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范晓容

(犍为县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400)

【摘要】目的: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给予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常规组护理,给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在自我效能和疾病态度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态度,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280-01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率较高,且病程反复,有一定的传染性。当患上这一病症后,需巨大的一笔花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这一疾病进行了相关探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常规组14例男,10例女,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2.2±7.5)岁。文化程度:6例小学,10例中学,8例大学。实验组:11例男,13例女。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1.3±7.9)岁。文化程度:8例小学,7例中学,9例大学。对比常规组与实验组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和饮食护理,基于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在治疗当中,首先,医护人员应同患者病情相结合,强化同患者的交流,交流内容应围绕疾病相关知识展开,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2]。第二,医护人员应注重观察患者的情绪,掌握其心理状况,并适当进行疏导,使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第三,科学指导患者饮食,让其多多食用高蛋白和低脂食物以及新鲜水果和蔬菜。第四,作为医护人员,应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消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顾虑,并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尽可能地予以满足。第五,定期地安排病友会,让患者现身说法,强化患者同患者的互动和沟通,请来相关专家讲解疾病知识,有助于患者增强抵抗疾病的信心[3]。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以及疾病态度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收集数据纳入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x-±s)和(%)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检验与卡方检验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疾病态度评分

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态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的疾病态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

2.2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评分

干预后,常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为(37.6±4.3)分、自我概念评分为(23.8±3.5)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为(29.8±3.8)分、自我概念评分为(23.1±4.5)分。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为(37.6±4.8)分、自我概念评分为(28.4±3.9)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为(33.1±5.5)分、自我概念评分为(38.1±4.5)分。对比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比常规组高,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肝纤维化和肝外表现、肝脾肿大和肝区疼痛以及黄疸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取协同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助于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树立抵抗疾病的信心。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所以在接受治疗这一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不良情绪,无法用正确的态度正视自身的疾病。在本文的研究当中,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态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的疾病态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比常规组高,差异显著,P<0.05。

由于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前,许多患者并不了解同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护理知识,所以在临床的治疗护理当中,医护人员应强化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给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充分地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这样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总而言之,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行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助于患者用更积极的态度应对自身的疾病,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在临床上,可广泛地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张韬,张跃新,等.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5):51-52,56.

[2]王海滨,张冬青,陈嫚,等.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DNA与乙肝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关系的分析[J].感染、炎症、修复,2015,16(3):173-176.

[3]刘绮婷,黎阳成,何秋贤,等.联合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五项、前S1抗原与HB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5):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