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治未病理论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理论,近年来在护理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治未病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首先介绍了治未病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包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护理等方面。最后,总结了治未病理论在护理中的新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本文旨在为护理实践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持,促进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发展。

  • 标签: 治未病理论,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科的基石,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中医学科的发展。然而,在当前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代医学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资源不足以及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创新,并建立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创新 教学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经典理论在老年慢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65名65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中医组采用中药外敷、穴位按摩及食疗,常规组则接受西医护理。研究比较了两组在生活质量、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上的差异,评估中医护理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中医护理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中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特别是在身体功能和精神健康子项上优势明显。疼痛评分中医组较常规组有显著下降(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显示中医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研究显示,中医经典理论在护理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显著提升了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尤其有效于缓解疼痛和增进精神健康。因此,推荐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在老年护理中更广泛应用中医方法。

  • 标签: 中医经典理论 老年慢性疾病 护理方法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PDCA理论建立医院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12月,2023年7月开始基于PDCA理论建设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在建立前(1月-6月)、建立后(7月-12月)分别选取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体系建立后不良事件发生较少且无严重事件,与建立前对比,P<0.05。结论:以PDCA为理论指导建立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减少发生例数。

  • 标签: PDCA理论 不良事件 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脾胃病调理方法与机制,以寻求更全面、有效和科学的脾胃病治疗策略。方法:为了研究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脾胃病调理方法与机制,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脾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组接受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脾胃病调理干预,包括经络按摩、中草药治疗和针灸等。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未进行个体化的脾胃病调理干预。在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评估指标包括胃镜检查、腹部超声、胃痛情况 。结果:实验组在胃镜检查、腹部超声、胃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脾胃病调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该调理方法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种机制对脾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的结果验证了中医经络调理在脾胃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并为进一步探索脾胃病调理方法与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启示。这对于优化脾胃病的治疗策略、推动中医经络理论的应用以及提高脾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经络理论 脾胃病 调理方法 调理机制。
  • 简介:摘要:《黄帝内经》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本文梳理了历代医家对于此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并对“卧不和”和“胃不安”的概念进行了总结。“胃”可泛指胃、小肠和大肠,“胃不和”即消化功能异常,“卧不安”后世的主要认识是不寐,即失眠。经过总结反思和阅读文献,认识到“卧不和”同样会致“胃不安”,即失眠会导致脾胃升降失司、纳运失和。中医方面,可从阴阳失衡、营卫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异常等方面解释其病机;并引入现代医学“脑-肠-菌轴”概念,通过论述“脑-肠-菌轴”与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失眠与消

  • 标签: 失眠 卧不安 胃不和 脑-肠⁻菌轴 脑肠肽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层信访工作作为政府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就基层信访工作的心理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信访工作;心理建设体系;理论研究;及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理理论在骨折卧床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0例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以自理理论指导实施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在骨折卧床患者护理中实施自理理论,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心理负担,临床价值确切。

  • 标签: 自理理论 骨折卧床患者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护理论护理模式在卵巢囊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6例,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观察组实施自护理论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实施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护理论护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增加治疗积极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卵巢囊肿护理 自护理论 护理满意度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达标理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次在我科住院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末接受过系统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应用达标理论的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健康指导、生活行为调整、心理调适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血糖、胆固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相关知识知晓率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运用达标理论护理程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达标理论 健康教育 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01月到2015年12月120名急诊护理人员使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管理进行优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急诊护理使用柔性管理理论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得团队意识得到了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论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取得的效果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柔性管理 理论 优化 急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急诊科护理人员20名,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方式;选取2017年1-12月急诊科护理人员20名,纳入观察组,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知识考核情况、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技能知识考核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专业水平,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应用柔性管理 急诊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理论评价常规生化项目的分析性能,改善质控规则,促进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允许误差(TEa%)标准,采用公式σ=(Tea%-Bias%)/CV%,计算检验项目的σ值,以室内质量控制结果的变异系数(CV%)反应方法的不精密度,以同期实验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的偏倚(Bias%)反映方法的不准确度,绘制标准化6σ方法性能决定图;计算项目的质量目标指数,通过这些指标评价项目检验性能,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结果21个常规生化项目中,有9个项目(43%)σ值>6;11个(52%)σ值在3~5之间;1个(5%)σ值<3。12个σ值<6的项目中5个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3个需要优先改进准确度,4个精密度、准确度均需改进。结论6σ质量管理方法是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有助于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六西格玛 质量控制 质量目标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法定报告传染病与总发病率的影响关系,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基于灰色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原始统计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计算公式求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根据关联度的排序结果,不同类型法定报告传染病与总发病率的关联程度依次为虫媒及自然疫源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与总发病率动态趋势关联性相对较差,显示这两类传染病这几年间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应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的工作重点。同时,该方法对不同类型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并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 标签: 灰色理论 传染病 发病率 灰色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