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法对以滴涂法制备的掺铝的硫化镉、壳聚糖修饰的玻碳电极进行纳米膜特性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核黄素在其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在多种缓冲溶液中测试,发现在0.05mol/L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缓冲溶液时,电化学氧化还原峰形最好,峰电流较大.结果还表明,在修饰电极上的扩散系数D为5.08×10-4cm2/s,反应速率常数k为5.36×10-7mol/(L·s).在实验优化选定的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核黄素的浓度在5.00×10-6~4.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55×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n=10)为4.25%,可用于核黄素含量的测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壳聚糖止血海绵与人工徒手按压对经股动脉途径穿刺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徒手按压止血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壳聚糖止血海绵止血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疼痛与舒适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点疼痛评分与腰酸背痛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穿刺部位以及周围的血管最小内径与血流峰速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假性动脉瘤与血栓。结论壳聚糖止血海绵对于经股动脉途径穿刺的止血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止血与制动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与舒适度,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季铵盐联合闭式冲洗对大鼠移植皮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壳聚糖组3组,每组15只。术前测降钙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术后I/R组及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壳聚组用壳聚糖季铵盐胶体液进行冲洗。分别采集冲洗3 d、5 d、7 d的各组皮瓣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移植皮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测定以及动脉血降钙素(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并于术后7 d计算皮瓣成活比例。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壳聚糖季铵盐组比I/R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程度明显改善。I/R组较假手术组SOD活力逐渐降低,MDA指标逐渐升高;壳聚糖组较假手术组SOD活力降低,MDA指标升高;壳聚糖组较I/R组SOD活力逐渐升高,MDA指标逐渐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的动脉血降钙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呈逐渐增高后降低趋势,壳聚糖组3 d、5 d、7 d的指标较I/R组明显下降。其中3 d、5 d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I/R组皮瓣成活比例为(41.11±14.17)%,壳聚糖组皮瓣成活比例高达(85.34±10.02)%,较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壳聚糖季铵盐联合闭式冲洗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及减轻组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提高移植皮瓣的成活率。
简介:目的比较具有大孔径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在复合了载有万古霉素的壳聚糖微球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变。方法使用粒子溶出法制作不同孔隙率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孔隙率骨水泥支架的力学性能差异。以乳化化学交联法制作万古霉素壳聚糖微球;挑选适宜孔隙率和力学强度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支架与2、6、10mg载药壳聚糖微球复合,检测加微球后的力学强度改变。采用K-W秩和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造孔剂用量的增加,孔隙率增加,分别为(14.7±0.2)%、(52.4±2.3)%、(56.4±2.2)%、(60.4±5.8)%、(64.3±9.7)%;骨水泥支架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9.4±0.5)Mpa、(7.1±1.1)Mpa、(6.7±2.1)Mpa、(4.5±1.9)Mpa、(1.6±0.7)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孔隙率:x^2=25.276,P〈0.05)(抗压强度:x^2=19.847,P〈0.05)。其中使用30%质量分数造孔剂的支架总孔隙率约(60.4±5.8)%,抗压强度为(4.5±1.9)Mpa,比较适中。电镜下观测到孔道直径为1mm左右。选择含30%造孔剂的骨水泥支架添加壳聚糖微球,随着微球质量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分别为(4.4±0.9)Mpa、(4.2±1.1)Mpa、(4.2±1.0)Mpa,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含壳聚糖微球的支架和单纯大孔骨水泥支架比较,其抗压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847,P〈0.05)。结论大孔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在添加了壳聚糖微球后,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仍可用于非负重骨缺损修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胶液负压滴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为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生理盐水滴灌负压治疗,试验组采用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胶液进行滴灌负压治疗。治疗14 d,记录两组患者的的创面容积减少值以及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指标评分,并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观察记录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在负压治疗中出现渗漏,最终共59例患者完成并纳入统计数据。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创面容积减少值为9.00(7.75,12.00) ml,对照组为5.00(3.00,6.00) ml,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44,P<0.01)。试验组治疗后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指标评分为(16.96±1.74)分,对照组为(20.40±7.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4,P=0.014)。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监测均无异常变化,无严重不良事件及反应。结论羧甲基壳聚糖生物胶液作为滴灌液进行负压滴灌治疗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简介:为探讨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仿生膜对碳酸盐石材的保护作用,采用仿生合成技术,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有机模板,能过壳聚糖调控二氧化硅颗粒的生长,在碳酸盐石材表面仿生合成得到了一层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保护膜,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检测评价,并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膜的结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具有优良的耐酸、耐污性能,提高了膜层的抗冻融性和耐热老化性能,并保留了石材原有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膜改善了单一二氧化硅膜的开裂问题,且该保护膜与石材基体结合紧密、膜层薄,小影响石材外脱,是一种良好的碳酸盐石材保护材料。
简介:重症肝功能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肝移植是其唯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但供体不足及伦理等问题,使不能及时得到治疗而死亡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多,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人们都寄希望于生物型人工肝脏。笔者正在研究开发三维立体肝细胞培养支架材料,探索体外肝组织再构筑技术和方法,实现高效生物型人工肝脏。笔者研究根据半乳糖残基与肝实质细胞表面的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利用半乳糖残基化学改性天然高分子多糖壳聚糖,改善壳聚糖的肝实质细胞亲和性,并制成三维多孔海藻酸/半乳糖化壳聚糖海绵体肝细胞培养支架。从培养细胞形态学和肝功能等生化学分析角度考察了用该支架培养肝实质细胞的聚集体形成及肝功能等。
