量组均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胆酸钠建立模型。Sal各剂量组于造模后2 h分别腹腔注射上述不同浓度红景天苷溶液。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活性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蛋白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实验数据采用SPSS 24.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鼠经造模后红景天苷干预,TNF-α(28.1±0.9)pg/mL、p65蛋白表达水平(0.52±0.01)和AMY活性(3 801±292) U/L在Sal 60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OR水平在Sal 60组最低,LC3水平在Sal 60组最高(P<0.05);且随着红景天苷剂量增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呈下降趋势。结论红景天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发挥保护作用,且以Sal 60组剂量作用最明显。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尽管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深入理解,但国内外临床治疗中脓毒症的病死率仍未见明显改善。近年来,自噬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成为新的医学研究热点。自噬在脓毒症中可能通过清除病原微生物、中和微生物毒素、调节细胞因子释放等机制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并在脓毒症时心、肺等器官功能障碍及炎症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硫化氢(H2S)可通过多个信号通路激活自噬而发挥作用,如磷酸腺苷依赖性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mTOR(PI3K/Akt/mTOR)、肝激酶B1/STE20相关衔接蛋白/小鼠蛋白25(LKB1/STRAD/MO25)和微小RNA-30c(miR-30c)等。本文就H2S通过影响自噬相关基因酵母ATG6同源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对脓毒症肠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探讨H2S介导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在脓毒症肠功能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为脓毒症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切口感染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并分析骨科切口感染者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结合轻链蛋白-3(LC-3)、自噬特异性基因-1(Beclin-1)和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治疗的276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正处于切口感染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其创面病原菌分布;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暴露表皮、暴露皮下组织及暴露肌肉骨骼中未感染3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切口创面组织标本Beclin-1、LC-3和P62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76例骨科患者中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者40例,感染率为14.49%。40例切口感染者共检出病原菌67株,包括革兰阴性菌46株(68.6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18株,占比最高(26.8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1株(16.42%);革兰阳性菌19株(28.3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11.9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0.45%);酵母样真菌2株(2.99%)。感染切口创面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LC-3和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88、P = 0.006,χ2 = 11.800、P = 0.001);P6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511、P < 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LC-3和Beclin-1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62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5.282、4.207、8.678,P均< 0.001)。结论骨科切口感染者创面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降低,P62升高,自噬水平降低,推测骨科切口感染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存在密切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人前梯度蛋白2(anterior gradient-2,AGR2)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株Caco-2细胞建立肠黏膜屏障模型,预先转染AGR2质粒和对照质粒,24 h后实验组加入TNF-α刺激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GR2表达,通过跨膜电阻检测细胞膜通透性,透射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自噬的发生。结果Caco-2细胞培养21 d,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大于600 Ω·cm2,趋于稳定,证实体外肠黏膜屏障模型成功构建。在TNF-α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模型中,AGR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EER下降至200 Ω·cm2左右,透射电镜下显示线粒体形态破坏。而预先转染AGR2质粒可抑制TNF-α引起的跨膜电阻值下降,TEER维持在400 Ω·cm2左右,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自噬小体产生。结论体外实验证实AGR2基因可抑制TNF-α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保护线粒体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发生实现的。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糖氧剥夺 /再灌注 (OGD/R) 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和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酯酸 (TPA) 序贯诱导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 (SH-SY5Y) 分化为神经细胞 , 均分为六组。选择 OGD12h/R12h构建 OGD/R模型。 D0、 D1、 D2、 D3、 D4、 D5组在 OGD开始即刻分别加入右美托咪定 0、 0.1、 1、 10、 100、 1 000μmol/L。于再灌注 12h后 , 采用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流式细胞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 , 以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 OGD/R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随后选择保护效果确切组 , 应用 Westernblot法检测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应激特异性蛋白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MANF) 含量以及促凋亡蛋白 Caspase-3活性和 CHOP含量。结果 与 D0组比较 , D1、 D2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4、 D5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 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P<0.01或 P<0.05) ;D3组则显著改善并提高了 OGD/R诱导后神经细胞的存活率 , 抑制了细胞凋亡 (P<0.01) 。 