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运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恩替卡韦治疗)各35人。统计分析两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血清病毒学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红素(32.66±12.51)umol/L、白蛋白(37.11±1.34)g/L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44.64±15.16)U/L改善较好(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V-DNA转阴率(91.4%)、HbeAg血清转阴率(45.7%)较高(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运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后,能够使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有效改善,并使HBV-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阴率显著提高,可以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对患儿血清肝功能指标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对照组行熊去氧胆酸胶囊、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腺苷蛋氨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5%,且观察组患儿血清AL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腺苷蛋氨酸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简单来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就是指患者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长达半年之久,机体内的病毒并未清理干净,引发肝炎进而发病,也可以说急性乙肝演变成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造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有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病史,但是治疗的并不彻底,使病根遗留在体内。也有部分患者是在新生儿时期就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力较低,病毒通常不能完全清除,长期遗留后,到壮年时期开始病发。总的来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着较长的潜伏期,是机体的一大健康隐患。在我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有很多,干扰素α-2b就是其中的一种,而近些年我们开始研究中药合并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将针对此进行主要论述。

  • 标签: 中药 干扰素&alpha -2b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所起到的价值,以提高临床上对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肝硬化的患者、46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以及44例健康人群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用常规生化检验的方法进行血清四项生化指标的相关检查,比较经检查的入组对象最终检查结果。结果肝硬化组胆碱酯酶和清蛋白值均比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的值低,总胆红素和胆汁酸的测定值要比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的值高,肝硬化组患者的各指标的检验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各指标的检验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四项生化指标联合检验的方法进行相关检查,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清蛋白 胆碱酯酶 总胆红素 胆汁酸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 方法:根据 2014年 9月至 2015年 12月我院的 103例慢性肝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 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95%, 5%无效,对照组的有效率是 80%, 20%无效,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对照组有 2例不良反应,经治疗均好转,研究组无不良反应病例。 结论: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效果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关键词 ] 肝炎;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病毒性肝炎酒精脂肪肝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检查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接收的2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以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检出诊断情况。结果2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确诊25例患者出现肝纤维化,超声检出22例,CT检出19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超声检查敏感度以及准确均明显优于CT检查,超声检查显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个体患者门静脉内径、肝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以及肝静脉频谱变化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肝纤维化临床检出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且对所有患者展开两对半检验,分析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结果其中所有患者均为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借由两对半检验可以得到大三阳患者为25例,占22.72%,小三阳患者为22例,占20%,其他类型的患者63例,占57.27%,且P<0.05。结论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的临床医学检验,可以有效完成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定期的展开两对半检验,对预防乙肝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乙肝病毒性肝炎 两对半 临床医学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择选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43.7±29.1)μmol/L、(13.7±3.3)s,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 标签: 腺苷蛋氨酸 苦参碱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96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观察组联用恩替卡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及HBeAg转阴率均持续上升,但观察组治疗后24周、48周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8周后ALT、AST、TBIL及Child-Pugh分级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治疗后48周均更低(P<0.05);观察组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肝炎使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103例慢性肝炎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的ALT、TBIL、AST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A有所上升,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ALT、TBIL、AST比对照组低,PA比对照组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比复方甘草酸苷更加优秀,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肝炎 异甘草酸镁 复方甘草酸苷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甘草酸铵治疗,治疗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25/3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1/3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能缓解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药物性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微信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8年 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 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49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49例,加入微信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DSQL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微信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微信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给予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常规组护理,给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在自我效能和疾病态度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态度,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慢性乙型病毒性 肝炎患者 疾病态度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肝片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药物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药物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护肝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33%VS46.67%,P<0.05)。结论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护肝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调节患者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采用和推广。

  • 标签: 护肝片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药物性肝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双环醇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人。选择患者的时候都是随机进行的,并且征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肝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双环醇进行疾病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随后对两组患者肝损害情况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预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略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经过治疗后ALT、AST、TG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差异并不明显。结论在对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双环醇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结核病 药物性肝损害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双环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定性酶标测定与定量检测对乙肝两对半结果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分别检测患者的乙肝两对半各项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两对半型定性检测可以作为患者的预防筛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可以为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动态数据。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 差异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细节为中心的舒适护理在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慢性肝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细节为中心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略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以细节为中心的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肝炎 舒适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7年的8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病患,纳入治疗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再加用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对比临床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的TB及ALB水平明显优于用药前且优于常规组;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常规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效果显著,且具备一定的安全,若患者具备治疗指征,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