简介:羟丙基壳聚糖(惠普壳聚糖)已被证明具有在广泛领域的应用前景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活性,特别是在生物医学和制药领域。然而,它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降解性能,这是至关重要的,其临床应用尚不清楚。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我们在这里进行荧光强度分析和GPC测定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惠普壳聚糖的药代动力学模式(FITC惠普壳聚糖)及其生物降解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剂量为每只大鼠腹腔注射后,FITC标记的壳聚糖能迅速吸收,惠普分布于肝,肾和脾的血。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有效利用FITC惠普,和惠普的FITC标记的壳聚糖88.47%可经尿排泄在11天内与分子量小于10kDa。此外,我们的数据表明,有一个明显的降解过程发生在肝脏(<1024h)。综上所述,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降解性,惠普,表明羟丙基壳聚糖潜在的应用在药物缓释材料,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
简介:研究壳聚糖水凝胶材料与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初步探讨壳聚糖水凝胶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利用氯化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和羟乙基纤维素制备壳聚糖水凝胶,MTT法评价其细胞毒性;体外培养鉴定新生Wistar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壳聚糖水凝胶与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共培养,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MTT法检测接种后1、35、、7d的细胞增殖度。体外成功制备壳聚糖水凝胶,该材料无细胞毒性;体外分离、培养得到状态良好的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星形胶质细胞在材料上培养呈星形,生长良好,有分支状突起形成;MTT结果表明,材料-细胞共培养组中的细胞增殖度明显高于单纯细胞组(P〈0.001)。壳聚糖水凝胶与星形胶质细胞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简介:目的制备载有姜黄素的单油酸甘油酯(GMO)/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壳聚糖(CS)脂质纳米粒,考察该脂质纳米粒在提高药物稳定性方面的潜能。方法采用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载有姜黄素的GMO/TPGS/CS脂质纳米粒,对该纳米粒进行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微观形态、物理稳定性、UV-Vis光谱学及体外释放动力学等表征。并以姜黄素水溶液为对照,测定该脂质纳米粒在高温、光照、强碱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该纳米粒为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93.8±2.80)nm,多分散系数为(0.156±0.063),zeta电位为+(16.76±1.52)mV;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UV-Vis光谱显示,姜黄素可能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在纳米粒上,这使得药物产生缓释效果,符合Weibull方程。相比姜黄素水溶液,在高温、光照及强碱等强条件下,包封在纳米粒中的姜黄素降解程度显著减小。结论本试验证明了结合使用GMO/TPGS/CS制备姜黄素脂质纳米粒,可显著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
简介:目的探讨以一种简单、廉价的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n—HA/CS)复合材料,并评价其理化特征和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原位沉析和冷冻干燥法制备n—HA/CS支架,通过扫描电镜、组织切片染色、x线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其微观形貌和组成;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材料浸提液和表面接种考察n—HA/CS复合材料对第3代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黏附、增殖的影响,评估其细胞相容性。将n—HA/CS复合材料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背部肌袋,经组织学染色后评价其组织相容性。结果n—HA/CS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为(88.65±2.34)%,孔径为(112.63±20.47)um,HA晶体颗粒长度为200~700nm,且分散均匀;X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的HA是含CO3^2+弱结晶纳米晶体。材料的断裂强度为(1.47±0.15)MPa,弹性模量为(37.52±3.43)kPa,可满足非负重部位骨修复要求。n—HA/CS材料浸提液未明显抑制hBMscs的增殖,直接接种在n-HA/CS复合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增殖功能正常;组织相容性实验也表明,植入4周后组织炎性反应明显减轻,12周后材料基本降解并由新生组织爬行替代。结论采用原位沉析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的n—HA/C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简介:以丁二酸酐为酰化剂,制备了Ⅳ-琥珀酰化壳聚糖,并研究了将其钠盐(N-琥珀酰化壳聚糖钠)溶液与淀粉复配作为卷烟纸表面施胶剂对卷烟纸表面强度和抗菌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Ⅳ-琥珀酰化壳聚糖钠/淀粉表面施胶剂用量为0.6%时,纸张抗张指数、耐破指数、撕裂指数和耐折度分别提高26.1%、79.0%、48.6%和18.8%;N-琥珀酰化壳聚糖钠与淀粉的质量比介于5:2~1:3时,抑菌效率可达93.3%~98.1%。
简介:目的:探讨紫杉醇-壳寡糖缓释膜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对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产生抵抗作用的机制及其最佳作用因素。方法:提取新西兰大耳白兔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溶液,通过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活性,IFCC测定α-SMA(即肌成纤维数量)荧光表达情况,P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信号通路情况,来测定紫杉醇对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化的抵抗作用及其最佳抑制浓度和最佳抑制时间。并在以上基础上分析紫杉醇缓释膜的疗效。结果:紫杉醇可通过阻滞TGFβ/Smad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转化,其最佳浓度为0.06g/mL,最佳时间为48h;紫杉醇给药时,使用缓释膜释放比直接药物操作更加简便,效果更理想,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P〈0.05);紫杉醇-壳寡糖缓释膜抗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的最佳载药量为9mg。结论:紫杉醇-壳寡糖能够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对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起到抵抗作用,为临床防治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研究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C型治疗持续人乳头病毒瘤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策略。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本院接收的27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138例)与对照组(136例)。观察组应用壳聚糖宫颈膜C型行持续的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宫颈微波治疗疾病,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估持续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3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对持续人乳头病毒瘤感染疾病,临床中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C型可获得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高。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还需相关护理人员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工作,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