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低温与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反应的患者12例,进行自身对照。分别测量患者透析后血清钠浓度、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以及血压等指标。结果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透析后血钠、Scr、BUN、SPKT/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透析中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观察组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可有效地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不增加钠负荷,不影响透析效果。

  • 标签: 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 普通血液透析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透析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其就诊先后的顺序,将其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参照组则接受一般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透析依从性。结果经过半年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为P<0.05;护理后,研究组透析依从性数据较参照组而言更为理想,两组数据对比为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透析依从性,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 自我护理能力 透析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与干预的效果评价,保证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的数学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双号患者为实验组,每组30例。利用改良后的综合主观营养风险评价量表(MQSGA)进行患者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后进行透析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营养状况评分、并发症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不良在终末期肾脏透析患者透析前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终末期肾脏透析患者透析前进行相关的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寿命,对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透析前 营养风险评估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慢性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慢性尿毒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A、B组,各48例。A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B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的溶质水平下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前后的血磷、β2-微球蛋白、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下降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取得了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慢性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的因素、设计优化血液透析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的办法。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双盲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患者先调查其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随后给予优质心理护理。从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四个维度出发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导致实验组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疾病因素、治疗因素、经济因素、自身因素等,各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优化患者的护治效果,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优质心理护理”。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年病死率约25%,其发生与透析相关性并发症有关,其中体液容量超负荷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nterdialysisweightgain,IDWG)在允许范围,是降低HD患者病死率和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接受和服从透析间期液体摄入要求的行为和程度。严格控制透析间期液体容量及充分血液透析可明显减少因容量负荷过重引起的透析并发症。

  • 标签: 血液透析 干体重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IDWG) 容量平衡
  • 简介:摘要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由于生理方面的变化,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一般患者为差,护理好高高龄透析患者需要注意的几点体会。

  • 标签: 高龄患者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血液透析中的管理,保障透析患者安全;方法透析前准备、血管通路的建立、透析中监测、透析结束监测四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治疗质量的因素复杂多变,所以要求规范性操作,严格监控,确保患者透析质量。结果血液透析的监测在血液净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患者安全,及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管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评价血液透析中心加强透析液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透析液的相关规范要求,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制定管理计划,措施落实到人,强化工作细节,加强督查,详细记录透析液监测结果,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持续改进。比较管理前后透析液内毒素及细菌菌落数水平及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的高低。结果加强透析液细节管理后,透析液内毒素含量较管理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液细菌菌落数和C反应蛋白也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加强透析液细节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内毒素,细菌菌落数及C反应蛋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标签: 透析液 内毒素 细菌菌落数 细节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尿激酶预防性溶栓对中心静脉长期血透导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例留置有长期血透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局部预防性溶栓,30分钟后抽出尿激酶,每月2次,观察12个月。记录患者每次透析时血流量是否充足、导管通畅率、导管功能等内容。结果12例患者透析时血流量良好、导管通畅率为98.96%;导管功能良好为67.01%,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定期使用尿激酶预防性溶栓能维持MHD患者长期血透导管通畅,保证充足的透析血流量。

  • 标签: 预防性溶栓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长期血透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警干预对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骨科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警干预,观察两组的褥疮发生率、褥疮分级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2.4%,对照组为15.4%,观察组的褥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褥疮分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6%,对照组为82.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Barden评分法进行预警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褥疮 老年患者 长期卧床 预警干预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DF)、综合血液透析(HD)对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清除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时间段内6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HD)和观察组(HDF);观察其相关指标清除效果并实施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近,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均相近,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HDF对患者钙、磷、PTH清除效果优于HD。

  • 标签: 综合血液透析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 钙磷 甲状旁腺激素 清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在血液透析滤过中对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A组患者血清钙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磷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钙、血清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C组治疗后血清钙治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钙指标,A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治疗前下降,C组较治疗前升高;血清磷指标三组均较治疗前降低,A组最为显著;甲状旁腺激素三组均较治疗前下降,甲状旁腺激素下降幅度与钙浓度呈正相关。结论低钙透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转移性钙化及高钙负荷,调节血清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 标签: 钙浓度透析液 血液透析滤过 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急性并发症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8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尿毒症患者共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7880次,其中有5810次出现并发症,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73%。此外,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高血压、痛性肌肉痉挛以及低血压为主要发生的并发症。结论对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医生在其治疗过程需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尿毒症 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钾、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钾、血糖、红血蛋白以及血蛋白指标在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1±0.3)mmol/L、(4.5±4.1)mmol/L、(92±17)g/L、(51±3)g/Lvs(4.4±0.7)mmol/L、(7.1±3.1)mmol/L、(92±14)g/L、(60±6)g/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低血压、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高于研究组(13.33%),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为腹膜透析对血糖影响大,两组间血糖可以无差异吗?。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能有效舒缓患者病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11月90例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血液透析护理满意度;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留置时间、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住院时间和费用;干预前后患者心理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血液透析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留置时间、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住院时间和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抑郁和焦虑程度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抑郁和焦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导管管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血液透析患者 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恶性高血压为血压显著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常持续在26.6/17.3kPa(200/130mmHg)以上,多见于中青年人,病情进展迅速,可发生剧烈头痛,往往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耳鸣、视力迅速减退、眼底出血、渗出或视盘水肿、肾功能急剧减退等。可在短期内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本型高血压亦易发生高血压脑病,与血压显著增高相关。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有20%~30%的患者尽管通过透析去除水和钠,但血压反而持续偏高,多半在透析中、后期发生,而且有逐渐升高之势。血压超过24/13.3kPa(180/100mmHg),患者可出现头痛,甚至伴发急性脑血管病的程度。透析中高血压很少自行缓解,对降压药反应较差,也可伴随热原反应、失衡综合征或硬水综合征等其他透析反应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恶性高血压防治 发病原因 并发症 硬水综合征动脉压升高 失衡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透析
  • 简介:(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摘要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亲属对家庭需要的认识。方法采用Molter“危重患者家庭需要量表”对50例血液透析患者亲属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亲属认为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了解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了解患者护理的需要最重要,而与患者亲属身心相关的需求重要性得分则较低。结论护士必须正确认识患者亲属的家庭需要,并进行适时的评估和采取正确的护理介入,以满足患者亲属的家庭需要,维持并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及其亲属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患者亲属 家庭需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中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患者管理和护理人员的管理。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患者为1例(1.67%),发生脱针患者为2例(3.33%),没有患者发生导管感染。6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下,未出现医患纠纷,也未出现护理安全责任事故,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平均为(91.25±4.26)分。结论在血液透析室进行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可相应减少风险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维持血液透析56例,经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28例入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在该基础上,给予余28例心理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P<0.05),满意度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作用显著,值得运用及推广。

  • 标签: 维持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