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安全有效性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肾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中,均1次会师置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3分钟。术后置留导尿管4周,拔出尿管后行规律的尿道扩张及尿道灌注。1例因术后20+小时导尿管球囊破裂尿管自行脱出,立即用上述方法二次会师置管成功。18例随访6-24个月,非医源性损伤者排尿通畅,无尿等待,无残余尿,无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医源性损伤者排尿通畅,无尿等待,无残余尿和尿失禁。结论肾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创伤小、痛苦少、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明确诊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择期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此例采取管状乙状结肠与膀胱吻合成形术)。结果: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后效果满意,获得良好的排尿功能,每次排尿量>350ml,残余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与Duckett传统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手术方式将河南省儿童医院92例尿道下裂患儿(2016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分为A组与B组,每组46例。A组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B组行Duckett传统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一期手术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用时短于B组(P<0.05),一期手术治愈率80.43%(37/46)与B组69.57%(32/4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4/46)低于B组23.91%(11/46)(P<0.05)。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较Duckett传统手术创伤小、用时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两种术式在一期手术治愈方面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应用自制“灯笼式”后尿道吻合器在不离断尿道海绵体治疗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21例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医源性损伤8例,外伤13例,病程5.5(3-10)个月,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为(7±3.5)ml/s,术前均行尿道膀胱造影,明确尿道狭窄段长0.5-2.0cm,平均1.2cm,行夜间勃起功能检测(NPT)示夜间勃起次数≧2次,国际勃起功能障碍评分(IIEF-5)≧12分。术中分离球部及膜部尿道海绵体,在尿道狭窄部背侧切开,切除狭窄段瘢痕,用自制“灯笼式”后尿道吻合器观察瘢痕切除彻底,并在其引导下用3-0可吸收线行无张力吻合。 结果 21例手术时间52-110min,平均66min,术后2-3周拔出导尿管,自行排尿,随访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自由尿流率均大于15ml/S,无勃起功能障碍并发症。结论 自制“灯笼式”后尿道狭窄吻合器能观察后尿道狭窄瘢痕切除情况,尿道重建时速度快,效果好,结合不离断尿道海绵体的术式,避免损伤尿道海绵体血管及神经,减少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对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使用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5年我院6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98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全部98例患者两组各49例,并对两组分别采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与坦索罗辛单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也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均<0.05。结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采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膀胱和前列腺以及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具有进行临床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老年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13年4月到2014年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向经乃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6岁~9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一组为对照组擦用常规的腰麻,观察患者在感觉和运动阻止的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后即可、麻醉后15min、麻醉后30min患者的平均动脉压、Spo2、心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但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血压、心率方面和观察组比较有显著的而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老年患者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麻醉效果确切,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膀胱微造瘘低压灌注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对患者安全性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0例,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不采用微造瘘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将需要开展微造瘘治疗的45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清钠、平均动脉压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清钠、平静动脉压等各项指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清钠、平静动脉压等几项指标明显的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22%、9.09%,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2%、6.82%,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膀胱微造瘘低压灌注能够有效提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关键词膀胱微造瘘;低压灌注;前列腺电切术;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6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50-01
简介:摘要目的个性化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患者(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收治时间为2016年6月4日至2017年6月4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10例,分别实施个性化干预(观察组)以及常规干预(对照组)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术后24小时膀胱痉挛率以及重度、中度与轻度疼痛例数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术后48小时痉挛率、术后72小时痉挛率、痉挛持续时间以及无痛例数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减少疼痛评分,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系统性评价经尿道激光与传统电切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用并详细搜索PubMed、Scopus、Webofscience和Cochranelibrary的所有比较经尿道激光与传统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文章,包括随机对照实验、回顾性研究及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共9篇文章,包括4篇随机对照实验、4篇回顾性研究及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该次分析中。总纳入病例数为1396例,包括694例经尿道激光病例及702例传统电切术病例。从分析中可以发现,虽然经尿道激光在手术时间上与传统电切术无明显差别(WMD=1.63,95%CI=-1.44-4.70,P=0.30),但其平均住院时间(WMD=-1.11,95%CI=-1.71--0.50,P=0.0004)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传统电切术,且术后1年(OR=0.87,95%CI=0.59-1.27,P=0.47)及2年复发率(OR=0.70,95%CI=0.46-1.09,P=0.11)无明显区别。结论经尿道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式较传统电切术安全,且效能不低于传统电切术,应作为微创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重要方案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联合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实验组给予钬激光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两种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碎石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中,应用钬激光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相关护理内容和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计26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3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护理组术中出血量为213.6ml,术后排气时间为1.9d,住院时间为17.0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80.5ml,术后排气时间为3.0d,住院时间为23.5d。比较发现护理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中3例患者发生肠梗阻,3例患者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46.2%;对比发现护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和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