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从亚健康筛查、亚健康主要症状特征分析和亚健康干预方法疗效判定三方面,对亚健康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ComplaintsofSubhealthStatusQuestionnaire,SC-SHs-Q)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SC-SHs-Q对626名医务人员和3000名非医务人员进行筛查,总分≥45分作为健康与亚健康的划分线。将症状阳性发生率和评分指数作为症状分级评价指标,将总分减分率>30%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分析830例亚健康临床非药物干预对照研究的SC-SHs-Q测评资料。结果(1)医务人员中SC-SHs-Q的亚健康发生率为41.4%,显著高于非医务人员9.05%亚健康发生率(P<0.01);(2)830例亚健康状态者干预前的症状阳性发生率和评分指数分别为:疲劳因子(100±0)%和(62.67±2.36),睡眠障碍因子(99.00±2.33)%和(54.00±17.39),疼痛因子(96.00±1.29)%和(47.67±9.81),胃肠失调因子(88.50±11.81)%和(35.33±20.57);(3)四种亚健康中非药物干预临床对照研究证实SC-SHs-Q有效率可作为亚健康中非药物干预临床对照研究证实SC.SHs.Q有效率可作为亚健康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在临床有效应用。结论sc-SHs—Q是一种有效的、简单易行的量表工具;其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筛查、亚健康症状分析和l临床亚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简介: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近30年来以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资料进行质量分析并总结中风病发病、证候及方药应用规律。方法收集1979-2013年在CNKI上公开发表的应用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录入设计数据库中,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文献通过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于文献中病例基本资料、辨证分型和方药的使用进行分析,利用MicrosoftExcel工具对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频数分析对病例症状、舌脉、证型、常用方剂和药物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中风病的症状除了中风病本身五大主症外,大便不通、腹胀、喉中痰鸣出现频率高,头痛、烦躁、头晕、发热、呕吐呃逆、面赤、喘息气粗等症状相对出现较多。舌质以红、暗红、绛红和紫瘀为主,脉象多表现为弦脉、滑脉和数脉,脉象并见以弦滑脉最多,其次为弦数脉和滑数脉。主要病理因素中痰证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热证、风证、瘀证、虚证和火证。处方用药除了大量运用泻下剂,也兼顾祛风、清热、祛痰、理血、表里双解和治疡。药物使用频次以大黄、芒硝、胆南星、瓜蒌、枳实、厚朴和菖蒲应用最多。除了使用汤剂、丸剂外,还有胶囊及颗粒剂。方药服用方式包括口服、鼻饲、灌肠、静脉滴注以及浴脐。方剂大多数为4~12味药,总量50~150g之间居多。结论中风病痰热及腑实证集中出现,且在治疗中以应用泻下药及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为主,临床辨证时应重视痰热腑实病机对中风病各阶段的影响,灵活应用通下法。