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甲状腺疾病构成比率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体检科进常规体检人员2342例,检查发现患甲状腺疾病且转介至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259例,调查甲状腺疾病构成比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疾病发病相关因素。结果在甲状腺疾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102例(39.4%),甲状腺功能减低74例(28.6%),甲状腺结节63例(24.3%),其中甲状腺癌2例(0.7%),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6例(2.3%),亚急性甲状腺炎14例(5.4%)。甲状腺疾病与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心理压力、烟酒嗜好、甲状腺疾病病史、收入水平、环境因素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女性、中青年、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频繁摄入高碘食品、心理压力大、有烟酒不良嗜好、高收入、长期接触理化污染环境是甲状腺疾病的易感人群,研究其相关因素对于甲状腺疾病的病因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对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同年龄的白内障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发病形态,将120例患者分为三组,皮质性白内障研究组40例,核性白内障研究组40例,后囊下型白内障研究组40例,另外选择40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对参与研究人员的年龄、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进行检查,对比组间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组的健康者在眼内散射光、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方面都要明显好于其它三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依靠视力检查来评价白内障疾病,很难全面了解其对患者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在视力检查的基础上,配合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的检查,才能全面掌握白内障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以便选择治疗方案,确定实施手术的时机,在眼科临床上引起注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主诉失眠的门诊患者进行主客观评估后,其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间主诉失眠的38例门诊就诊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检查,主观睡眠质量的评估是以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方式进行的,生命质量的评估是以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方式进行的。结果经研究得出,失眠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是和焦虑、抑郁评分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与SAS及SDS的心理健康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结论在对主诉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着重对其主观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的治疗,对其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识别并及时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痛风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及综合干预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临床就诊的294例痛风患者纳入观察组,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期选择10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痛风患者客观化指标差异,并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干预治疗,对比不同中医证型痛风患者治疗前后客观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WBC、UA、ESR、CRP、TC、TG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痰瘀痹症证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中医证型患者WBC、PLT、UA、ESR、CRP、TC、TG、HDL-X及LDL-C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WBC、UA、ESR、CRP、TC、TG及L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风湿蕴热证、痰瘀痹阻证、久痹正虚证患者H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痰瘀痹症证PLT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且不同中医证型痛风患者WBC、PLT、UA、ESR、CRP、TC、TG、HDL-X及LDL-C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痛风患者客观指标与其中医证型具有明显相关性,且随综合干预治疗而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客观指标可临床作用判别中医证型及评估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校护理英语模拟情境教学与临床客观情境的一致性。方法以《护理学基础》常见的5项实验操作项目为素材,编制护理英语情境教学内容。目的选取5位专家进行咨询,修改完善后确定终稿。随机抽取10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情景剧表演,并同步影音记录刻录成盘。目的选取外资医院5位专家对影音内容进行咨询,评价高校模拟情境教学与临床客观情境的一致性。结果课题组编制的护理英语情境教学内容经两轮专家咨询后,每轮各项目内容效度比分别为0.917~0.988、0.949~1.000,结果可信度较高。专家对由学生完成的情景剧内容进行两轮评价,第一轮和第二轮中,专家对各项目的认可度分别为83.6~88.4%、94.6~98.4%,认可度明显提高,专家修改意见明显减少,仅在操作评估及计划质量标准、操作实施质量标准及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三方面的观点稍有分歧。结论课题组所编制的护理英语情境教学内容适合临床护理教学需求,与临床客观情境稍有差距。为提高护理英语教学效果,拉近与临床客观情境教学的距离,可请外资医院有丰富临床护理工作及临床护理教学经验的专家予以指导。
简介:目的探讨性犯罪服刑人员不同刑期及服刑时间的心理特征,为性犯罪的社会心理评估和矫治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0名性犯罪服刑人员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服刑期限及己服刑期限对其心理特征的影响。结果罪犯组内短刑期组与长刑期组在EPQ的精神质因素上有显着性差异;罪犯组内不同的已服刑时间在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性、掩饰性因子及消极应对方式指标上均有显着性差异.而且精神质、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倾向随己服刑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掩饰性因子随已服刑时间的延长掩饰性越来越差。结论性犯罪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随着刑期及已服刑时间的延长心理健康水平越来越羞.
简介:目的探讨性犯罪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为性犯罪的社会心理评估和矫治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0名性犯罪服刑人员及40名正常被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罪犯组较正常对照组在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因子及焦虑、抑郁、消极应对方式指标上均有显着性差异,在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之间的相关上得出P指标与SAS指标呈显着正相关,N指标与SDS指标、SAS指标呈显着正相关,L指标与SAS指标呈显着负相关,在应对方式与人格的相关方面,N指标与消极应对指标呈显着正相关。结论性犯罪的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凶杀案件中的犯罪学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司法鉴定所2010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受理的179例凶杀案件的实施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91例患精神分裂症实施者纳入研究组,另将88例精神正常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自制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调查表对其犯罪学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受教育年限、性别、户籍、职业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作案特点和作案本人情况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作案多为无诱因、无预谋的,作案动机多呈病理性,危害对象以近亲和朋友为主,攻击行为史少于对照组,案发前大多有思维障碍、情绪状态不稳定、社会功能受损、无刑事责任能力。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凶杀案件中的犯罪学特征异于正常人,应对其加强治疗、管理及监护,防范其暴力行为尤其后果恶劣的凶杀案件,维持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