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前,D2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大网膜和网膜囊的完整切除和网膜囊外D2范围内的淋巴结清扫。可是,在一系列的临床试验中,人们发现,无论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还是大网膜和网膜囊的完整切除,都没能为胃癌患者带来肿瘤学获益,反而徒增外科学风险。这些事实,与胃癌外科的预期乃至胃肠外科的预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胃背侧系膜近侧段(PSDM)的重新论证表明,大网膜和网膜囊不是胃背侧系膜,局部生理学结构(如血管、淋巴)和病理学事件(如局部淋巴转移、第五转移)只会在PSDM内,既往手术由于不认识PSDM,而将其打破,不仅仅引发过多的术中出血,更导致癌细胞从PSDM中泄漏到手术野,为复发埋下祸根。对局部进展期胃癌,建议进行D2范畴内的PSDM完整切除(即D2+CME),可以同步改善患者的外科学效果和肿瘤学获益。这些PSDM相关研究的结果,解决了胃癌外科、胃肠外科乃至肿瘤外科长期以来悖论和悬而未决的难题,开启了肠外系膜发现和利用的时代,由此形成的膜解剖理论,有可能使得经典解剖学、病理学、外科学和肿瘤学中的相关知识点,得以更新和迭代升级。
简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疼痛如同一个不速之客,时不时地打断我们的安宁。无论是小到皮肤划伤,还是大到手术创伤,疼痛总是如影随形。然而,对于疼痛,我们是否真正地了解它、科学地对待它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在追求生活质量的今天,疼痛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它不仅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更关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只有科学对待疼痛,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抱美好生活。那么,疼痛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地管理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疼痛的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部关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40例,均进行手、腕关节X线射线平片检查,四肢关节进行MRI检查,对MRI征象进行分析。结果X线检查结果提示关节肿胀24例,骨质疏松20例,关节间隙轻度狭窄12例;MRI结果提示骨髓水肿患者88例,关节周围肌腱韧带异常52例,掌指关节滑膜增厚100例,关节腔积液88例,骨内小囊病变80例。MRI增强检查结果提示血管翳形成有24例。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部关节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该病炎性程度判断、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逆行骨间后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40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20例患者。对比组使用任意型皮瓣修复术,研究组使用逆行骨间后动脉双叶穿支皮瓣术,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皮瓣存活率显著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在手术后3天后和手术后15天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为显著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逆行骨间后动脉双叶穿支皮瓣术来治疗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皮瓣存活率高,不良反应少,损伤恢复快,以及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梗死后手腕部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采用腕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Fugl-Meyer量表(FMA)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手腕部痉挛状态。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ROM、FMA上肢部分及M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MAS较低(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AROM、FMA上肢部分及MA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8周后上述指标改善更为优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手腕部痉挛状态。
简介:目的探讨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arteriovenousfistula,RC-AVF)手术术前和术后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预测内瘘成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15年10月~2017年12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腕部RC-AVF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定义为可进行双针穿刺,泵控血流量>200ml/min,维持至少6次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结果RC-AVF术后2周超声检查头静脉内径(cephalicveininternaldiameter,Dcv-术后)和肱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brachialarterypeaksystolicvelocity,PSVbr-术后)是AVF成熟的独立危险因素(c2=48.253,P<0.001)。ROC曲线分析示Dcv-术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为0.939,4.285mm为最佳临界值;PSVbr-术后的AUC为0.830,134.750cm/s为最佳临界值。结论腕部RC-AVF术前超声检查与内瘘成熟无相关性,术后2周超声检查显示Dcv-术后>4.285mm是内瘘日后成熟的最佳预测指标,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进行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术期护理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快速康复理念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15 d后疼痛症状情况(VAS)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疼痛VAS水平峰值、VAS水平谷值及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15 d护理后其疼痛VAS水平峰值、VAS水平谷值及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5 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健康情况、生理职能情况及社会功能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15 d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的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术期护理的患者实行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身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应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手术时年龄为(9.9±3.1)岁(范围6~16岁)。均为颈椎半椎骨畸形,C3 7例、C4 3例、C5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融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先行前路切除椎间盘、凹侧松解,再行后路松解、凹侧撑开矫形、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最后再行前路固定融合术。记录围手术期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影像学上结构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下颌倾斜角、肩平衡角以及斜方肌夹角差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患者行单节段凹侧撑开,3例患者行双节段凹侧撑开。手术时间为(466±141)min(范围150~659 min),术中出血量为(387±191)ml(范围100~660 ml),随访时间为(12.2±9.5)个月(范围3~24个月)。结构弯术前Cobb角为28.9°±13.1°,术后3个月改善至7.4°(3.0°,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4,P=0.003),术后3个月矫正率为58.1%±26.1%(范围18.8%~97.6%);术后1年为13.2°±12.3°,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0,P=0.107)。代偿弯术前Cobb角为18.3°±6.1°,术后3个月为9.4°±7.3°,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1,P<0.001),术后3个月矫正率为51.3%±28.3%(范围2.4%~94.7%);术后1年为8.9°±7.7°,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P=0.003),术后1年矫正率为61.4%±26.9%(范围15.4%~100%)。3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均发生在凹侧。2例表现为C5神经根麻木导致三角肌力量减弱,1例表现为食指和中指麻木,给予营养神经及功能锻炼,于出院前症状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随访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满意。
简介:摘要视皮层是大脑视觉信息的处理整合中心,灵长类动物的视皮层存在背侧和腹侧流2条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平行视觉信息通路。笔者总结了视皮层背侧通路(即where+how通路)、腹侧通路(即what通路)的发现、定位、功能以及二者的联系,并从视觉通路临床应用角度系统梳理了视觉皮层背侧、腹侧平行通路的研究进展。目前2条通路结构和功能相关性研究资料较少,对视皮层视觉通路的视觉信息分拣处理、相互作用及通路信息传递过程编码和神经整合处理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此外,关于2条通路的临床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且研究结果分歧较大,今后需改进研究方法,加强深入研究视觉疾病视通路损害的结构和功能。本文通过对视皮层背侧通路、腹侧通路做—综述,以期为视觉信息的传递、加工和相关临床眼病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