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室性心律失常筛查,对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超过28、吸烟病程超过1年、高血压分级超过1级、血压控制不达标、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和焦虑抑郁情绪。结论: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发抑郁及焦虑情绪障碍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与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吉林市中心医院的13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组及60个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分为三组,A组心率失常并伴有抑郁患者,B心率失常并伴有焦虑患者,C组心率失调并伴有抑郁、焦虑患。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评测,分析HRV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抑郁和焦虑评分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睡眠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功能障碍上均高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心率变异(HRV)指标中(SDNN、SDANN、rMSSD、PNM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有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心率失常患者在睡眠质量方面存在障碍,抑郁或焦虑情绪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从而产生恶性心率失常。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与对照组67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患者心律失常种类。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规范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保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年龄在80岁以下97例,其中发生窦性心律失常患者占比最高,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再次为心脏传导阻滞;年龄在80以上37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房性心律失常。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高而发病率上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汤剂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但其针对具体心律失常种类的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分析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之后探讨了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60例。之后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患者采取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并设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并设为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之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律失常的病型不同,患者的临床特点也会存在差异。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治疗工作时,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充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实施美托洛尔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接收的80例高血压性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螺内酯片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对比组间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80%)相比,研究组(97.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组间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差异性较小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性室性心律失常实施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心律失常现象,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曾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这些患者均以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对药物产生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进行观察。结果引发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占据比例较多的为IC类,另外还有IA类,在应用胺碘酮过程中也会发生。在联合用药中会产生致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在洋地黄及利尿剂应用方面。结论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要起到良好效果,但也会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对联合用药应当适应选择,从而减少心律失常作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