Westernblot结果显示 , D3组细胞 MANF含量明显高于 D0组 (P<0.01) , Caspase-3活性和 CHOP含量明显低于 D0组 (P<0.01) 。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 10μmol/L终浓度时对 OGD/R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 并显著提高了细胞存活率。右美托咪定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上调 ER应激特异性蛋白 MANF, 抑制凋亡蛋白 caspase-3和 CHOP的表达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介导的乙型脑炎重组DNA疫苗对BALB/c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配成5组,分别用pcDNA3.1(+)空载体、pJME质粒、pJME-LC3重组质粒肌注免疫小鼠,并使用无菌PBS肌注作为空白对照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腹腔注射作为阳性对照组,免疫注射共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2周后无菌取小鼠脾脏,研磨后从单细胞悬液中分离DCs,使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重组质粒在DCs中的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Ⅱ,MHCⅡ)的表达水平以及小鼠脾脏DCs摄取FITC-Dextran后的平均荧光强度;CCK8法检测分析不同免疫组DCs对同种异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效果。结果相对于其他免疫组,pJME-LC3实验组大量DCs胞质中可见质粒编码蛋白表达;pJME-LC3实验组免疫鼠脾脏DCs摄取FITC-Dextran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免疫组(P<0.05);pJME-LC3组小鼠成熟DCs表面MHCⅡ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pJME-LC3组小鼠脾脏DCs对同种异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刺激增殖能力高于其他免疫组(P<0.05)。结论pJME-LC3重组质粒可以促进免疫鼠脾脏DCs抗原提呈以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提示自噬介导的乙型脑炎重组DNA疫苗可能通过影响BALB/c小鼠DCs功能促进免疫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 旨在探讨NRF2对低氧暴露引起的大鼠正常肝细胞(BRL-3A)自噬中的作用。 方法 为研究低氧暴露对BRL-3A细胞的损伤作用,设置对照组(0h),0.5%O2低氧暴露处理组(24h,48h)。CCK8法检测低氧暴露对BRL-3A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MDC染色检测细胞自噬水平。RT-PCR检测NRF2、KEAP1、GCLC、NQO1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KEAP1、GCLC、NQO1、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0h相比,低氧暴露处理组细胞活力随低氧暴露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P <0.001),ROS积累水平显著增加(P <0.001),细胞自噬增加(P <0.001)。RT-qPCR以及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氧暴露处理组显著增加了NRF2(P <0.001)、NQO1(P <0.05)、GCLC(P <0.001)的表达,LC3Ⅱ/LC3Ⅰ升高(P <0.05),但KEAP1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5%O2低氧暴露诱导BRL-3A细胞ROS的产生,细胞活力下降,诱导细胞自噬。同时伴随着NRF2的激活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的表达增加,提示NRF2在低氧暴露引起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高原低氧肝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中自噬小体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为脑膜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良性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辅助诊断的方法,观察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探讨良性脑膜瘤中自噬小体的超微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27例(67.5%)WHO1级良性脑膜瘤中出现自噬小体,而WHO2级和3级脑膜瘤中未检测到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C3和Beclin1在WHO1级良性脑膜瘤中高表达,而在WHO2级和3级脑膜瘤中阴性表达。两组检测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噬现象仅在WHO1级良性脑膜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小体的超微结构特点可作为脑膜瘤分级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简介:这是一个人们不愿承认却又无法忘却的悲剧:三个天真烂漫的少年仅仅因为玩电子游戏欠下2.5元钱,就被蛇蝎心肠的店老板惨杀焚尸,这一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血案令国人震惊、愤怒,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无不深深关注;三个小生命如此匆匆消逝,给世人留下的警示太多、太沉重2暴尸荒沟初春的中原大地,透着绿意,涌动着温馨可人的气息。然而.谁能料到,在白石岩沟却发生了与这大好春光极不谐调的一幕_直阳县城东北十余公里处的白石岩沟,人迹罕至,杂草丛生、2月29「1中午,孙老汉在这里一边放羊,一边悠然自得地踱着步,寻草吃的羊群涌抒]厂沟底。孙老汉怕羊走失,也跟着羊群向下走去。走着走着,一股刺鼻的瘴味扑面而来,远处好象有堆被烧过的东西。气味这么难闻,到底烧的是啥?孙老汉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谁知不看不打紧,一看却把个孙老汉吓得魂飞魄散一面如土色,两腿发软,三具被烧焦的尸体堆在荒沟里,更给这条荒沟平添了几分恐怖!孙老汉努力地想往沟外跑,可双腿像灌了铅似地,每移动一步都十分艰难消息传到村子里,惊恐的村民们一下子慌乱起来,有的涌向现场,有的打电话向公安局报警。当天下午1时45分,它阳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当得知有三具被焚的尸体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自噬后对大肠癌移植瘤放疗后凋亡的影响。方法药物诱导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分化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分子;使用雷帕霉素(RAD001),巴弗洛霉素(Bafilomycin a1)上调、下调TAM自噬,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TAM与大肠癌LoVo(美国组织细胞库)细胞混合接种于BALB/c-nu/nu裸鼠(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分为TAM自噬上调组、下调组、未调组,LoVo细胞单独接种为对照组。对荷瘤鼠行8 Gy局部外照射,比较照光前后瘤体病理改变、瘤细胞凋亡变化。涉及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AM表面CD68、CD204、CD206[(62.32±1.58)%、(33.49±2.11)%、(52.42±2.65)%]表达显著高于THP-1细胞[(39.69±1.59)%、(8.56±1.25)%、(7.93±0.53)%]和仅由PMA作用得到的未活化巨噬细胞[(49.72±1.82)%、(7.90±1.19)%、(14.39±0.85)%,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BⅠ、Ⅱ、ATGs、Beclin-1表达结果证明,利用药物成功上调,下调了TAM自噬。照光后凋亡检测结果表明,TAM自噬未调节组[(25.18±0.37)%]高于LoVo细胞单独接种组[(13.74±0.61)%],上调组[(41.75±1.15)%]高于LoVo细胞单独接种组,下调组[(19.34±0.72)%]高于LoVo细胞单独接种组;自噬上调组凋亡率[(41.75±1.15)%]高于未调组[(25.18±0.37)%]与下调组[(19.34±0.7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存活素(Survivin)与Livin在上调组表达最少;照光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显示:与单独接种组比较,混合接种组p53、Smac表达均升高,而Livin表达下降,上调组下降最为显著;混合接种后MRP4表达显著上升,调控TAM自噬后,LoVo细胞中MRP4表达下降,其中上调组中表达显著降低。结论上调TAM自噬可改变大肠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诱导放疗后大肠癌细胞凋亡发生,增强大肠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